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青海河湟地區社會文化變遷》是2018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小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近代青海河湟地區社會文化變遷
- 作者:趙小花
- ISBN:9787520129145
- 頁數:273頁
- 定價:78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17千字
《近代青海河湟地區社會文化變遷》是2018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小花。
《近代青海河湟地區社會文化變遷》是2018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小花。內容簡介本書考察了從先秦到清代前中期青海河湟地區生態和文化從相對獨立到形成並具有華夏邊緣的社會文化屬性。書中圍繞當地國民身份的轉...
《河湟區域地理環境與經濟文化變遷》是2013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燕、丁柏峰。內容簡介 《河湟區域地理環境與經濟文化變遷》匯集了青海師範大學近年來關於河湟區域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從歷史地理、政治與經濟、文化與宗教三個方面對河湟區域史進行了探討,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民族地區歷史演進的複雜性與特殊性...
地處這一地區的青海省東部地區河湟谷地自古以來物產豐富,漢族、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等多個民族在這裡交融共生,形成了燦爛的河湟文化,孕育了土族盤繡、花兒、河湟皮影等優秀傳統藝術文化,保留了有著“東方龐貝”之稱的“喇家遺址”、湟中“卡約文化遺址”、沈那遺址、瞿曇寺等歷史文化遺址。地理位置 河湟文化是...
第三章 河湟地區的歷史地理 第一節 西羌與絲綢之路青海道的國際化 第二節 漢代絲路青海道述略 第三節 絲綢之路青海道的歷史地位 第四節 絲綢之路青海道的商貿功能 第五節 絲綢之路青海道的軍事功能 第六節 “嶺南五郡”的建置沿革 第四章 西寧城市文化與社會生活的近代化 第一節 西寧城市文化的近代化進程 ...
17、《明中後期青海河湟地區藏族人口數量考察》,《青海民族研究》,2001(3)18、《明代西寧衛戶口考辨》,《青海社會科學》,2002(4)19、《分歧中的和諧—奄古鹿拱北的人類學調查》,《青海社會科學》,2011(3)20、《貴南縣龍羊庫區移民社會文化變遷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1(3)21、《當代安多農業...
目前從事青藏區域歷史與文化研究工作,並研習中國茶文化。目錄 導論 第一章 近代中後期民間商貿發展的歷史基礎與嬗變動因 第一節 近代青海民間商貿發展的歷史基礎——清中前期青海河湟民間商貿的興起和繁榮 一、新興商貿城鎮的崛起及市場發育 二、商人隊伍的擴大 三、商品種類和交易額的增加 第二節 近代青海民間商貿...
河湟谷地的發展前景,將會更為廣闊輝煌。平安縣驛州公園 平安縣在古代歷史上最早叫安夷縣〔自漢神爵二年建縣至北魏廢,先後歷經386年〕,現隸屬青海省海東地區。平安地處河湟谷地,背負祁連山余脈拉脊山,襟帶湟水河。方圓近770公里。西過小峽至西寧,東出大峽望蘭州。平安縣“十二五”期間將抓住機遇,主要打造“...
《青海河湟民歌及地域文化研究》是2018年 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青海河湟民歌及地域文化研究》從青海民歌的形成到青海民歌的發展,從青海民歌的文學特徵到青海新民歌的音樂特徵,從演唱與地方方言的關係等多方面對青海河湟地區民歌做了較為全面系統的論述。這是目前針對青海地方民族民間音樂論述比較全面、...
七、近代高原中心與邊緣族群的互動 第四章 二元一體:族群聯姻的神話建構 一、獼猴與岩女:山南吐蕃族聯姻組合的神話構想 二、女神與龍神:高原東南部戎、氐、羌起源神話 三、兄弟分離與馬龍成驄:北方遊牧族群分離與融合的神話 四、無弋爰劍與劓女遇於野:河湟羌族起源的神話 第五章 穿越時空:高原文化區域的...
四 文獻記載中中原地區與青藏地區的往來 五 漢代以來河湟地區的交通及管理 第二節 文成公主進藏與唐蕃古道的形成 一 成型的唐蕃古道 二 唐蕃古道青海段的主要線路及幾條輔道 第三節 唐代以後唐蕃古道青海段的歷史變遷 一 元明清時期中原與西藏地區的交通 二 民國時期青康公路的...
本書也彌補了區域城市研究的不平衡。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城市格局的環境基礎 一 城市分布與流域、行政建置 (一)黃河蘭州 (二)涇渭上游 (三)黃河寧夏 (四)河湟地區 二城市格局的資源環境基礎 (一)城市與地理氣候環境 (二)城市與水資源 (三)城市與森林資源 (四)城市與礦產資源 (五)城市與畜牧...
第一章 當代社會人類學族群理論 第二章 記憶、歷史與族群本質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邊緣理論 第二部分 華夏生態邊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五章 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六章 西遼河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三部分 華夏族群邊緣的形成與擴張 第七章 華夏邊緣的形成:周人族源傳說...
格物·味象·釋器——臨夏磚雕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科學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牛樂 內容簡介 臨夏磚雕是明清時期從中原地區移植到西北河湟地區的民間藝術形式,是多民族共創、共享的文化成果,多元共生的文化語境賦予了臨夏磚雕特別的感覺和價值,使磚雕本原的歷史文化內涵發生了流變,成為多元文化性格和價值...
六 吐蕃占領下河湟、河西等地區的商品貿易 七 吐蕃時期的飲食業 八 民族貿易與明清以來的西北回族社會經濟 第三章 民族貿易與西北地區城鎮的發展 一 絲路貿易與河西北地區城鎮的發展 二 邊地邊口貿易與西北地區城鎮的興起和發展 三 近代農牧貿易的擴大與甘青遊牧地區城鎮的發展 第四章 民族貿易與西北民族地區自然...
—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格爾木卷》(參與)、《中國國情叢書——百縣市經濟社會調查·湟中卷》(參與)、《青海百科全書》(參與),《黃河上遊歷史與文物》(參與)、《當代中國·青海卷》、《馬步芳在青海,1931~1949》(譯著)、《青海近代社會史》、《文成公主與唐蕃古道》、《兩河之聚——文明激盪的河湟回民社會...
青海河湟地區回族習慣法的歷史變遷——以青海湟中縣金躍回族村為例 巴楚民族文化圈糾紛解決機制論略——在歷史文化視野下的考察 關於中國土家族“獵規”與法之新議 湘鄂西土家族家族司法初探 多元糾紛解決機制背景下的彝族司法調解人——“德古”論少數民族糾紛解決機制的變遷——對涼山彝族不同時期殺人案之處理的...
59、試論明清時期河湟文化的特質和與功能 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6期 2/2 60、關於清代伊犁將軍府制的幾個問題 西域研究2002年1期 1/1 61、哈布圖哈撒爾述論 西北民族學院學報2002年1期 1/2 62、科孜洛夫及其第六次中亞考察 西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1期 1/2 63、清末科塔借地之爭 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2年1期...
土族青苗會是河湟青苗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漢族的農耕生產方式和地方神信仰傳入土族地區後逐漸形成的,以保護農業生產為主旨的集體性農事祭祀節日,具有涵蓋地區廣、信仰色彩濃厚、區域和民族特色鮮明等特點。土族青苗會是多元文化碰撞下形成的文化瑰寶,它就像一個隱秘的文化密碼,既傳遞著土族歷史演進和文化變遷的模糊...
西北民族地區民間信仰與鄉土社會秩序 ——以河湟地區丹噶爾藏人貓蠱神信仰為例 多元宗教文化與和諧區域社會 宗教衝突、貿易衝突抑或族群衝突?——19世紀末黃河上游一個藏族村落驅逐洋教士的過程分 青海隆務河流域六月會中的宗教儀式與族群認同 ——以同仁縣尕沙日與日合德村為例 民和三川土族道教醮儀的人類學分析 —...
八、陝西建築文化資源現存狀況考察 (一)陝南民居考察 (二)陝北民居考察 (三)西安市高家大院古宅保護過程的考察 九、西北少數民族民間習俗與信仰的考察 (一)白馬藏族的信仰考察 (二)白馬藏族“朝格”儀式的考察 (三)“家西番”民俗文化重構過程的考察 (四)河湟地區“社火”和“花兒”演唱習俗考察 (...
第一章 當代社會人類學族群理論 第二章 記憶、歷史與族群本質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邊緣理論 第二部分 華夏生態邊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五章 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六章 西遼河地區遊牧社會的形成 第三部分 華夏族群邊緣的形成與擴張 第七章 華夏邊緣的形成:周人族源傳說...
河湟地區族群語言形態與族群性研究 田野中的族群與族群關係的演變——江西“兩江”畲族移民村落比較研究 民族文化解讀 論多偶制和家庭文化特質的傳遞——兼談婚姻效用的協商分配理論 整體觀視野下的“偷婚”習俗解讀——以雲南迪慶州德欽縣奔子欄村為例 侗族村寨的空間結構及其文化蘊涵——以廣西三江高友侗寨為例 傣族...
本書以河湟地區著名土司何鎖南家族為研究對象,運用史料整理和田野調查等研究方法,將歷史考證與人類學理論相結合,以時間順序為縱軸,以家族人物、家族文化、宗教信仰等為橫軸,全面系統地展現了一個少數民族家族在數百年歷史長河中的發展演變。本書主要論述了河州地區的概況、何鎖南及其家族世系、何鎖南家族的文化變遷、...
2006年,湟源排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楊增貴也成為了排燈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第776集 青海湟源篇) 第777集 湖北英山篇 華夏淵源...連臂踏歌、婆娑起舞,奏響古老河湟的文明序曲;鐵馬金戈、邊牆烽燧,鑄就守衛家園的錚錚鐵骨;方寸天地、翻轉騰挪,幻化古今歷史傳奇;靈思妙手、隨心賦彩,繪就善...
8、主持承擔200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宗教文化資源與構建民族地區和諧社會研究——以多元宗教 與多民族雜居的河湟地區為個案》,項目批准號:06BZJ018 。9、主持承擔200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我國民族關係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項目批准號:06JJD850002 獲獎記錄 獲獎7項:1、2002年11月...
5、《河湟穆斯林民族鄉村社區關係構成研究——以東鄉族為例》:2011 - 曹建華,陳其斌 - 《伊犁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漢文版)》。6、《河湟地區穆斯林民族婚姻的文化規制——以東鄉族為例》:2011 - 曹建華,陳其斌 - 《青海社會科學》。7、《鄉村回族社區“人情”文化變遷研究》:2009 - 沙彥奮,陳其斌 -...
《河湟走廊上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東鄉唐汪人為例》,載《西北民族研究》,(2021(3):28-43,第二作者) “後扶貧時期民族地區教育扶貧的內涵轉變與困境突破——基於教育公益慈善的視角”,《河北學刊》,(2021(6):160-168)“疾病認知、治療實踐與鄉村醫療空間生產”,《青海民族研究》,2021(1):...
本任務擬基於“科學考察+科學研究+服務中央決策及地方發展”三位一體的新型科考模式,制定一線(南亞通道)四區(一江兩河區、藏北高原區、三江源區、河湟谷地區)的綜合考察線路,覆蓋青藏高原重要生態關鍵區和經濟活躍區,從氣候變化、產業綠色發展、地理基礎三個方面出發,重點開展氣候變化區域影響與應對、三大產業(農牧業...
綜上所述,吐谷渾亡國後,東遷的一部分逐漸融合於漢族,降服於吐蕃的後來融合於藏族,留居於涼州、祁連山一帶、浩門河流域、河湟地區的一部吐谷渾人,則成為今日土族的先民主體部分。也有人認為霍兒即“胡兒”一詞的同音同語的另一寫法,包括匈奴、吐谷渾、契丹、蒙古等,其中尤以匈奴部落中的遫濮,即遼金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