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佛教運動

近現代佛教運動,近現代佛教史事。指近現代亞洲各國普遍掀起的佛教復興和改革運動。這一運動是在反抗西方殖民主義侵略的背景下發生的,它與民族救亡運動相結合,其核心力量是社會中下層民眾。首先掀起近現代佛教復興運動的是斯里蘭卡僧人達摩波羅(Anagarika Dhammapala),他在1891年創立大菩提會,聯合亞洲各國僧侶開展保護佛教古蹟,及向印度和西方傳教的活動。由美國人在斯里蘭卡創建的神智學會和現代佛教學校,也屬於這一運動的一部分,馬拉拉色克拉博士在二戰以後積極倡導佛教應對世界和平作出貢獻。印度的安培克博士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領導了數十萬底層民眾皈依佛教,標誌著佛教在印度的復興。1950年在科倫坡召開了首屆佛教徒世界會議,表明佛教已經成為一股獨立的力量。緬甸吳努政府主持的第六次佛教結集,將這一運動推向高潮。高棉出現過佛教社會主義思潮,力圖維護佛教的文化形態,以適應社會的變革。越南佛教徒則以實際行動投身於民族救亡運動。中國近代佛教突出了大乘佛教關於世出於世間的理論,號召改良社會和革新佛教。楊文會、太虛等是這一運動的代表性人物。日本的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佛教向世俗化轉變,而其佛學研究則大量採用歐美近代實證科學的方法,成績斐然。近現代佛教運動的另一特徵,是佛教自東而西的傳播。由於亞洲各國僧侶和佛教學者的努力,佛教對歐美各國的影響超過了任何時代,其宗教觀念(如業報說)和宗教實踐(如禪定),對西方傳統的宗教觀念和宗教實踐產生了一定的衝擊,並在哲學、文學、心理學等方面有相當的反映。佛教自身的形態,也在這一運動中發生了新的變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