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民俗

農業民俗,伴隨農業生產(主要是種植業)過程而形成的一系列習俗慣制。屬於物質民俗範疇,為生產民俗的一部分。又稱農耕灌溉民俗、農村經濟民俗。是源於農業經濟活動的一種文化現象。起源於採集古俗,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存在於中外與農業有關的活動中。分類和內涵 農業民俗大致包括生產、信仰、儀式、語言和娛樂5個方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業民俗
  • 適用領域:種植業
農業生產習俗,農耕儀式習俗,特徵和功能,研究狀況,推薦書目,

農業生產習俗

同具體農耕活動直接相關的習俗慣制,包括農具的製作和使用、耕種的程式和方法、勞動組合和傭工方式等。農業的最早形式是刀耕火種,這是原始農業生產習俗的主要內容。以後又有鋤耕和犁耕。農業發展始於野生植物的栽培,古老的糧種大麥、小麥和粟在亞洲、歐洲和北非同時被種植,稻起源於中國南方及印度,玉米、黑麥分別始種於南美和高加索。不同農作物的種植產生不同的方法和習俗,農作物種類的傳播是農業生產習俗流傳和相互影響的重要原因。農具的創造和發展經歷了雙手簡單加工、原始鋤類、木金複合工具和半機械化、機械化的階段,在使用方式及相關的土、水(見桔槔、水車)、肥、種和管理等方面形成系列化操作習俗,與此相關則有使用人力、畜力、風力、水力和機械力的不同風習。
農業生產習俗中又有與農事季節性特徵相關聯的農時節令知識,即通常所說的民間曆法。農業信仰習俗 又稱農事信仰。包括神靈崇拜和生產禁忌兩部分。西亞、歐洲、美洲和東印度群島的古老農業民族多以五穀為女神,作物的生長周期被描繪為神的生命輪迴。中國南方稻作區信仰鳥帶來了稻穀,認為稻秧、稻花、稻穀、稻草、稻米及耕種和收穫中使用的犁、鋤、耙、鐮刀、水車、稻桶、谷籮中均存在神靈。原始農業時期還有過地母崇拜,地母是女性始祖神,兼具保佑農作物生長和維護部落利益的職能。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後,出現男性始祖神形象。中國的神話和民間祭祀中,專司農業的神有神農和后稷,南方稻作區則常見供奉田公田婆或稻公稻婆,另有專掌水旱災、蟲災的水神和蟲神。中國古代為了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祭天、祭祖、拜龍王、祭山川五穀之神,成為農事活動的重要內容。生產禁忌種類繁多,大致有生產方式禁忌、農時禁忌、諸神生日禁忌、不吉祥日禁忌和勞動用語禁忌等。如雲南佤族忌諱把種子播在地邊,認為這是對地神的不敬;貴州仡佬族每逢醜、午兩日忌諱插秧、動土,認為這會觸動土地神,帶來天災人禍;江浙地區蠶農忌諱說“亮”,因為亮蠶是病蠶,所以不說“天亮了”而說“天開眼了”。

農耕儀式習俗

農耕儀式是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組成部分,圍繞耕種的各個環節,產生一系列行為活動慣制。如與農時耕種相關的春耕儀式、秋收儀式(或稱為播種祭、收割祭),與引水澆田相關的灌溉儀式,預測農事豐歉的各類占驗儀式,有關抵禦旱澇蟲雹等自然災害的禳災儀式(以求雨和驅蟲居多)等。農業語言民俗 主要為農諺,也包括有關民間曆法的歌謠。中國農諺內容豐富,匯集了天文、氣象、時令、物候與農事生產關係的知識,表達出農事生產的季節性規律。如“立春一日晴,農夫不費力”,“雨水有雨莊稼好,大麥小麥粒粒飽”,“清明麻、穀雨花,立夏點豆種芝麻”。有些農諺反映了農耕各環節的操作技術和經驗,如“種田不用問,深耕多上糞”,“鋤板響,莊稼長”,“谷要稀,麥要稠,芝麻地里臥下牛”。還有以農事不可違背農時為題的,如“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不懂二十四節氣,白把種子種下地”。
民間曆法歌謠則有九九歌和二十四節氣歌等,它們反映了季節寒暑變化和農耕時令,並指示了相應的農事規律。農業娛樂民俗 農業娛樂民俗與勉勵農事有關。在中國,伴隨農耕過程主要是唱勞動歌,如田秧歌。農閒時節的娛樂以集體遊藝為主,有祈盼農業豐收、農耕順利和身體健康的含意。如春節有社火(民間歌舞雜戲),元宵節點燃“祈谷燈”、轉“九曲燈陣”。有的娛樂活動是農耕儀式的一部分,如立春時舞春牛,唱《春牛歌》等。在尚比亞,有迎接玉米豐收的慶祝、娛樂活動;在瑞士,有慶祝葡萄豐收的娛樂活動;在尼泊爾,有同插秧勞動結合在一起的擊鼓唱歌娛樂活動。

特徵和功能

農業對自然環境的選擇性決定了農業民俗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土質、氣候和灌溉條件不同,作物類型不一,相應的操作習俗、俗信經驗和娛樂方式也各異。中國北方是麥黍型農耕文化,以犁耕為主,田間管理講究鋤草,有唱薅草鑼鼓歌風俗;南方為稻作型農耕文化,以栽秧和汲水灌田為主,農俗唱栽秧鑼鼓。保加利亞號稱玫瑰之邦,遂有慶祝玫瑰豐收的民俗娛樂活動(見玫瑰節);泰國盛產龍眼,便有喜迎龍眼豐收的民俗娛樂活動龍眼節。農時農事的地域差異在農諺中多有反映,如山西農諺有“穀雨前,不種棉;穀雨後,快種豆”,到河南為“穀雨前,先種棉;穀雨後,種瓜豆”,四川則有“過了芒種不栽棉,過了夏至不種田”。農業民俗具有季節性特徵。農時農事的季節變化是舉行農耕儀式的依據之一,大部分歲時節俗與農耕生產的時令性有關。中國普遍流行在年關節令轉換時刻,如除夕或大年初一清晨察看天象,卜測一年的旱澇風霜,占驗農事豐歉等。民間曆法和大量農諺更是直接反映了農耕習俗的季節性和周期性特點。農業民俗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用性,對農業生產有指導和保障作用。圍繞生產環節多形成有實際操作意義的經驗性習俗。如中國農村耙地分順耙、條耙、斜耙、鎖耙;用耬播種講究“一平二淨眼觀三,緊三慢三猛一掂”;農田遇旱放水不講上下田順序,而是先救含苞抽穗苗田。
以二十四節氣為中心的中國民間曆法,通過口頭諺語、節氣歌和曆書,廣為傳遞農耕環節適應自然時序規律的系統知識,指導農民適時生產,安排生活。大量農諺表明,農民對各節氣里天氣的好壞都有占驗習慣。農事占驗和禁忌既是農民祈福禳災心理的反映,也是長期生產實踐的經驗性總結,其結論和要求在不違農時和趨利避害方面具有合理性。部分禁忌和儀式直接與防災有關。例如驅蟲,民間俗信驚蟄時在牆角撒石灰可避蟲蛇,北方在春天祭祀蟲神劉猛將軍,彝族在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過火把節以禳蝗災,哈尼族在六月二十四日後的第一個雞日或猴日為滅蟲而舉行“螞蚱節”。此外,農耕生產過程中的娛樂可協調勞動節奏,鼓舞勞動情緒;農耕慶典則能強化農時環節或調節農時節奏,通過歌舞娛樂愉悅身心、增進往來,以利新的勞作。農業民俗具有農事與人事相結合的意義。傳統社會裡,農業收成的好壞決定人們的生活水平,農業民俗以保證農業收成為核心目的,寄託了農民對人生幸福的企盼。農事信仰與人生儀禮的結合是中國傳統農業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如古老的拜月習俗本是一種農事祈秋儀式,民間亦賦予闔家團圓的含義;民間婚禮上的喜歌有祝頌生產致富的內容,反映農民希望以婚事促進農事的心理。中國農諺中常見農事與人事互喻的內容,如“處人看脾氣,種地看節氣”、“地是刮金板,人勤地不懶”。此外,各地的節氣歌在描繪年節變化和耕作情景、傳播農業知識的同時,表達了對農業生產重要性的認識,如“七月里‘立秋’‘處暑’涼,口嘗新麥味道香,務農雖苦也有樂,七十二行農為上”。農諺亦說“七十二行,種田為王”,反映了以農為本的精神民俗。

研究狀況

中國古代已有重視農業民俗的傳統,在《歲時記》、《風土記》和《農家月令》、《農桑輯要》之類的農書中,記錄了大量耕作習俗,部分附圖例,是當前農業民俗史研究的重要內容。原始農業和農業起源民俗研究成果豐富,包括原始農耕生產方式、土壤與農業起源、穀物的起源與耕作史、農具的起源與耕作技術(犁耕、牛耕),以及古代農耕祭祀、原始農業與古代文明等專題,此類研究大量利用了考古學、人類學和民族學資料。較為突出的是南方稻作農業民俗研究,以對江浙稻作區的實地考察為主,內容涉及生產、信仰、儀式等多方面。西南少數民族農耕文化也是研究熱點之一,其中與農耕相關的神話傳說、祭祀儀式和生產、信仰的綜合研究獨具特色。農業民俗研究尚存在偏重農業歷史民俗的傾向,系統而有一定規模的田野調查還僅限於南方稻作區,農業民俗在社會企業文化方面的含義有待深入探究。

推薦書目

鄒德秀.中國農業文化.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