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線廣播

農村有線廣播是我國以縣和少數市為區域範圍的區域性廣播,它是將廣播節目送入由導線和光導纖維構成的傳輸分配線路,再直接傳輸到用戶喇叭的一種廣播。它由縣(市)廣播站、鄉(鎮)廣播站(也有的地方稱放大站)、村放大站等有線廣播機構,加上用戶喇叭(即揚聲器、音箱),用線路連線起來,組成農村廣播網進行宣傳,故又稱“農村有線廣播網”。它的首要任務是按規定轉播好中央、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市廣播電台的節目,同時,本著面向農村、教育農民、直接推動農業生產和農村各項事業建設的原則,也自辦一些節目。

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和齊齊哈爾市由市廣播電台管理的農村有線廣播早在1946年就開始廣播,是我國建立最早的有線廣播,主要是轉播廣播電台的節目。後來隨著國民經濟的恢復,人民生活水平和對收聽廣播要求的提高,許多城鎮建立了一些小型有線廣播站。1952年4月吉林省九台縣建立了我國第一座以縣為區域範圍的農村有線廣播站——九台縣廣播站。之後,全國推廣九台的經驗,紛紛建立起農村有線廣播。到1976年,全國已有縣(市)有線廣播站2503座,用戶的有線廣播喇叭11324.6萬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農村有線廣播進入整頓、鞏固、發展、提高階段。但在農村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初期,對這項工作的管理沒跟上去,加上“文革”期間建設網路不講求質量,以致有些有線廣播線路遭到損壞,喇叭入戶率和通響率很快下降。1984年4月廣播電視部在河南省的洛陽市召開了《全國農村廣播工作會議》,會上進一步明確了中共中央關於農村有線廣播的建設方針,這就是建立以縣(市)廣播站為中心,以鄉(鎮)廣播站為基礎,以專線傳輸為主,並與多種傳輸手段相結合,連線村村、戶戶的質量高、效能好的農村廣播網;還要求在最近三五年內,除了人口稀少的邊遠地區以外,做到縣縣、鄉鄉、村村都通廣播,戶戶、人人都能聽到廣播。這以後,農村有線廣播逐步得到恢復,網路、技術設備質量達到了標準,自動遙控技術的運用和多功能、多通道傳輸技術以及科學管理等方面也有了明顯進步。到1989年初,全國農村有線廣播的通播率保持在71%以上,廣播喇叭穩定在8000多萬隻,入戶率達到41%上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