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姓

農姓

農姓,中國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20位。來源出處有三:一是出自神農氏;二是出自以官名為氏;三是他族改姓和少數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農姓
  • 姓氏源流1: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的後裔
  • 姓氏源流2:源於官職,出自古代官吏農正
  • 姓氏源流3:源於官職,出自漢朝官吏農都尉
姓氏源流,源流一,源流二,源流三,源流四,源流五,源流六,源流七,源流八,源流九,遷徙分布,得姓始祖,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字輩排行,家譜文獻,宗祠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五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八言通用聯,歷史名人,農益,農猷,農志科,農勁蓀,農鍵銓,農配天,農大桂,農文義,農加升,農冠品,農秀琛,農官新,農群華,起名規則,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於姜姓,出自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農
神農氏即炎帝,又作列山氏、烈山氏、厲山氏、連山氏、賴山氏、姜王氏……史籍《易·繫辭》中稱“庖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為有天下的王,為炎帝、赤帝、農皇。
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制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世號神農,曾建都山東曲阜,並被後世尊為農業之神。
神農氏又曾跋山涉水,嘗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以救夭傷之命,後因誤食“火焰子”腸斷而死。《神農本草經》即是依託他的著作。
傳說,炎帝神農在位足有一百二十年,傳七代世襲神農之號,總計三百八十餘年。
神農氏有個兒子叫柱,又叫農,即炎居,其後代中有的就以農作為姓氏,稱為農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農氏。
另外,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姬發封神農氏的後人為農正之官,職掌農業生產和祈禱豐年等事務。後人就以官稱為姓氏,亦稱農氏。

源流二

源於官職,出自古代官吏農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上古時期少昊設立負責農政的官員為農正,全稱為“春扈氏農正”。
據史籍《史記·三代世表》的記載,到了堯帝時期,“堯立后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大農就是當時主管農政的官職。
到了西周時期,“春扈氏農正”簡稱為“農正”,類如當今的農業部部長。農正下屬有農師,為上士大夫,具體負責農田耕作之管理;有農史,負責記載農事、物候、氣象、收成、倉儲等;有農役,專職負責農事過程中的相關具體事務。
在農正、農師、農史、農役等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農氏、春氏、扈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官職,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農父,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農父,是西周初期設定的一種官位,專職各項農事、國土管理、堪定諸侯境界等政事,全稱為“地官大司徒”,農父是其白號,歷屆農正、司農、田官、農官、農士等皆隸屬於大司徒任命管轄。
在地官大司徒(農父)以及司農、田官、農官、農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四

源於官職,出自漢朝時期官吏農都尉,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農都尉,是西漢時期漢武帝設定的一種官位,專職負責開拓邊疆地區的農業,掌管屯田植谷之農政,以及相關的屯墾軍民之人事政務,隸屬於大司農管轄。
在東漢時期,農都尉改稱為“典農都尉”。到了三國時期以後,該官稱被廢黜。
在農都尉、典農都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五

源於官職,出自漢朝時期官吏農倉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農倉長,全稱為農倉長令(有學者考證為農倉長使),是西漢時期漢武帝設定的一種官位,專職負責農倉藏谷,囤積糧食,為與匈奴、西羌、南夷等的系列戰事服務,後逐漸成為固定官位。
農倉長是國家糧倉的最高行政長官,隸屬於水衡都尉府,屬下有農倉丞、農倉中士、農倉下士、農倉徒士、以及農倉役者若干。
在農倉長、農倉丞、農倉中士、農倉下士、農倉徒士、農倉役者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於羌族,出自東漢時期羌族蘇農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秦、漢時期,羌族人中本有蘇農氏部落,後族人大多改漢字單姓為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七

源於壯族,出自宋朝時期壯族先民儂洞儂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壯族農氏,源出北宋時期廣西儂洞壯族起義軍首領儂智高的儂部。

源流八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蒙古族農氏,出自古老的蒙古族貞部落,在明朝時期有轉遷駐紮、定居於他力壓音道倫格日之地者。
蒙古貞部落,是一個古老的部落群體,史書稱蒙郭勒津,就是後世所稱的土默特部
早在明崇禎中期,蒙古貞部落即歸附於後金政權,在1637年,皇太極在其聚集地設定了土默特左翼旗,以旗制行政機構掌管蒙民事務。
在以後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蒙古貞部落族人創造和發展了蒙古貞地名風俗文化。在今遼寧省阜新市蒙古貞部落世居地,多有以蒙古語命名之地。
蒙古語“他力壓音道倫格日”,漢義就是“農家七間房”,以其時該地有七家農戶而命名,稱為地名,即今遼寧省阜新市伊嗎圖鄉七家子。後在斯地定居的蒙古族貞部族軍民中,有人以地名改取為漢姓者,即稱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九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滿族索佳氏,滿語為So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逐漸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鄂爾坤(今蒙古國鄂爾坤河流域)、吳爾湖(今黑龍江鶴崗南部)、俄漠和(今俄羅斯濱海地區南部)、界凡(今遼寧撫順李家鄉界藩山)、馬爾墩(今遼寧新賓上夾馬爾敦村)、大凌河(今遼寧錦縣)、長白山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為索氏、曹氏、農氏等。該支滿族農氏始祖為索佳·農起,滿洲正紅旗人,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索佳·農起出任山西巡撫,他悉心整頓吏治,任勞勤苦,最後竟病逝於任所,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漢化為姓氏者,稱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滿族農吉勒氏,滿語為Nonggile Hala,世居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後多冠漢姓為農氏、吉氏等。

遷徙分布

農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約四十萬六千餘,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025%左右。農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時候,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的首領,他的部落崇拜鳳圖騰,和崇拜龍圖騰的黃帝氏族一起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部落很善於農業生產,種植業很發達,而種植業要比狩獵,採集更有保障,所以他的部落很興旺昌盛。炎帝的後後代中,有神農氏,相傳教導天下人播種種地,很受尊敬,名揚天下。而神農氏的後代中有的就以農作為姓氏,稱為農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農姓。到了周朝時候,農業生產在社會生產中占據了更為重要的位置。朝廷裡面也專門設定了一種叫“農正”的官職,專門負責天下的農業生產和祈禱風調雨順的事宜,是很重要的官職。農正的後代中有的以官職名為姓氏,是今天農姓的又一支起源。另一支農姓源自北宋時廣西壯族的儂氏。北宋王朝窮於對付北方遼、西夏的戰爭,無暇南顧。祥符三年(1010年),交趾李朝建立,交趾李朝趁北宋王朝的南部邊疆鬆弛之機,強占壯族土地,掠奪人口,榨取財物。宋神宗熙寧年間與交趾李朝的戰爭。不斷侵擾廣西沿海。 儂智高起兵反抗,在儻猶州(今靖西縣東部)建立了“大曆國”,交趾王李德政又派兵鎮壓。儂智高多次要求歸附北宋,北宋王朝為了避免南方疆場生事,置之不理。儂智高在安德州(今靖西縣境)建立了“南天國”。皇祐四年(1052年),率眾攻占邕州城(今南寧市),自稱“仁惠皇帝”,改國號為“大南國”,年號啟歷。接著,揮師沿鬱江東下。在10多天之內,連克沿江9個州,進抵廣州城下。儂智高的軍隊也由5000人迅速壯大為50000人。圍廣州城57日不下。北宋王朝調遣大軍圍剿,儂智高率師轉回廣西,為宋大將狄青敗於崑崙關歸仁鋪。封建統治者對壯族先民的反抗鬥爭進行暴力征服,一方面大肆屠殺,一方面大量掠奪壯族先民為奴婢,使其中的倖存者在皮鞭下逐漸接受漢文化,融合於漢族之中。在打敗儂智高后,趙宋明對儂部親屬實行滅族,對儂洞百姓則以賜姓的名義副其“從良”,改為漢姓。儂洞壯族為免殺頭滅族之災,一部分更姓趙,一部分則忍痛割愛,將儂字省去人旁,以農為姓,而且還在家譜中說先祖是隨狄青自山東來。據農氏家族的族譜這樣說:“……太祖始祖,本屬為帝裔孫,迄今二千餘年,世系繁衍,散處於各省縣者,代有其人。至皇祜年間,農氏一姓,由山東省隨狄武襄(青)征南者,以千數百計……各散居於滇、粵、越等處……”農姓為正牌壯族。由於統治者對起義的殘酷鎮壓,後人提該歷史事件心有餘悸,故不敢理直氣壯地承認自己的先祖與儂姓有關聯(余略)。

得姓始祖

神農氏儂智高、索佳·農起。

郡望堂號

郡望

雁門郡:戰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秦朝、漢朝沿用,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寧武代縣一帶。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今山西代縣),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朝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
欽州:唐朝睿宗時設古稱安州,有一千四百餘年悠久的歷史,當時治所在欽江(今廣東欽縣)。欽州位於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的頂端,轄靈山縣浦北縣欽南區欽北區,古屬百越,秦朝時期為象郡,南北朝時期的梁國改屬安州,隋朝時期初置安京縣,後改為欽州,主要是為了管理欽江流域而建,一直沿革至今。欽江發源於廣西靈山縣平山鎮白牛嶺,由東北向西南橫穿靈山境內,至欽州市尖山鎮茅尾海,全長一百七十九公里,流域面積兩千四百五十七平方公里。欽江流經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的十九個鎮。如今,習慣上將靈山縣陸屋鎮以上河段稱為鳴呵江,陸屋以下河段稱為欽江。

堂號

雁門堂:以望立堂。
欽州堂:以望立堂。
稼穡堂:相傳農氏是遠古神農氏的後裔,神農氏教民稼穡(種莊稼),將人類推進至農耕社會,該堂號由此而來。

字輩排行

廣西百色農氏字輩:“振仕加全紹世”。
廣西崇左農氏字輩:“德應士振國耕業承鄉紹世永偉大勝利文武雙全”。
廣西馬山農氏字輩:“天國維成家孝”。
廣西天等農氏字輩:“挺良會遠承”。考證與南寧字輩同。
廣西南寧農氏字輩:“威武慶郎知,永德賦廣惠,福萬希國廷,應天建世恩,際成良會遠,承蕃定熾昌,功勳傳燕翼,詩禮繼綿長”。
資料有待補充。

家譜文獻

廣西雁門農氏宗族譜不分卷,(現代)農榮標主編,1998年計算機排印本。註:此為廣西橫縣、貴港市、靈山縣、浦北市、賓陽縣、玉林市、馬山縣、都安縣、南寧市郊、灉寧縣、欽州市等十八縣市農氏之統譜,其遠祖無確鑿史料可考,因此在該譜中奉元朝農宰詢為一世始祖,先祖分別為農挺訓、農開明、農開猷。

宗祠通用聯

四言通用聯

源自農正;
望出雁門。
——佚名撰農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出農姓的郡望和得姓源流(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淳守慈令;
國學名儒。
——佚名撰農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農猷事典。下聯典指明·農益、農志科,二人並稱為一代名儒。

五言通用聯

曲徑通幽谷;
辰時沐曉風。
——佚名撰農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以鶴頂格嵌農姓的繁體字“農”字的析字聯

七言通用聯

雁傳喜訊平安久;
門納吉祥幸福多。
此聯以鶴頂格典嵌農姓的望族居住“雁門”(郡)二字的嵌字聯。

八言通用聯

國學名儒,儲才有二;
淳安賢令,稱奏無雙。
上聯典指明代名儒農益事典。下聯典指明代淳安令農猷事典。

歷史名人

農益

農益,平南人,明永樂年舉人,官訓導,是明代的一位名儒。

農猷

農猷,明代官淳安縣縣令,多有惠政。

農志科

農志科,沅州人,明宣德年間任靖州學正,亦是明代的一位名儒。

農勁蓀

農勁蓀,名竹,字勁蓀,安徽宣城人,原籍河北。民國初年天津愛國實業家、富商,霍元甲好友。

農鍵銓

農鍵銓,畢業於中山大學,出生於中醫世家,家中經營藥材行,救死扶傷。深受百姓愛戴,民國時期龔州(今平南)稅務稽查股主任,為官清廉。解放戰爭時期為中共地下黨員,為黨的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農配天

農配天,男,壯族,省優秀教師,株洲市鐵路第二中學中教一級教師。1956年7月畢業於江西師範學院數學系,分配到株洲鐵路機械學校任教。1978年調株洲鐵路第二中學,主要從事儀器室、實驗室管理工作。自製和修理教學儀器,電教器材,為學校節約萬餘元的費用;物理、化學、生物的演示與分組實驗開出率100%;在以電教促教學,電教成為德育工作手段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農大桂

農大桂,1963年12月生,雲南文山人,壯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黃石市大冶有色公司設計研究院副主任。1985年8月至今在大冶有色公司設計研究院工作,1999年1月當選為黃石市人大代表。1985年8月至今在大冶有色公司設計研究院從事科研、設計工作,其中8個課題和設計項目獲省級以上獎,並多次被該單位評為優秀工作者。

農文義

農文義,男,1926年10月生,廣西平果縣人,壯族。原任中共平果縣紀檢會專職委員。中共黨員。1949年12月參加工作,歷任村、區長和文教、教育局長,縣委臨委秘書、縣紀檢會專職委員等職。在職38年間,其中搞農村工作5年,文教工作12年,辦案工作21年。全國除福建、新疆、西藏、青海未到外,其餘省、市、區均多次來往辦案。有四次辦案時間最長,範圍最廣,里程最多。如1971年2月23日至9月20日,歷時210天,往返乘坐車船28066公里(徒步和租腳踏車不計在內),到19個省、市、區的71個大、中、小城市和農村辦案(按60年代地圖)。還到過越南胡志明主席革命根據地和高平省等地。晚年好學詩文,且何詩聯刊物投搞。

農加升

農加升助理研究員。1932年6月出生,廣西天等人。壯族。中共黨員。曾任廣西民族報社編輯部主任。是中國民族語言學會會員,廣西民族語文學會會員,廣西翻譯工作者協會會員,廣西壯學學會會員。50年代,黨給壯族及一些需要創製文字的民族創造了新文字,他一輩子幹著民族語言文字的推廣和套用工作。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廣西的民族語言文字資源開發事業已經從無到有,從少至多。1986年,他在廣西區語委業務處學校組工作時,與他人合編了一整套(國小雙語文教材)1~6冊,共32本(也稱“三位一體”教材,是按漢語拼音、漢字、壯文三大對照編排的)。為了從理論上闡明壯文進學校和建立雙語文教學體制的必要性和科學性,他撰寫了《試談壯文進國小與建立雙語文教學體系》、《壯族地區的雙語文教學應堅持以壯語文為主》、《壯文拼音與〈壯文方案〉在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探討》3篇論文。分別在《廣西民族工作通訊》雜誌、《廣西民族報》和《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使用和發展問題》一書上公開發表,得到了同行者的讚賞和當時社會輿論的共鳴。第二篇論文還於1993年被《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廣西分會》評選為三等優秀論文獎。為了培養少數民族地區國小雙語文師資人才,1989年發起集資辦學,與他人共同創辦了“廣西興桂民族職業高級中學”。該校5年已培養出掌握漢壯雙語文教學的師資159人。業績曾入編《中國優秀人才事略大典》、《二十一世紀人才庫》(中英文版)等大型辭書中。

農冠品

農冠品,男,1936年8月出生,廣西大新人。壯族詩人,民間文藝家。筆名夕明。1960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同年入廣西文藝界工作。曾任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第三、四屆主席;廣西民間文藝研究室主任;廣西文聯第四屆副秘書長、黨組成員;廣西文聯第五屆專職副主席、黨組成員。任中國民間文學集成廣西編委副主編;《中國歌謠集成·廣西卷》副主編;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編委。廣西政協第七屆委員、法制委委員。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名譽主席、國際民間敘事文學研究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研究員。《泉韻集》、《甜甜的鄉情》、《布洛陀經詩譯註》、《剪不斷的情思》、《中國歌謠集成·廣西卷》等作品、譯著,曾獲廣西人民政府振興文藝創作最高獎銅鼓獎以及全國多項獎。出版《愛,這樣開始》、《島國情》、《晚開的情花》、《醒來的大山》、《相思在夢鄉》、《記在綠葉上的情》等詩集。還出版《民族文化論集》、散文集《風雨蘭》、《熱土草》及《鸚哥王》等文學專集

農秀琛

農秀琛,1935年生,廣西龍州人。民間文藝家。1952年畢業於廣西省立龍州中學。曾任國小教師、中學校長。1960年調往文化部門,歷任縣文化館副館長、館長、縣文化局副局長。1992年任縣文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南寧地區民間文學協會副主席。50年代起即致力民間文學的蒐集整理,1958年在《民間文學》發表處女作《勇敢的阿刀》,該文先後編入《中國民間故事選》及《中國少數民族文學作品選》作高等學校文科教材。1960年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勇敢的阿刀》、《布獨和各單》兩個故事單行本。其作品在地、市、省及全國級刊物發表數十篇。代表作有《中法戰爭故事》和《紅八軍故事》等。一些作品被選入多種選集。曾主編龍州縣《民間故事集》、《民間歌謠集》、《民間諺語集》等三大集成,被自治區評為優秀編輯、先進工作者;被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等三單位評為先進工作者。個人成就傳略輯入《中國文藝家傳集》、《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農官新

農官新,男,1949年出生,書畫藝術家,擔任中國民族文藝家協會副會長,中國文化藝術協會名譽會長,中國詩書畫出版社副社長,台北故宮書畫院終身榮譽院長。先後被評為:“國際文藝傑出貢獻人物”,“民族文藝領袖人物”,“感動中國,中華傑出功勳書畫家”,“2010年感動中國藝術人物”“世博藝術傑出成就人物”,1962年開始在平南縣大坡文工團從事藝術文化工作,曾任《新書周報》《芳草文學》特約記者,編輯,教師,書畫藝術工作者,書畫藝術家。先後在全國各大報刊中發表各類作品120多篇。擅長書畫詩詞,書法畫技別具一格,詩詞浪漫豪放,敢於面對現實,勇於拼博。書畫作品多次國際書畫審美大展賽中獲獎,先後被送往韓國漢城、日本東京、巴西聖羅、中國桂林展出。1995年名字入錄香港金陵書社出版的《文藝新人名錄》,1998年入錄《廣西文藝家風采錄》,1999年入錄《中國文藝家辭典》,2000年作品“祖國五十大慶倍歡欣”短文入錄《中國翰墨名家覽》,2002年作品在海峽兩岸書畫交流大賽中獲獎,2003年紀念毛澤東主席誕辰110周年,《風光這邊獨好》全國書畫大賽中獲獎。同年教育論文“師德是師愛”獲全國素質論文一等然。2004年作品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國際書畫交流展”中展出並被收藏入桂林博物館,辭條入錄《先進中的中國》《廣西文藝家風采錄》,2005年作品先後入錄《翰墨中國》大型系列藝術畫集(第二卷),作品被評為“翰墨中國金獎”並被授予“翰墨中國藝術名家”稱號。2006年至2014年間,作品先後入編《黨魂》<<井岡山上太陽紅,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集>>《紅日,毛澤東詩詞書畫名家作品選集》《感動中國*魅力夕陽—中國老年書畫名家》等書刊。2013年書畫作品在井岡山上太陽紅*紀念井岡勝利會師85周年及毛主席誕辰120周年中國書畫名家作品大賽中被評為“金獎”,入編<<井岡山上太陽紅,中國書畫名家作品選集>>,同時獲得"中國紅色書畫藝術家"“紅色傑出紅色藝術家”及“紅色金獎藝術家”稱號。
名言:1、要敢想、敢做,勇於拼搏,勤奮努力,敢為人先
2、人生要樂觀向上,珍愛生命,面對困難,學會堅強。
3、對人要誠信、寬容、公平、公正,行業規範。
4、同心才能同德,只有相互協作、互相包容,才能使國家繁榮昌盛。
(援引2009年8月中國文史出版社《中華名人格言》第五卷)

農群華

農群華,女,1966年7月20日出生,前中國羽毛球運動員。廣西南寧人。1997年調入國家體育總局乒羽中心外事部任助理翻譯。現為中國僑聯青年委員會委員。

起名規則

農-Nong-最好不用聲母是d.t.l的字為名,雙字名應避免全用n聲母.ong韻母或陽平調的字。-注意名的意義與"農"字的"農民""農業"的含義相連不要產生不佳的歧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