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生態地理

農業生態地理研究農業生態條件、結構特徵、地區分布及其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生態地理
  • 外文名:Agriculture ecological geography
  • 研究:小農業生態條件
  • 性質:為農業地理學研究的新領域
  • 特點:有的耐濕熱,有的耐乾寒
簡介,研究內容,背景,

簡介

為農業地理學研究的新領域。作為農業生產對象的生物,每一種都有其生物學特性和生態條件要求,如有的喜溫,有的喜涼,有的耐濕熱,有的耐乾寒,作物抗逆性有強有弱,動物的食性也不相同。從農業生態需求出發,研究農業生產發展和布局,協調農業生產與生態環境的關係,是發展生態農業的一項重要措施,也是農業生態地理研究的重要任務。

研究內容

①綜合評價生態環境條件對農業生產布局的影響,劃分農業生態適宜區;
②研究在一定生態環境條件下,農業資源利用方式、結構特徵、生產水平、存在問題與增產途徑;
③劃分農業生態地域類型。如平原生態農業類型、山地生態林業類型、草原生態畜牧業類型等。研究不同類型區生態農業發展方向和模式;
④探討和預測外界環境條件的變化對農業發展和布局的影響及其對策。

背景

農業生態地理研究於19世紀末興起,開始著重研究自然條件與農業生產的關係,如氣候、土壤與農業部門或作物的關係,並出版有關著作,如《生態作物地理》、《生態家畜地理》、《生態林業地理》、《生態農業地理》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從生態學觀點研究農業地理,發展成為農業生態系統研究。每個地域的農業系統是對自然生態系統進行農業利用和調整的結果。農業生態地理已成為農業地理學研究的最新趨向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