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支付制度的區域經濟差距縮小效應研究

轉移支付制度的區域經濟差距縮小效應研究是一篇由李佳明著,范從來指導的理論經濟學的博士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轉移支付制度的區域經濟差距縮小效應研究
  • 作者:李佳明
  • 關鍵字:財政制度 轉移支付制度 區域經濟
  • 導師:范從來
  • 學科專業:理論經濟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 館藏號:F127
  • 館藏目錄:2009\F127\12 
中文摘要
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區域經濟差距仍在日益擴大,區域經濟發展失衡的狀態不利於資源的有效配置甚至影響到整體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為了抑制這一勢頭,1999年中央出台了《關於實施西部大開發的若干政策措施通知》,目的就是促進西部欠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5個統籌。進一步,中央又提出了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戰略,以縮小東西部經濟差距。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區域經濟差距已經成為目前經濟發展中必須面對並解決的問題之一。 在縮小區域差距的諸多理論中,從政府的視角出發主要有財稅兩個調控手段,本文以財政資金對於促進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的角度展開研究,這也符合國際上的通行做法。鑒於無論從數據還是指標上描述整個財政體系比較模糊,因而選取與區域差距關係密切的“轉移支付”角度進行研究。通過研究區域經濟差距的變動趨勢,實證角度分析了區域經濟發展的變化軌跡。對比相同時段內政府間轉移支付政策的變化,探討政府轉移支付政策對於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關係。圍繞“轉移支付”相關理論的論述,借鑑典型國家的經驗教訓,力圖以全球化的視角,著重論述中國轉移支付的區域經濟差距縮小效應研究,以期建立一個“轉移支付”較完善的理論框架。 規範化轉移支付的基本目標是促進區域公共服務的基本均等化,即提供基礎的教育和基本的醫療保障。因此,轉移支付促進區域經濟差距縮小的作用首先通過協調區域財力差異,即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提高欠發達地區公共服務提供能力的角度來實現的。隨著我國轉移支付制度體系的不斷完善,轉移支付規模的不斷擴大,學術界對於促進區域財力均等化這一目標已經有了基本的共識。進一步,伴隨我國政治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轉移支付制度應在調節區域經濟差距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探討轉移支付的影響機理由調整區域財力均等化程度,過渡到促進區域經濟差距縮小的範疇上意義重大。 本文首先對轉移支付制度進行了一般性分析。通過對轉移支付文獻系統地梳理,既充分肯定了現有文獻的主要貢獻,又指出了現有文獻研究中的不足,從中實際上也指明了本文的努力方向。 進一步梳理了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區域經濟差距縮小效應的相關理論。主要介紹了區域經濟差距的內涵,描繪了我國區域經濟差距的現狀,探討了形成區域經濟差距的原因。重點梳理了轉移支付制度縮小區域經濟差距的相關理論,以及現行均衡性轉移支付體系的構成等理論。 接下來是政府間轉移支付的區域經濟差距縮小效應的實證分析部分。從實證角度對轉移支付對區域經濟影響的程度做出了測度,分析了轉移支付總體、一般性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以及稅收返還等不同類型的轉移支付對區域經濟影響狀態。 最後依據前面章節的理論回顧、實證檢驗提出了對我國現行轉移支付制度進行最佳化的參考意見。具體包括提出了關於轉移支付制度的總體規模、財權與事權相統一、公共財政體系、轉移支付形式的最佳化、橫向轉移支付模式、資金的監督與管理等六方面的政策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