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與租界》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洪祥
基本介紹
- ISBN:9787201014586
- 作者:張洪祥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3年
- 裝幀:平裝
《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與租界》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洪祥
通商口岸(treaty port),是指西方列強通過戰爭等方式,強迫清政府開放沿江沿海等城市作為的口岸。西方通過打開中國市場,對中國進行侵略和掠奪。歷史發展 近代中國的商埠,基本上分兩類:一類是約開商埠,這類商埠是繼鴉片戰爭後外國強迫中國履行不平等條約而開的商埠。這類商埠,中國政府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停止開放。
上海公共租界(Shanghai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又名英美租界)是近代中國出現的第一個租界,由原英租界與美租界於1863年9月合併而成。1943年,美英等國分別與重慶政府簽訂條約,宣布將上海租界交還中國。實際上,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以後,上海租界才真正由中國政府收回。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闢最早,存在...
中國英租界是指中國同英國議訂租地或租界章程後,在中國的領土上為擁有行政自治權和治外法權(領事裁判權)的英國設立的合法的英國人居住地(土地國有化)。上海英租界 設立 1843年11月,上海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
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與租界 《近代中國通商口岸與租界》是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洪祥 內容簡介 本書著重考察和揭露了帝國主義進行經濟掠奪的歷史和中國人民開展反帝鬥爭和收回租界、租借地的歷史過程。
租界的存在嚴重侵犯了一個國家的領土主權的完整,是一種變相的殖民統治區。由於租界內的種種特權,這些特權也嚴重的侵犯了一個國家的司法的主權。相關介紹 歷史上中國租界內的商務活動為拉動通商口岸城市經濟發展,刺激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傳播近代民主、科學文化,提供宗教信仰和政治宣傳起到了很大作用,部分租界內...
絕大多數城市的租界,都發生了類似上海那樣的變化。此外,中國最早的西醫、西藥、西式醫院、新式報刊、新式學校、新式演出舞台以及出版機構,也大多首先出現在口岸城市。由於中國最初的現代化因素是自西方資本主義輸入的,通商口岸城市便成了展示現代化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城市風貌的視窗,是中國人建設自己現代化家園的...
英國租界、俄國租界、法國租界、德國租界、日本租界和比利時租界。英租界 最先在漢口強設租界的是英國。從清鹹豐六年(公元1856年)起,英法兩國對我國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廷在1858年與之簽訂“天津條約”,增闢漢口等十個通商口岸。當年底,英帝國主義的兵艦就闖入武漢,1861年派人來漢與清湖廣總督官文立...
天津租界中具有各國風格樣式的建築在中國接收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使得天津老城區至今依舊保留著百年前的風格。租界開闢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後期,英法聯軍攻占天津,兵臨北京城下。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與英國簽訂了《北京條約》作為《天津條約》開闢通商口岸等的續增條約。條約第四款規定:“續增條約畫押之...
各國在重慶紛紛設立領事館,開闢租界,建立“國中之國”。重慶開埠以後,川江航運逐漸被外人控制。隨著川江航運權的喪失,西方列強在重慶開設洋行、公司,建立工廠,開採礦山,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輸出資本。事件經過 1875年馬嘉理事件發生(亦稱“滇案”)。在1876年的中英煙臺談判中,英國就乘機提出開重慶為通商口岸,...
上海公共租界 上海公共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闢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面積最大,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一個租界。設立 1843年11月,根據《南京條約》的規定,上海成為向外商開放的通商口岸。12月,上海道台與英國領事劃定了外灘英國租界的南北界限。1844年,已經有英資怡和洋行、寶順洋行租借了一批土地。1845...
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根據不平等條約在中國通商口岸劃定由他們永久或長期占用的地域,每年交納一定數額年租,無限租用也可轉租,業主不得停租。1845年英國在上海建立第一個租界,到1904年列強在華已建立了43處租界。可分為單一國家管理和多國共同管理兩種。列強在租界內設立司法、審判、警察、監獄、市政管理機關...
沙市日租界是近代日本在中國開闢的5個專管租界之一 簡介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被迫簽訂《馬關條約》,荊州府沙市與重慶府、蘇州府、杭州府一道被列為通商口岸之一。1940年6月8日,日軍侵占沙市,欲設立沙市租界 1943年3月30日,將實際不存在的沙市日租界“交還”汪偽政權。由於英、法、美各國也...
這些條約只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租地居住和經商,租地內的一切行政管理主權仍屬中國政府所有,而且外商租地,還需按年向中國政府繳納租金。但後來英國殖民者卻任意歪曲條文內容,將其作為在中國強占租界和擴占租界的依據。清道光二十四年,駐廈門的英國領事以《南京條約》和《虎門條約》準許在廈門租地居住為由,租賃廈門...
甲午中日戰爭後,日本強迫清廷於1896年7月訂立中日《通商行船條約》。該條約第25款規定:“大清國大皇帝陛下已經或將來如有給予別國國家或臣民優例、豁除利益,日本國家及臣民亦一律享受”。日本夢寐以求的片面最惠國待遇終於到手,它可以依據這條規定在中國享受西方列強已經奪得的侵略權益,包括在通商口岸設立租界。...
”許欣然同意,隨即派省洋務局委員按照通商條約面議章程,並電示興泉永道與美國領事“妥商辦理”。簡介 鼓浪嶼公共租界 是中國在清末到民國時期的2個公共租界之一(另外一個公共租界是上海公共租界)。在鴉片戰爭期間,英軍占領了鼓浪嶼島,直到1845年才撤軍。1843年後,廈門根據《中英南京條約》開闢為通商口岸,英國另...
1860年,英、法、俄又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北京條約》,天津被迫闢為通商口岸,從此天津成為外國列強在中國傾銷商品、掠奪原料、輸出資本的重要基地。天津開埠以後,各國列強爭先恐後地搶占地盤,強劃租界。與此同時,國內的官僚、買辦、富商、政客和清廷的遺老遺少也在天津買房興業,頻繁往來,使天津成為近代殖民政治、...
沙面,曾稱拾翠洲,因為是珠江沖積而成的沙洲,故名沙面。 沙面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市區西南部,南瀕珠江白鵝潭,北隔沙基涌,與六二三路相望的一個小島,有大小街巷八條,面積0.3平方公里。 沙面在宋、元、明、清時期為中國國內外通商要津和遊覽地。鴉片戰爭後,在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後淪為英、法租界。沙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