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湘西苗民起義,清末苗民反清鬥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辛亥湘西苗民起義
- 性質:苗民反清鬥爭
- 朝代:清末
- 組織者:同盟會員田應全(苗族)、開明紳商張伯春、沈宗嗣等
辛亥湘西苗民起義,清末苗民反清鬥爭。
辛亥湘西苗民起義,清末苗民反清鬥爭。起義歷程1911年,在辛亥革命影響下,湘西苗民在同盟會員田應全(苗族)、開明紳商張伯春、沈宗嗣等組織下,以“興漢倒滿”為號召,發動苗族民眾回響湖北武昌起義。同年十月中旬,決定攻鳳凰廳(...
清代乾嘉苗民起義後,統治者禁止湘西苗族人民舉行這一活動,致使苗族人民失去了一個傳統節日 。解放後經國家民委批准,將苗族四月八定為苗族統一的節日。節日活動 苗族四月八是貴州、湘西、桂北等地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這一天苗族男子頭纏青布,穿對襟或右大襟的上衣及褲腳繡花的長褲。女子上著繡花...
2008年6月7日,苗族四月八姑娘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77。歷史淵源 北宋年間,壯族首領儂智高在廣西發動起義。宋仁宗任命樞密副使狄青為主帥進行平叛,徵調駐守陝西的楊文廣等參加南征。楊文廣率領八妹楊黎娘(又名楊金花)等楊家將領來到了湖南廣西交界之地的...
一、台灣高山族的霧社起義 二、桂北瑤民起義 三、湘西苗民“革屯”運動 第七章 少數民族抗日鬥爭的興起和高漲 第一節“九・一八”事變後少數民族抗日鬥爭的興起 一、“九 一八”事變後東北各族人民的抗日鬥爭 二、內蒙古人民的抗日鬥爭 第二節 全國抗戰爆發後少數民族抗日鬥爭的高漲 一 東北 內蒙各族人民抗日...
清朝ZF在鎮壓湘黔苗民乾嘉起義後,採取“屯田養勇,設卡防苗”的民族壓迫政策,重建統治秩序。辛亥革命以後,屯田養勇防苗的原義雖不存在,但北洋軍閥、國民黨ZF相繼採取分而治之策略,支持湘西地力軍閥保持屯田制度,所以屯田的實質未變,依然是殘留的民族壓迫制度。吳恆良在其所著《苗帚苗鐘集》中介紹:“此種...
田應全(1876—1917),辛亥革命時期苗族反清首領。號笏山。湖南鳳凰縣沱江鎮人。苗族。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東渡日本留學,肄業宏文學校師範科。為同盟會會員。三十一年(1905)底,因抗議日本政府《取締清、韓留日學生規則》忿而回國,從事反清聯絡宣傳活動。曾在奉天(今瀋陽)被捕。獲釋後入四川加入哥老會,任川...
陳寶箴(1831年—1900年7月22日),譜名觀善,字相真,號右銘,晚年自號四覺老人,清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正月十八日生於今修水桃里竹塅。道光三十年庚戌(1850)入義寧州學讀書,鹹豐元年辛亥(1851)試中舉人。初在鄉從父辦團練,因率團練協助克復義寧州城有功, 鹹豐皇帝諭以知縣後補,並儘先選用。
辛亥革命後,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鳳凰光復。民國 二年9月,廢鳳凰廳,改建為鳳凰縣,仍為湘西軍政統治中心。1949 年鳳凰縣解放,初屬沅陵專區,1955年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區,1957年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直至如今。古城建築 鳳凰古城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年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現東門和北門...
沱江“跳岩”,是湘西特有的交通方式,也曾是進出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乾嘉苗民起義、辛亥革命鳳凰光復起義、解放戰爭,這裡都是進攻鳳凰古城的主要通道。沈從文、黃永玉等文學藝術大家,也是從沱江的“跳岩”走向世界的。特別提示 1、過跳岩一定要小心不要掉下去喔,特別是人多擁擠時,若遇“會車”一定要停下避讓...
可以說這是繼土司制度之後湘西另一種治理模式,自此湘西完成了由隋唐時期的羈縻制度、五代以後的土司制度、宋代關隘制度、明代衛所制度到屯政體系的轉變,形成“地皆屯田、民皆兵籍”的治理特色。辛亥革命以後,因為屯田制的存在,屯防治理體系繼續運行,只不過辰沅永靖道改辰沅道;鎮算綠營改勇營,稱湘西巡防軍;...
田應詔(1876-1931/1932),字鳳丹,苗族,湖南鳳凰廳(今鳳凰縣)人。少時不好讀書,至20餘歲,入湖南陸軍將弁學堂學習。1904年3月,赴日留學,後參加同盟會。1906年,回國,入四川,任陸軍國小堂兼陸軍速成學堂總辦。三十四年赴江寧(南京),任第九鎮統制徐紹禎部第三十四標三營管帶。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第二年春,心懷更大抱負的龍驥千里迢迢赴京參加會試(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才華橫溢的他卻因“苗籍”(苗族籍貫)而落第。當時的清廷政府在“乾嘉苗民起義”後,對湘西地區的苗族人民更有戒備和歧視之心,對苗族學子參考科考設有重重阻礙。但是龍驥沒有氣餒,以為是自己沒有考好,希望再次努力。十年後...
辛亥革命後,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鳳凰光復。民國二年9月,廢鳳凰廳,改建為鳳凰縣,仍為湘西軍政統治中心。1949 年鳳凰縣解放,初屬沅陵專區,1955年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直至如今。交通指南 進入鳳凰線路——從張家界進入鳳凰古城 鳳凰,一般選擇到吉首、懷化轉車,如廣州去就可以...
田興恕(1836年-1877年),字忠普,湖南鳳凰人,清朝貴州提督。16歲為鎮筸鎮標兵。1852年,到長沙,抗擊太平軍,充哨官。1856年,跟隨蕭啟江援江西,升副將,任虎威營協領。1858年,參與鎮壓貴州苗民起義,升青州鎮總兵。次年奉命回援湖南,堵擊太平軍石達開部,署貴州提督,督辦貴州軍務。1860年,石達開部由廣西...
《喋血邊城》是強視傳媒出品的戰爭劇,由劉逢聲、林峰執導,鄭凱、鐘思華、修慶、王伯昭、王鵬凱等主演。該劇講述了辛亥革命時期湖南湘西邊城鳳凰,覃飛和他的兄弟們面對腐朽清廷的統治,挺身而出歃血為盟,聯合各大寨子,發動起義的故事。該劇於2012年10月17日在四川衛視、廣東衛視首播。劇情簡介 辛亥革命前夕,由於...
第十講乾嘉苗民起義戰爭146 第一節歷史上的武陵山苗民起義回顧146 第二節乾嘉苗民起義戰爭經過151 第三節苗軍為何有超常戰鬥力166 第十一講晚清民國時期的武陵山戰事169 第一節武陵山區辛亥革命先行者 169第二節武陵山區辛亥革命志士功績173 第三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鬥爭180 第四篇文化與藝術 第十二講搶修芷江機場...
辛亥革命功臣鄒代藩 民國教育部長馬鄰翼 倡導先進思想的賀民范 清廷御醫陳坦齋 護國愛國的中將雷飆 教育界先驅王子鑫 毛澤東的老師袁吉六 一代宗師樊錐 少將副官長何鵬翔 辛亥革命元勛王隆中 苗族女歌手楊多香 民國清官賀學海 一方文獻之望劉達武 幫助蔡鍔脫險的少將何嶷青 財勢雙隆的李主一 憂國志士石醉六 國際著名史學...
唐貞觀十一年(637年),始名徽州,系經制州,地域除今綏寧縣外,尚含今通道侗族自治縣大部、城步苗族自治縣大部以及新寧縣小部。大曆十二年(777年)為西原蠻潘長安所占,成為溪峒州。大和年間(827年~835年)回歸唐朝,改為羈縻州。五代後梁乾化元年(911年)歸服楚,稱十峒,隸敘州。南唐保大八年(950...
任內,撫慰苗族民眾,創立理書院;又密奏誘降農民軍首領宋景詩。因功調長沙知府,繼遷辰沅永靖道道員。時湘西一帶兵荒馬亂,散兵游勇往來不絕。飭令地方整頓防備,加強治安,並將各村政經驗匯集,雕版刊印《屯政摘要》六卷。光緒元年(1875),擢四川按察使,清理處置諸多積案,兩月後遷署布政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