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開埠
- 事件概況:19世紀70年代以來,英國打
- 事件經過:1875年馬嘉理事件發生(亦
- 亦稱:滇案
重慶開埠是清光緒十六年(1890)三月三十一日,中英簽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重慶開為商埠。次年三月一日,重慶海關成立,英人霍伯森擔任重慶海關稅務司的職務,掌握...
《重慶開埠史》是1983年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隗瀛濤、周勇。本書分五章:從重慶開埠及其影響為基本線索,著重敘述從1876年《中英煙臺條約》至1911年辛亥革命...
《開埠》是201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雨。...
《城門幾丈高》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紀錄頻道和重慶廣播電視集團(總台)等聯合出品,重慶廣電紀實傳媒有限責任公司、重慶紀錄片產業基地承制。全片共5集,分別為《...
周勇,男,1953年5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重慶市第一和二屆中國近現代史學術技術帶頭人、...
《中國共產黨重慶歷史(第1卷1926-1949)》是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傾力打造的黨史基本著作。它的出版有助於推動正在全社會開展的學黨史活動,為廣大黨員幹部更完整地...
"太平門"不僅是衙門(重慶府署。巴縣縣署)所在之地。重慶開埠後,不少外國商船也停泊於此。門內的白象街亦是洋行與各工商機構並立。因官僚富戶聚集於此,這裡的...
重慶日租界,是近代中國5個日租界之一(另外4個是漢口日租界、蘇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和天津日租界)。是重慶開埠後帝國主義在重慶建立的第一個租界,也是帝國主義在...
重慶南濱公園位於重慶市南岸區南濱路長江外側,是一座具有歷史文化、巴渝文化特色的新型濱江公園。於2005年5月1日建成開放,長6.8公里,占地330畝,投資一億元,是一...
《老重慶影像志:老碼頭》是2007年11月01日由重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戴渝華。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了不同的視角的老重慶。...
重慶主城兩江四岸綿延近百公里,重慶有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是天然港口。有港口就有碼頭,水運便利,重慶的碼頭文化因此逐漸興起。自古以來,重慶就因處於兩江相匯,而...
重慶湖廣會館,位於重慶渝中區東水門正街4號,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擴建。會館占地面積8561平方米,現有廣東會館、江南會館、兩湖...
重慶開埠之初,外國人被限制在南岸居住,洋行、工廠、領事館、俱樂部之類相繼設立,南岸沿江一帶逐漸繁榮起來。抗戰時期,又有大批工廠企業遷建於此,使這一帶更加熱鬧。...
南濱路處於重慶市的中心地位,它北臨長江,背依南山,可觀最美渝中夜景;歷史悠久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開埠文化、大禹文化、碼頭文化、抗戰遺址文化如珍珠般遍布沿線,...
本書是《老重慶影像志》叢書的《老地圖》分冊。本書收錄各個時期的重慶大小地圖,按時間順序排列呈現,上起明末清初,經重慶開埠、陪都時期,下至解放後,包括移民(“...
故宮學院重慶分院將建在重慶安達森洋行舊址里。安達森洋行由瑞典商人安達森在1890年重慶開埠初期修建,位於長江邊,由8棟建築組成。抗日戰爭期間,故宮文物被迫南遷,...
山城巷位於渝中區南紀門街道涼亭子社區,北至重慶干休所,南以南區路為界,東接中興路,西至石板坡立交。總用地面積5.15公頃,其中,核心保護區約2.34公頃,風貌整治區...
隗瀛濤,男,1930年4月出生於重慶開縣城郊水南橋(今漢豐鎮),中國史學界的泰斗,中國第一個地方史博士點的開創者。畢生致力於歷史教學與科研工作,在中國近代史,特別...
本書蒐集整理了現存的張培爵著作、書信,反映了這位重慶辛亥革命先驅、重慶蜀軍政府都督的生平業績和精神世界。...
重慶南岸區彈子石在長江南岸,與朝天門和江北城隔江而望,上接野貓溪,下連王家沱,因水碼頭遂形成彈子石河街、彈子石正街、彈子石新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