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

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

“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 是落實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實際行動,是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舉措,是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有效渠道,是實現農村小康目標、落實科學的發展觀的積極探索。參加“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志願到基層鍛鍊實踐,是有志青年經受考驗、完善自我、鍛鍊成長的正確選擇,是當代學子發揮聰明才智、實現自身價值的有效途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
  • 目的: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目的,形成的原因,採取措施,啟示與意義,

目的

提高農村教育質量,關鍵在師資質量。近年我省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是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仍是整個教師隊伍建設的薄弱環節,制約了農村教育質量的提高和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在“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歷史新階段,必須創新人才引進機制,發揮政府調控職能,落實科學發展理念,切實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

形成的原因

國家和省對農村教育高度重視,教師工資、危房改造、教學設施等問題逐步得到有效解決,教育外部環境得到較大改善。但是農村教師的素質、結構還不能完全適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在年齡結構上,中青年教師缺乏;在學歷層次上,鄉鎮學校第一學歷為本科的教師很少;在學科需求上,外語、信息技術等學科急需補充人員。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發展,就要抓住師資建設這個重點,構建新的教師補充機制。
很多高校畢業生有著服務農村、教書育人的熱情和願望,同時鄉鎮學校也急迫需要高素質的大學畢業生。如何暢通“供”和“需”之間的信息和渠道,作為政府部門,我們就考慮,要在創新機制上想辦法,在拓寬渠道上動腦筋,把幫助畢業生實現就業和引導他們服務基層很好地結合起來。

採取措施

一是加強政策引導,形成激勵機制。
入選的畢業生內可以享受6項優惠政策:1、由縣(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年度考核,考核合格的,省教育廳對每人每年獎勵5000元,按年發放。對借有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此獎勵款優先用於償還貸款。2、可提前定級,不實行試用期。其工資由縣(市)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列入財政預算,按月足額發放。3、畢業生來自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高等學校、符合推薦免試資格的,可先取得研究生入學資格、辦理註冊手續,服務期滿後再回校攻讀碩士研究生。4、服務期滿經考核合格的,經選拔可攻讀教育碩士專業學位。5、戶檔關係可自願選擇保留在原高校或省畢業生就業中心,也可直接轉入縣(市),免收戶檔託管費。6、對非師範專業畢業的,由省教育廳組織免費培訓,免收教師資格申請考試費。六項優惠政策的出台,極大地調動了高校畢業生參加行動計畫的積極性。
二是協調供需關係,完善選拔機制。
2004年,“行動計畫”首先在29個貧困縣(市)實施。各高校迅速動員,儘管就業工作已進入派遣階段,28所普通高校仍有455人報名。經過擇優錄用,306人入選“行動計畫”。2005年,33所普通高校2380名畢業生報名。經過擇優錄用,1029名大學生與50個地方教育局簽定了服務協定。其中部屬院校畢業生195名,有157人具有保送研究生資格,不少人主動放棄到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機會,還有來自中國農業大學等外省高校的優秀大學畢業生專程趕回簽約參加 “行動計畫”,他們都表現出了當代大學生志願服務基層、主動回報社會的良好精神狀態。這1335名畢業生分布全省54個縣(市、區)的430多所鄉鎮學校,他們為農村教師隊伍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三是聘請專家名師,進行崗前培訓。
為使資教生儘快適應教育教學工作,我們專門舉辦崗前培訓班,實行“五免費”,免培訓費、資料費、住宿費、交通費、一伙食費。在授課教師的組成上,我們聘請了一大批富有教育教學經驗的教育專家、特級教師、省級骨幹教師。培訓的內容以“師德教育、專業素養、職業技能、新課程實踐與套用”為主,操作性專題在50%以上,同時針對農村教育的薄弱問題確定培訓專題。崗前培訓結束後,我們連續兩年都召開了隆重的結業歡送大會,省委、省政府領導親自為他們送行,資教生集體進行莊嚴的職業宣誓,場面非常熱烈、令人感動,給畢業生以極大的鼓舞。
四是跟蹤培養管理,加強信息反饋。資教生納入省教育廳跟蹤管理的範圍。我們實行了資教生繼續教育培訓制度,所有資教生在三年服期間內,每個暑期都會到武漢的高等學校來接受集中免費培訓。每名資教生在服務期內至少有3次集中免費培訓的機會。我們專門建立了農村教師資助行動計畫網站,網站的維護和運行非常好,點擊率很高,成為資教生的“網上之家”。我們完善了資教生電子檔案數據系統,每一名資教生的畢業學校和專業、任教學校等資料都建立了電子檔案。還定期編髮《資教通訊》,最初是黑白版,現在是彩色版,郵寄給全省每一名資教生。所有資教生都很喜歡這個內部刊物,非常渴望通過這種形式加強信息交流。我們還開展了經常性的慰問,廳領導和有關處室下基層,儘可能抽出時間去看望資教生,詢問他們的工作、生活狀況,進行指導和鼓勵。

啟示與意義

一是促進了城鄉教育的公平和社會的和諧。資教生選擇農村,是對農村高素質教師的補充。他們到農村學校任教後,關注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子女教育,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他們傳遞了黨和政府對農村教育的重視和關心,適應了促進城鄉教育公平和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
二是最佳化了農村教師結構。資教生給農村學校帶去了新的知識、新的技術、新的視野,把城市文明帶到鄉村,打開了農村孩子的視窗。他們加入農村教師隊伍,改善了農村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學源結構,尤其是補充了短缺學科的教師,如英語、信息技術課師資,給農村教師隊伍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是資助了經濟困難學生。省教育廳鼓勵品學兼優的貧困生參加該計畫,服務期內每人每年獎勵5000元。此獎勵款優先用於還貸。為貧困學生償還國家助學貸款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一定程度上可減輕貧困生的家庭經濟負擔。
四是加強了校長後備隊伍建設和基層人才儲備。鼓勵並吸引他們充實到農村,為畢業生提供了施展才華、建功立業的平台。經過幾年磨礪,他們必將具備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實踐能力,其中一部分將來一定會成長為中國小校長及其他崗位領導。同時這么多大學生下到基層,也加強了基層人才儲備,服務於基層政權建設。
五是塑造了新時期大學生的形象。資教生積極回響組織號召,選擇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將青春奉獻給基層,將才華回報給社會,精神十分可貴,體現出了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這些畢業生具有較為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些非師範專業的畢業生很快就在非本專業領域發揮了作用,充分展示了較高的綜合素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