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近代中國史家學記》收錄了五四前後至1949年間中國史學家的傳記性文字,其內容包羅甚廣,有自述、訪問記、印象記、治學經驗談、悼文、評傳等,反映了近代史學家的風格特色,具有相當高的學術價值。其文獻主要來源於近代報刊。在人物的選擇上,儘可能反映了近代中國史學狀況:既有繼承舊傳統的史家如沈曾植、鄧之誠等,也有吸收西方史學理論者,如何炳松等;雖以史學家為主,卻也囊括了地理學、考古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學人。其取材則詳人所略,略人所詳。對較具影響力的學人,因其相關傳記資料豐富,故而只收錄學術價值較高或稀見者;而對普通史家,則因其介紹文字較為罕見,發現不易,故而僅有隻言片語也儘量採用。為了使讀者得見史家風采,書中還大多配以其在1949年前的照片,以與文字相得益彰。
圖書目錄
白眉初:學人訪問記:地理學家白眉初/1
蔡維藩:蔡維藩/13;蔡維藩先生訪問記/14
曹聚仁:我的讀書經驗/17;我學習歷史的經驗/20;記曹聚仁/23
常乃德:哭燕師/25;常乃德先生/26
陳安仁:陳安仁/29;我的教師生活/30
陳黻宸:晚清史學大師: 陳介石先生學行述略/34
陳漢章:浙東史家陳漢章先生/38
陳衡哲:自傳/40;女作家陳衡哲/42
陳樂素:陳樂素先生/45
陳受頤:學人訪問記:歷史學家陳受頤/47陳受頤的歷史教學法/53
陳慶年:陳君善餘墓志銘/55
陳訓慈:作家小傳:陳訓慈/58
陳寅恪:教授印象記:陳寅恪/59;陳寅恪的治學方法及其為人/60;陳寅恪教授/62;記陳寅恪先生/63;史學權威陳寅恪/65;再談史學權威陳寅恪/69;陳寅恪教授/74;人物誌:陳寅恪/75
陳垣:學人訪問記:歷史學家陳垣/78;歷史學家陳垣先生/81;北大與北大人:陳垣先生/83;我們的校長陳援庵先生/86;北平淪陷期中之愛國史家陳援庵先生/89;史學家陳垣變了/100
陳鐘凡:求學與讀書/101;記陳鐘凡先生/109
鄧之誠:鄧之誠也非難“岳飛”/111;燕園文苑傳:鄧之誠先生/113;人物誌:鄧之誠/114
董作賓:國立中央研究院董作賓氏之甲骨學研究工作/116;訪問董作賓先生/118
范文瀾:范文瀾先生/122;從煩惱到快樂/124
馮承鈞:悼馮承鈞先生/134;紀念馮承鈞先生/142;馮承鈞教授傳/155
馮沅君:記馮沅君/157;國學家馮淑蘭女士/158
傅斯年:《新潮》詩人傅斯年/162;傅斯年——胡適之的高足/164;傅斯年先生訪問記/164;訪傅斯年/166;關於傅斯年/169;傅斯年在北平/172;戳破傅斯年的胰子泡/173;傅斯年私議/178;訪傅孟真先生/182;傅斯年/184;罵倒宋子文的傅斯年是怎樣一個人/186;天真豪爽的傅斯年/190
噶邦福:教授印象記:噶邦福/192
耿淡如:歡送耿淡如先生赴美攝影序文/194
顧穀宜:顧穀宜先生/195
顧頡剛:古史辨偽工作的過去與將來/200;顧頡剛與《禹貢》/203;一位和藹可親的學者顧頡剛教授/210;記顧頡剛先生/212;學人訪問記:歷史學家顧頡剛/215
郭沫若:論郭沫若/231;郭沫若論/233;詩才?史學?書征氣度/235;考古學者郭沫若/238;
郭沫若先生與中國古代研究/242
何炳松:何炳松傳/250;何炳松生前軼聞/254;何炳松學者風度/255;我與何柏丞先生/256;悼何炳松先生/260;悼何伯丞先生/263;悼何柏丞先生/266
洪業:洪先生講書記/268;洪煨蓮/271;燕園文苑傳洪煨蓮/272;偉大的人物:洪煨蓮先生的成功/274
胡懷琛:記胡懷琛先生/276;胡寄塵先生/277
胡樸安:胡樸安先生印象記/280;國學大師胡樸安先生印象記/282;上海名人論:胡樸安/283
胡秋原:記胡秋原/296
胡適:訪問胡適之先生記/298;胡適的法寶/301;胡適論/303;思想批判:買辦學者胡適博士/308;作家印象記:胡適之/314;胡適之博士/315;談談“我的朋友”胡適之/334;胡適之/336;北大與北大人——胡適先生/338;記胡適/341
黃文弼:學人訪問記:考古學家黃文弼/344
黃文山:黃委員文山歷略/353
簡又文:大華烈士——簡又文/355;記大華烈士/360
翦伯贊:維族後裔的歷史學家:訪問翦伯贊先生/361;與翦伯贊晤談/363;史學家翦伯贊/365
姜亮夫:四十自述/369
姜蘊剛:彭山國代候選人姜蘊剛先生/377
蔣廷黻:教授印象記:蔣廷黻/379;蔣廷黻的思想/380;蔣廷黻/382;駐俄大使蔣廷黻/383;蔣廷黻先生/385
金兆梓:五十年來之自述/387
柯劭忞:悼柯鳳孫先生/393;關於柯劭忞/397
孔繁霱:教授印象記:孔繁霱/403
雷海宗:教授印象記:雷海宗/404;雷海宗教授訪問記/405
黎東方:黎東方先生歷史故事講演/408
黎子耀:黎子耀先生/410
李大釗:李大釗的思想評介/412;李守常先生的思想/418;中國早期的唯物歷史科學家——李大釗同志/423
李飛生:怎樣研究西洋史/427
李季谷:作家小傳:李季谷/431
李絜非:李絜非先生/432
李景聃:李景聃先生事略/434
李則綱:李則綱先生/436
梁啓超:悼梁卓如先生(1873—1929)/439;近代中國學術史上之梁任公先生/443;梁任公先生/448
林惠祥:林惠祥教授“錯認雷公當祖宗”/476
劉崇鋐:教授印象記:劉崇鋐/480
劉師培:劉師培傳/482
劉文典:我的思想變遷史/485;教授印象記:劉文典/493;怎樣研究國學/495;國粹教授劉叔雅之風度/497;劉叔雅先生最近給我的印象/498;清華國文系主任劉文典教授/500
劉鹹炘:哭劉鑒泉先生/502
劉掞藜:故友劉掞藜楚賢事略跋/503;劉掞藜先生/504
柳詒徵:柳翼謀先生印象記/506;我與柳翼謀先生/507;中國第一部文化史及其作者——柳翼謀先生/508
陸侃如:文學史家陸侃如博士/511;兩個教授:記陸侃如馮沅君二先生/516
陸懋德:陸懋德/520;聽了陸懋德講課以後/521;陸懋德之治學方法/523
羅根澤:羅根澤自傳/525;我的讀書生活/531
羅香林:“索書潮”中記羅香林/538:羅香林/541
羅振玉:吊上虞羅先生/542;記羅叔言先生/547
呂思勉:我們的史地系主任呂思勉先生/552;兩位學者:錢基博與呂思勉/554;呂思勉先生的史學/555
馬鑒:碑版掌故學者馬季明/559
馬裕藻:北大名人剪影:馬裕藻/561;學人訪問記:國學專家馬裕藻/562;五十餘年的治學歷程/566
蒙文通:我之求師/570
孟森:北大課堂上一幕喜劇/574;從張鼓峰問題引起的一段回憶/575;孟心史先生晚年著述述略/577;追記孟心史先生/582;孟森先生/586
繆鳳林:作家小傳:繆鳳林/589
鳥居龍藏:人物誌:鳥居龍藏/590
聶崇岐:人物誌:聶崇岐/593
裴文中:“原人”發掘的歷史篇/594;學人訪問記:北大理學院教授裴文中/596
皮名舉:記皮名舉教授/600
祁延霈:祁延霈先生事略/602
齊思和:人物誌:齊思和/604
錢穆:錢穆的歷史觀/605;史學家不懂得幽默/606;獻給錢穆教授的意見/607;苦學的回憶/607;錢穆教授/611;北大與北大人?錢穆先生/615
錢玄同:商人模樣的學者/617;學人訪問記:文字學專家錢玄同/619;語言文字學專家錢玄同教授/626;悼錢玄同先生/628;最後的十七日/633;錢玄同對於學術的供獻/637;錢玄同先生的學術思想/650;我所認識的錢玄同先生/667;錢玄同對於新文化的貢獻/670
容庚:金石文字專家容希白/676
沈曾植:沈乙盦先生傳/678;嘉興沈乙盦先生學案小識/680;記近代史學家沈乙盦先生/684沈兼士:沈兼士的“釀蜜教育”/688;學人訪問記:文字學專家沈兼士/689;諄諄善誘的學者沈兼士先生/702;沈兼士先生傳略/703;我對於沈兼士先生的認識/704;敬悼國學研究所之母沈兼士先生/708;沈兼士與近年史學/712;紀念沈故院長兼士先生/716
史祿國:教授印象記:史祿國/719
譚其驤:譚其驤先生/721
陶希聖:教授印象記:陶希聖/722;我對於陶希聖的印象/723;學人訪問記:研究中國社會的學者陶希聖/724;陶希聖與《食貨》/731;陶希聖教授/735
王國維:王靜安先生之考證學/739;王國維先生生平及其學說/745;我所知道的王靜安先生/753;個人對於王靜安先生之感想/755;悼王靜安先生/757;憶王靜安先生/763
王國秀:王國秀女士/768;孫王國秀女士訪問記/769
王禮錫:紀念王禮錫先生/773;王禮錫先生傳略/775
王桐齡:學人訪問記:史學家王桐齡/777;學人訪問記:師院、華大教授王桐齡/786
衛聚賢:衛聚賢的生活/791;記衛聚賢/796
翁獨健:人物誌:翁獨健/798
吳貫因:吳貫因/800;吳柳隅先生事略/801
吳晗:吳晗先生/803人物誌:吳晗/810
吳金鼎:追悼考古學家吳禹銘先生/813
吳景超:教授印象記:吳景超/818;中間派的社會學教授吳景超/820;打破成見與運用方法/822
吳其昌:吳子馨先生逝世/824;吳其昌教授事略/825;吳子馨教授傳/827
夏曾佑:亡友夏穗卿先生/830;夏先生穗卿傳略/835
冼玉清:冼玉清女士小傳/837
向達:學人訪問記:北大史學系教授向達/839;人物誌:向達/844
蕭公權:教授印象記:蕭公權/846;研究中國政治思想的方法/846
蕭一山:“中國最近世史”的開場白/849;西大的文學院長——蕭一山先生/850
謝國楨:我之書癖/853
謝海若:我在紐約的學生生活/858
徐炳昶:徐炳昶訪問記/866;北平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徐炳昶所長會見記/869;學人訪問記: 史學研究所所長徐炳昶/870
許地山:落華生印象記/873;學人訪問記:研究印度哲學的許地山/876;許地山教授:名副其實的落華生/881;作家印象記:深通梵文的許地山/883;許地山先生生平事略/884;悼許地山先生/888;追懷許地山先生/891;紀念民間宗教史家許地山先生/892;落華生許地山/895
閻宗臨:閻宗臨最後一計/902
楊成志:民族調查冒險記/903
楊東蒪:我的讀書過程/909
楊人楩:記楊人楩/914;人物誌:楊人楩/915
楊樹達:教授印象記:楊樹達/917;治國學應先通文法明訓詁/918
姚寶猷:姚寶猷/921
姚從吾:關於北大的兩個青年教師/923;介紹一位新史學家姚士鰲教授/925;研究歷史學的步驟/926
姚名達:追悼三民主義歷史學者姚名達教授/929;哀念姚名達教授/933;記姚顯微教授/935;對姚顯微先生治學精神的一些感想/939;記姚名達先生/941;姚名達先生傳/945
姚永朴:姚仲實行述/947;桐城姚仲實教授傳/949
余楠秋:《益世報》記者介紹參政員余楠秋/952;余楠秋抨擊官僚資本/954
張爾田:楓湖談薈(節錄)/956;張爾田先生/957;張君孟劬別傳/957;錢塘張孟劬先生傳/959
張鳳:記張鳳/962;張鳳博士考古頌/963
張其昀:地理學家張其昀埋頭苦幹/964;張曉峰先生/965;史地學家張其昀/966
張森楷:張森楷傳/968;四川一大史學家張石親先生/971
張相文:地學耆舊:張相文先生哀啟/975;地理學家張相文先生逝世/977
張星烺:淪陷期間之張星烺先生/980
張蔭麟:悼張蔭麟先生/982;悼張蔭麟君/984;記亡友張蔭麟/986;關於張蔭麟《中國史綱》編著經過及其他/993
張忠紱:學人訪問記:政治學家張忠紱/995
章嶔:史學家章厥生先生的生平/1002
章太炎:章太炎先生學術述要/1009;章太炎先生之史學/1014;章太炎先生之史學/1021;章太炎之民族主義史學/1024;章太炎先生/1034
鄭鶴聲:回憶錄/1038
鄭師許:我最初對於考古學的興趣/1046
鄭天挺:鄭天挺想當大元帥/1048
鄭振鐸:鄭振鐸先生訪問記/1050;鄭振鐸的生活三部曲/1052;鄭振鐸先生/1055;記鄭振鐸/1056;走進古人世界:訪鄭振鐸先生談明器和陶俑/1057;人物誌:鄭振鐸/1061
周予同:關於周予同先生/1064;周予同的拿手好戲/1066
朱謙之:春風草: 記朱謙之師的休假/1067;朱謙之是梁漱溟的得意門生/1074;我與中大/1075;學者朱謙之/1081;學者朱謙之/1083
朱希祖:先師朱逷先先生行誼/1086;朱逷先先生行述/1094;朱逖先先生四周年祭/1103;先君逷先先生對於史學之貢獻/1108;朱先生與國立中山大學/1117
朱偰:大學生活之回憶/1122;教學生活之回憶/1126
祝同曾:祝屺懷先生事略/1130
左舜生:左舜生/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