迫

迫:中國漢字,多音字

1.pò,用於“迫害”“迫在眉睫”“迫不及待”。

2.pǎi,用於“迫擊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迫
  • 基本含義:詞目:迫
  • 注音::ㄆㄛˋ
  • 筆畫數:8
  • 注音:ㄆㄛˋ
  • 部首:辶
  • 筆順編號:32511454
  • 鄭碼:WNK
基本含義,常用詞組,古籍解釋,

基本含義

詞目:迫
pò字從白從辶,白亦聲。“白”意為“空白”、“空位”。“白”與“辶”聯合起來表示“走進空位”、“補位”。本義:得寸進尺。逼近。
⑴ 注音:ㄆㄛˋ
⑵迫:地勢局~。
鄭碼:WNK,U:8FEB,GBK:C6C8
⑺ 筆畫數:8,部首:辶,筆順編號:32511454
參考辭彙
--------------------------------------------------------------------------------
approach compel force urgent
基本詞義
pǎi
⑴ ㄆㄞˇ
⑵ 〔~擊炮〕一種火炮。
⑶ approachcompelforceurgent
鄭碼:WNK,U:8FEB,GBK:C6C8
⑸ 筆畫數:8,部首:辶,筆順編號:32511454
參考辭彙
approach compel force urgent
詳細註解
pǎi
另見pò
常用詞組
pǎijīpào
[mortar] 用座鈑承受后座力、發射尾翼彈的一種滑膛曲射炮
基本詞義
[動]
⑴ (形聲。從辵(chuò),白聲。本義:逼近)
⑵ 同本義 [approach]
⑺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形〉
⑴ 緊迫;急迫 [pressing;urgent]
迫而動。——《淮南子·精神》。註:“切也。”
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⑵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劃(緊急籌劃);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緊逼追問);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倉促)
⑶ 狹窄 [narrow]
西州地勢局迫。——《後漢書·竇融列傳》
⑷ 又如:迫隘(狹窄;險阻);迫小(狹小);迫隘(狹窄,險阻);迫束(束縛,不得伸展);迫迮(狹窄);迫脅(迫窄狹陋);迫唶(狹窄)
困厄;窘迫 [in straitened circumstances;poverty-stricken]。如:迫厄(猶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懼);迫脅(侷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樣子);迫猝(窘迫,困頓)
⑹ 另見pǎi

常用詞組

迫不得已
pòbùdéyǐ
[have no alternative;be forced to] 逼得沒有辦法,不得不這樣做
留在牛津,這是迫不得已的
迫不及待
pòbùjídài
⑴ [jumped at]∶緊迫得不容等待
迫不及待想利用這個機會
⑵ [itchy]∶急切地或不能自制地要採取行動的;忍耐不住地渴望的
儼然像個迫不及待的改革家
⑶ [impetuous]∶未經慎重考慮急忙而猛烈的一時衝動或急躁情緒
這迫不及待的西班牙人貪婪地猛喝
迫促
pòcù
⑴ [rapid]∶急迫;緊促
呼吸迫促
⑵ [urge]∶催促
由於他母親再三的迫促,他才答應去看一看
迫害
pòhài
⑴ [persecute]∶壓迫使受害——多指政治性的
受到暴君迫害
⑵ [harry]∶用狠毒壓迫的手段待人
以任意逮捕來迫害南部的同情者
迫降
pòjiàng
⑴ [forced-landing]∶強迫擅自越境或違反飛行紀律的飛機在指定的地點降落
⑵ [crowd in]∶以一種壓制的或強求的方式出現
夜幕迫降
迫近
pòjìn
[approach] 相離不遠,非常靠近
迫近年關
pòlín
[approach] 逼近
pòlìng
[order] 強令
幾家酒吧被迫令拆遷
迫切
pòqiè
⑴ [pressing]∶緊急且非常重要;至關重要
謀生是迫切的需要
⑵ [immediate]∶急迫
我們最迫切的需要是開發人才
⑶ [urgent]∶緊急,要求立即行動
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迫使
pòshǐ
⑴ [force]∶用某種強迫的力量或行動促使
這樣的證據迫使人心服口服
⑵ [compel]∶用道德的或社會的壓力促使
輿論迫使他向前推進
pòshì
[watch intently] 逼近並緊盯著
他帶著一種嚴肅的神情迫視著這個陌生人
迫降
pòxiáng
[force the enemy to give up] 逼迫敵人投降
迫脅
pòxié
⑴ [coerce]∶脅迫;威迫
⑵ [narrow]∶形容狹窄
迫於
pòyú
[constrain] 受到了某種壓力或限制
迫於貧困,不得不住在別人的家裡
迫在眉睫
pòzàiméijié
[imminent] 比喻事情已到了十分緊急的關頭
迫在眉睫的通貨膨脹問題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迫 ·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5
《廣韻》博白切《集韻》《韻會》《正韻》博陌切,𠀤音百。《玉篇》逼迫也。《廣韻》急也。《楚辭·哀時命》眾比周以肩迫兮。《前漢·武帝紀》外迫公事。
又《增韻》窘也。《楚辭·遠遊》悲時俗之迫阨兮。《後漢·朱暉傳》惶迫伏地,莫敢動。
又《集韻》通作柏。《前漢·張耳傳》柏人迫於人也。《武帝·瓠子歌》魚沸鬰兮柏冬日。
又葉璧亦切,音必。《馬融·長笛賦》危殆險巇之所迫也,眾哀集悲之所積也。
又葉卜各切,音博。《崔瑗·草書勢》草書之法,蓋又𥳑略。應時諭指,用於卒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