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祥橋(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元代古橋)

迎祥橋(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元代古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迎祥橋在金澤南首,建於元代,是江南著名的元式橋樑。選材獨特,形式優美,它近似現代的公路橋。當代橋樑專家稱該橋為:“連續簡支”梁橋的鼻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迎祥橋
  • 始建時間:建於元代
  • 特點:選材獨特,形式優美
  • 地位:“連續簡支”梁橋的鼻祖
歷史,價值,姐妹橋:餘慶橋,交通信息,

歷史

為什麼當時金澤會建起這劃時代的橋樑呢?
上海迎祥橋上海迎祥橋
蒙古族滅亡南宋後,建立元朝政權,朝廷採用安撫政策:一面招用宋代“遺臣”,一面保護宋代文物,元軍進駐金澤後,對文物建築進行保護和維修,還大力發展金澤的橋廟建設,繁榮古鎮的經濟。
金澤頤浩寺,是南宋皇帝趙構和宰相呂頤浩下旨建造的,且是江南第一大寺,故元朝政府選址金澤建造迎祥橋,以提高迎祥橋的歷史價值。
迎祥橋造型特別,造橋材料採用磚、木、石組合結構,橋柱用青石拼成,石柱架條石作為橫樑,橫樑上密排楠木,橋面兩邊外側、覆貼水磨方磚,以保護木樑。它是梁式五孔磚石橋,橋長34米,寬2米多。橋面無欄桿,是典型的元式橋樑,標誌是元朝建國後的橋樑特點。
在迎祥橋西堍,元代建有規模宏大的萬壽庵,有尼姑近百,有江南“小天竺”之稱,這一橋一廟形成新的繁榮之點。

價值

從元代起,因為有了這一對姐妹橋,增加了金澤、練塘兩鎮人民的密切往來,從香泛和節日往來,到商業經營往來,這姐妹橋為兩鎮的交流,增添了新的活力。
金澤的迎祥橋,在元、明時代,是古鎮經濟繁榮的中心,南有白米港,各路來的農產品和經濟作物,均在迎祥橋兩岸集散,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很多文人墨客,因遊覽頤浩寺,而順便遊覽迎祥橋和萬壽庵。
當時迎祥橋是《金澤古八景》之一,似長虹橫臥於煙波江上,有“月印川流,水天一色”之美,成為“迎祥夜月”的絕景。

姐妹橋:餘慶橋

迎祥橋還有一座姐妹橋,地點在離金澤很近的練塘鎮。金澤、練塘同為“水鄉澤國”歷史悠久,宋景定年間,練塘四農村建造規模很大的明圓寺和崇福寺,有僧人百餘,煙火縈繞,後寺毀無考,但寺內兩棵古老的杏銀樹依然枝繁葉茂,這是歷史的見證。當時元朝政府在練塘四農村也興建一座元式橋樑,名為“餘慶橋”形式跟金澤的迎祥橋一模一樣,故後人稱它們為姐妹橋。
餘慶橋橋長25.95米,橋寬2.6米,為三孔梁式磚石橋,橋面兩堍連結村舍,凌空而起,高屋建瓴,雄壯挺拔。這座橋的建成,既發展了水鄉景色,又推動了練塘的交通。橋如長虹臥波,遊人不絕。
後人對迎祥橋和餘慶橋取名為姐妹橋以後,對兩橋的建造和用材等方面,作過專門的研究,兩座橋樑結構堅固,經歷600多年的風風雨雨,英姿勃勃,昂然挺立:其一是用料講究,所用木材,全是千年不朽的珍貴楠木,估計是修建頤浩寺、明因寺所多餘的材料,其二是建造的工藝講究,橋面的承受力都計算得非常精確,橋型精巧,堅固耐用,證明當時的造橋水平,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交通信息

1,滬青線:普安路金陵路口(人民廣場邊)班次很多,票價6元,至青浦汽車站。
2,青金線:就在青浦汽車站換乘,到底金澤鎮下即可,班次很多,票價4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