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居民在統計時指的是在農村地區的常住成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村居民
- 外文名:countryside inhabitants
農村居民在統計時指的是在農村地區的常住成員。
農村居民(Rural residents)是一個詞語,是指戶籍在農村的中國公民。生存狀況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重整山河,改善民生,鄉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大力實施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實施鄉村振興戰...
農村居民在統計時指的是在農村地區的常住成員。相關規定 在統計時,判斷居民的城鄉屬性主要是看居民是城鎮還是農村的常住成員,按照《國家統計局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方案》中的規定,判定常住成員的標準有三個:1.過去三個月或未來三個月居住時間超過一個半月的人;2.在外居住在工棚、集體宿舍、工作場所、帳篷船屋...
農村具有特定的自然景觀和社會經濟條件,指以從事農業生產為主的勞動者聚居的地方,是不同於城市、城鎮而從事農業的人群聚居地。農村是相對於城市的稱謂,指農業區,有集鎮、村落,以農業產業(自然經濟和第一產業)為主,包括各種農場(包括畜牧和水產養殖場)、林場、園藝和蔬菜生產等。跟人口集中的城鎮比較,農村...
農村居民主要集中居住在一個區域,如山區、平原或是水鄉,一般稱之為灣,寨,崗,莊,在這區域之外的還有可能住一些居民,但是不多。村裡有一些小型的商業和服務業,可以吸收一部分剩餘勞動力,舉辦村辦工業。農村居民點是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蓄水庫”,對其合理規劃有利於推動農業的“兩個轉化”,有利於促進城鄉協調...
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農村住戶獲得的經過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後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可用於住戶的最終消費、非義務必支出以及儲蓄。2022年,中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萬元人民幣。相關事件 根據國家統計局制定的農村住戶調查方案: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農村住戶獲得的經過初次分配與再分配後的收入。可支配收入可用於...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統計術語。2021年10月,分城鄉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946元,增長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6元,增長11.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2%。2022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7734元,增長4.9%。2023年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31元,...
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是一個經濟學術語,是指農村常住居民家庭總收入中,扣除從事生產和非生產經營費用支出、交納稅款、上交承包集體任務金額、集體提留和攤派、生產性固定資產折舊以後剩餘的、可直接用於進行農村居民進行生產性、非生產性建設投資、生活消費和積蓄的那一部分收入。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是反映農村居民家庭實際...
玉溪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暫行辦法是一種條例條令。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我市農村低收入困難家庭的基本生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保持社會穩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簡稱:農村低保),是指對家庭年人均收入低於當地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鄉村居民點,即“鄉村聚落”。鄉村聚落,亦稱“鄉村居民點”。是居民以農業為經濟活動主要形式的聚落。指鄉村地區人們居住、生產、生活和進行政治、文化活動的場所,包括所有的村莊和擁有少量工業企業和商業設施,但未達到建制鎮標準的鄉村集鎮。通常具有農舍、牲畜棚圈、倉庫場院、道路、水渠、宅旁綠地等鄉村景觀。按人口...
《關於執行濟南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實施意見》是濟南市人民政府發布的實施意見。檔案全文 為進一步規範和完善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農村低保)工作,維護和保障農村低收入居民的基本生活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民政廳省財政廳山東省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施意見的...
農村社區的主體是農村居民 農村居民是農村社區產生、存在的前提,是農村社區的建設者,農村社區的建設與農村居民生活密切相關。這就要求我們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村居民的根本利益做為建設農村社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農村居民的主體地位,積極增加農村居民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農村社區建設成為...
《雲南省農村居民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由中共雲南省委辦公廳、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方案指出,雲南將多措並舉助力農村居民持續增收,預計到2024年,雲南農民人均年收入達2萬元左右,在全國排名由第28位提升至第24位左右。方案全文 雲南省農村居民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方案 (2022-2024年)為加快提升...
農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費支出 農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費支出(Rural households' consumption expenditure)是一個經濟術語,是指農村常住居民家庭用於日常生活的全部開支,是反映和研究農民家庭實際生活消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
農村居民的系統化、模式化生活活動典型形式與總體特徵。農村生活方式是一個內容廣泛的概念,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的農村生活方式指農村居民的全部生活活動方式,包括勞動生活方式、消費生活方式、閒暇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等。狹義的生活方式專指消費、閒暇生活方式。主要內容 綜述 農村居民長期從事以農業為主的生產活動...
(三)統籌層次和範圍。開展大病保險可以市(地)級統籌,也可以探索全省(區、市)統一政策,統一組織實施,提高抗風險能力。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覆蓋職工、城鎮居民、農村居民的統一的大病保險制度。保障內容 保障對象 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資金來源 從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新農合...
《上饒市農村居民住房建設管理條例》是2017年12月29日上饒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的地方行政法規。修訂信息 2023年7月26日,江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江西省人大常委會關於批准《鷹潭市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的決定。條例全文 上饒市農村居民住房建設管理條例 (2018年5月...
《德宏州農村居民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已經州委、州政府同意,中共德宏州委辦公室德宏州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12月12日印發,請認真抓好貫 徹落實。全文 為貫徹落實《中共雲南省委辦公廳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的通知》(雲辦發〔2022〕33號)要求,加快提升全州農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城鄉...
“村民”實際上已經可以簡單理解成“在一定地域或者村莊裡取得居住資格的居民”。這為村民賦予了具有世居性、永居性、常居性和臨時性四個特徵。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解釋:村民是“居住在一國境內,受該國管轄的自然人”,對鄉村的解釋是“也稱農村,是區別於城鎮的一類居民點的總稱”。在《現代漢語辭典》的解釋...
農村居民家庭轉移性收入 農村居民家庭轉移性收入 包括在外人口寄回和帶回、農村以外親友贈送的收入、調查補貼、保險賠款、救濟金、救災款、退休金、憮恤金、五保戶的供給、獎勵收入、土地徵用補償收入和其他轉移性收入。
《海南省農村居民建房審批辦法》是海南省人民政府為了貫徹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精神,引導農村居民科學建房,改善農村居民居住環境制定的辦法。辦法全文 海南省農村居民建房審批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貫徹海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強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精神,引導農村居民...
農村居民點用地 農村居民點用地,土地科學及管理術語。學科:土地科學及管理 詞目:農村居民點用地 英文:rural settlement area 釋文:不設鎮建制的集鎮和村莊居民點用地。
農村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可以觀察農村消費品的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對農村居民生活消費支出的影響,直接反映農民生活水平的實際變化情況,為分析和研究農村居民生活問題提供依據。目的 農民生活費用價格指數旨在考察農民購買的零售商品和支付服務項目價格變化對農民貨幣支出的影響。並作為測算按可比價格計算的農民貨幣收入指數...
《中國農村居民收入的區域差異研究》是錢力創作的經濟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5年2月。該書基於個人收入差距理論和區域收入差距理論,構建農村居民收入區域差異理論模型,推導出農村居民收入區域差異倒“U”形假說;通過歷史演變、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及總體變化等實證分析,共同驗證了假說;基於農村居民收入區域差異與經濟成長...
1949年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後,隨著農村土地改革計畫的完成,農村居民均獲得土地,這時農民演變為“自耕農”,但維持的時間極短;隨著合作化運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自耕農”的身份很快由來得極快的“農業合作社社員”變為“人民公社社員”,“社員”的身份直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實施的1984年。隨著人民公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