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共設六章,在導論之後,第二章對均等化轉移支付制度的一般性基礎理論進行探討。第三章考察轉移支付前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指標體系的均等化水平。第四章轉入對轉移支付制度的變遷歷程的研究。第五章考察轉移支付後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指標體系的均等化水平,構建出轉移支付制度均等化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效應的測算係數,判斷中國轉移支付制度是否具有明顯的財力均等化效應。第六章對該研究得到的基礎性結論進行歸納總結,尋求適合於中國國情的均等化轉移支付制度安排。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均等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地方政府本級財政能力均等化水平考察 | 第四章 中國均等化轉移支付制度變遷過程 第五章 中國轉移支付制度財力均等化效應考察 第六章 中國均等化轉移支付制度體系的最佳化路徑 |
創作背景
轉移支付是平衡各級政府間權責利益關係的財政機制之一。經典的財政均等化理論認為,中央通過轉移支付對財力弱小的地方提供資金扶持,使地方擁有足夠財力提供標準化的公共服務,確保無論居民位居何地都能享用均等化的公共服務,不斷提高社會整體福利效應水平,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和可持續發展。21世紀以來,中央在推行財稅體制改革的同時,不斷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的支持力度。可以預見的是:大規模的轉移支付有利於糾正各級地方政府財政能力失衡的問題,但在接受中央轉移支付資金之後,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給方面是否實現了均等化?政府財政能力的均等化是否能夠帶來公共物品供給的均等化?《中國均等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研究》即對以上問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在作者看來,均等化轉移支付的制度設計必須圍繞這樣兩個基本點:一是在構建公共財政基本框架的戰略背景下,如何在配置轉移支付資金過程中,充分地考慮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能力和公共物品支出需求在內的雙重需求標準;二是考慮到建立均等化轉移支付制度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如何在轉移支付資金配置操作中,考慮地方政府在公共物品支出成本制約和財政收入制約在內的雙重製約標準。在研究中國轉移支付制度歷史變遷過程、測算現有轉移支付制度實際均等化效果的基礎上,中國均等化轉移支付制度體系的最佳化路徑應包括如下內容:構建規範的均等化財政轉移支付預算體制;按潛在財政能力原則測算政府標準財政收入能力;按公共物品標準測算政府標準財政支出需求;設立專項的均等化轉移支付基金機制均衡地方政府標準財政能力;完善均等化轉移支付內部結構均衡地方政府標準財政能力。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陳旭佳,男,1983年出生,廣州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研究領域集中於公共經濟學。2008年考取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博士,師從劉昆教授,2012年畢業,獲經濟學博士學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課題“效果均等標準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制度設計研究”,在《財貿經濟》《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廣東財經大學學報》《涉外稅務》等期刊發表論文十餘篇,先後參加國家教育部規劃課題、廣東省人民政府規劃課題、廣東省財政廳規劃課題、廣東省國稅局規劃課題、廣州市社會科學院決策諮詢課題,對公共服務均等化、政府財政能力、轉移支付制度等有比較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