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勒底教會

迦勒底教會(Chaldean Church):1、即“聶斯托利派”。2、即“迦勒底天主教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迦勒底教會
  • 外文名:Chaldean Church
聶斯托利派,迦勒底天主教會,

聶斯托利派

聶斯托利派(Nestorians)基督教的一個較小東方教派。信奉君士坦丁堡主教聶斯托利所倡導的教義,故名。公元5世紀,基督教東派教會內部由於對基督論問題看法不同,形成互相對立的亞歷山大派和安提阿派。在431年以弗所公會議上,得到羅馬皇帝袒護和西派教會支持的亞歷山大派獲勝,把屬於安提阿派之聶斯托利主張的基督二性二位說判為異端,並把聶斯托利革職流放。433年,雙方達成協定,暫停論戰,安提阿派不再支持聶斯托利。後追隨他的信徒遂形成聶斯托利派。5世紀晚期和6世紀,“聶斯托利派”一詞被其反對者用於支持極端的安提阿基督論者,故東部教會被稱為聶斯托利教會。其教義的支持者在埃德薩(Edessa)極為活躍。後東羅馬皇帝芝諾(Zeno,474—491年在位)繼續迫害該派,489年芝諾驅逐該派。該派被迫向東方發展,後在敘利亞、波斯等地活動,同時與君士坦丁堡、羅馬、安提阿、亞歷山大各教會斷絕關係,成為獨立教派。496年,該派召開宗教會議決定獨立。498年,在其時波斯首都塞琉西亞宣布成為獨立教會,即迦勒底教會,亦稱亞述教會,由大德耶穌(Dad Jesus)任大主教,其繼任人為巴達伊烏斯(Badhaius)。該派在波斯得到巴斯王朝的寬容。在波斯人的統治下,在尼斯比斯(Nisibis)創設神學院,從此逐漸影響波斯教會,即通稱的東方亞述教會。後波斯王科斯羅俄斯(Chosroes,531—579)因向羅馬宣戰而對該派迫害達50年之久。到郝爾斯達斯(Hormidas)統治時,獲得宗教自由,一度得到較大發展。
在7世紀初葉,正式拒絕“上帝之母”這個用詞後,波斯的這些基督徒力辯聶斯托利受到不公平的定罪,並尊之為他們教會的三位偉大長老之一。在穆斯林征服波斯後,主教區由塞琉西亞泰西封(Seleucia Ctesiphon)轉移到附近的巴格達,該派在伊斯蘭教帝國中扮演一個重要的文化角色。曾經有一度,該派的主教長被承認為伊斯蘭教版圖內所有基督徒的官方正式代表。13世紀蒙古人的入侵蹂躪了這個教會。到了14世紀,帖木兒進而使其徹底毀滅。逃過迫害的人則在庫爾博斯坦山脈(Kurdistan)尋求避難所。在一次大戰期間,他們被驅散。16世紀,該教會進一步因主教職的爭論而削弱。1553年許多不滿的聶斯托利派加入羅馬天主教會,而被教宗尤里烏三世組織成為迦勒底教會或迦勒底天主教會或東敘利亞教會,此即所知的“聯合迦勒底公教會”(Uniat Chaldean),未加入者成為敘利亞基督教派或聶斯托利派。這些分離教派分子的主教區目前設在巴格達,保留了其原先聶斯托利教派的敘利亞式禮儀。在正式被加上“聶斯托利派”的印記以前,“迦勒底教會”一直被人用以稱呼東方亞述教會。它在印度及中國亦開展傳教工作。禮儀中採用迦勒底(敘利亞)語系語言。1912年伊朗的許多聶斯托利派信徒加入俄羅斯東正教。1994年11月11日,教宗約翰-保羅二世與敘利亞基督教教會宗主教馬爾·定卡四世(Mar Dinkha IV)在羅馬簽署聯合聲明,宣布長達1500年的神學爭論已結束,雙方認為在以弗所公會議上的分歧只是表達方式的不同,並不涉及信仰的實證,並決定成立一個聯合委員會以推動天主教會與敘利亞教會的對話。今在敘利亞、伊拉克,伊朗和印度等地尚有該派少量教會留存。曾於唐代傳入中國,稱“景教”。

迦勒底天主教會

13世紀,羅馬天主教多明我會方濟各會在東方敘利亞教會中傳教,有個別主教轉向羅馬天主教,並短期合一,但未建立永久性教區。15世紀中葉,牧首職位世襲制(從叔伯傳給子侄)在敘利亞教會中形成,1552年根據這種制度選舉牧首,遭到部分主教反對,後者決定與羅馬教會合一,選舉修道院長余漢南·素拉卡(Yuhannan Soulaka)為牧首,派遣他至羅馬討論與羅馬天主教會的合一工作。1553年,羅馬教宗尤里烏三世在聖彼得大教堂宣布余漢南·素拉卡為迦勒底牧首西門三世(Patriarch SimonⅢofthe Chaldeans);是年4月9日,又在聖彼得大教堂任命他為主教。同年,余漢南·索拉卡回去後實行改革,許多聶斯托利派成員加入羅馬天主教會,被稱為迦勒底教會、迦勒底天主教會或東敘利亞教會;遭到對立敘利亞牧首的強烈反對;1555年,余漢南·素拉卡被處死,其追隨者回到東方敘利亞教會。此後200年,雙方不斷出現騷亂和變化;1830年,羅馬教宗庇護八世確認約翰霍米茲達斯(John Hormizdas)為宗主教,管轄迦勒底天主教會,享有迦勒底巴比倫牧首(Patriarch of Babylon ofthe Chaldeans)頭銜,牧首教座設於摩蘇爾(Mosul),自此形成連貫的牧首統緒。1950年,隨著迦勒底基督徒從伊拉克北部移民至巴格達,現牧首教座移至巴格達,領大主教牧首(Catholicos Patriarch)頭銜,管轄4個大主教區(2個設於伊拉克,2個設於伊朗)和7個主教區。其中的敘利亞成員由敘利亞的阿勒頗主教教區統領,在伊朗的幾千名成員由3位設於伊朗的阿瓦士(Ahwaz)、德黑蘭和奧盧米葉(Orumiyeh)的大主教統領,在黎巴嫩的成員由貝魯特主教區統領。該教會現在堅持東方敘利亞禮儀,崇拜用的語言為接近於耶穌曾經操用的阿拉米語的敘利亞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