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果樹遺傳改良與生物技術實驗室

農業部果樹遺傳改良與生物技術實驗室是經農業部評估批准後,於2008年7月開始正式運行和對外開放,是果樹育種研究的平台。實驗室緊密圍繞果樹種質資源評價利用、產量和品質遺傳改良、抗性遺傳改良,開展以桃、杏、葡萄、櫻桃、草莓、核桃、板栗、棗等為主的北方落葉果樹遺傳改良的套用基礎和生物技術研究。在加強果樹種質的收集、保存和評價利用的基礎上,利用常規技術結合現代生物技術改良果樹種質,以滿足果樹科學發展的需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部果樹遺傳改良與生物技術實驗室
  • 掛靠單位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林業果樹研究所
  • 主要研究方向:果樹種質資源收集、利用研究
  • 面積:3000平方米
主要研究方向,科研條件,運行與管理,

主要研究方向

①果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評價、利用研究。運用常規方法與現代分子生物學結合進行資源收集、評價、特異種質篩選和利用研究、栽培種演化與野生種的親緣關係研究、果樹種質的植物學、形態學、細胞遺傳學基礎研究等;
②育種新技術及種質創新研究,包括高效胚培養育種技術、種間雜交技術、輻射及化學誘變育種技術、主要果樹高效再生體系、重要功能基因克隆、高效轉基因技術、分子標記輔助育種技術、分子改良與種質創新等;
③果樹抗逆機理及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果樹分子遺傳學、果樹逆境脅迫反應機理及分子生物學基礎、果樹對病蟲害的抗性機理及其分子生物學基礎。

科研條件

目前實驗室面積3000平方米,建有400平方米組培車間、250平方米連棟溫室、20棟日光溫室、500噸容量的氣調和機械式冷庫。擁有以進口為主的40餘台套科研設備,包括氣譜-質譜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儀、近紅外品質分析儀、DNA測序儀、高速冷凍離心機、光合測定儀、植物冠層圖像分析儀、根系圖像分析儀、PCR儀、凝膠成像系統、超純水儀、自動電位滴定儀、超低溫冰櫃等。實驗室還在不斷的建設和發展中,每年都有專項資金注入。
本實驗室的科研隊伍由固定研究人員、客座研究人員、技術輔助人員、博士後研究人員和研究生組成,共80多人,其中研究員10名、副研究員23名、博士20名、在職博士生8名、碩士17名、北京市科技新星12名,具有良好的研究環境和學術氣氛。
實驗室目前承擔的各類課題中,33位副高職以上的中青年研究人員主持了各類研究項目,其中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主持人7人,農業部“948”項目主持人2人、“863”重大專項主持人1人,研究隊伍的整體實力在國內相關領域中居於前列。

運行與管理

為充分利用實驗室的科研設施,促進跨學科的合作研究、發展果樹學學科基礎理論,促進學術思想和人才交流,本實驗室建立了“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制定了相應的實驗室管理辦法,內容涵蓋了實驗室的開放合作機制、日常運行管理制度、人員聘用及流動、儀器設備管理以及安全制度等方面,保證了實驗室的順利運轉,並面向國內外開放。此外,實驗室設立了開放基金,主要支持與本實驗室研究方向有關的課題研究。國內外的科學和教育工作者、工程技術人員都可以在本實驗室開放基金指南範圍內提出課題申請,經學術委員會評議審定後,申請者可以來實驗室進行科學研究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