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應曲

轉應曲,詞牌名,也叫調笑令三台令,源自中唐,部分文獻稱它為拗體之濫觴(起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轉應曲
  • 外文名:Turns should be curved
  • 種類:文學
  • 類型:詞牌名
  • 典型例子:轉應曲·邊草(戴叔倫
轉應曲形式,典型佳例,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特點,

轉應曲形式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
註: · 表示可平可仄,△ 表示平韻,▲表示仄韻,本詞格三整句三換韻。

典型佳例

基本信息

【名稱】《轉應曲·邊草
【別名】《調笑令·邊草》
【年代】中唐
【作者】戴叔倫
【體裁】詞

作品原文

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

作品賞析

戴叔倫的作品,只存這首《轉應曲》,《全唐詩》作《調笑令》,並註明即《轉應曲》。戴叔倫的作品,在唐代大曆、貞元間,以能反映社會現實見稱。其寫邊地生活的詩,有《邊城曲》、《屯田詞》等,詞則是這首《轉應曲》。此詞以明白如話的語言,比較深刻地反映了邊地戍卒的思想情緒,真實地揭示了中唐時代民間極以戍邊為苦的社會心理。起句以“邊草”點明邊塞的地理環境;以邊草的“盡”與戍卒的“老”構成一對鮮明的形象,藉以反映長期戍邊生活的愁怨。以“草”襯“兵”,以“盡”喻“老”,不獨用筆新穎,而且暗寓作者對當時戍卒的同情。這種思想情緒一直貫串全詞。“山南山北”的“山”,自然也是指邊塞的山,這一句明寫冰天雪地的景象。“千里萬里”字面是寫月光的普照,實則是寫戍卒離家之遙遠,而以明月這個最易使人動情之景,暗寫戍卒的思鄉懷人之情。在那遙遠的邊塞的山地上、雪堆里,戍卒們望著天上的明月,思念著遠在千里萬里之外而同此明月的家鄉,偶爾一聲胡笳傳來,悲悲切切,嗚嗚咽咽,此情此景,戍卒的心都要碎了!這種心情,作者在詞的結尾用“愁絕”二字加以概括,起到了畫龍點睛、卒章見志、揭示主題的作用。
愁絕”為一篇之骨,也是全詞之“眼”。作者為了使之得以突出表現,增加其藝術感染力,在寫作上成功地使用了“烘托”的藝術手法。首先是景物的烘托。全詞的絕大篇幅是寫自然景物:邊塞將盡的枯草,積滿山山嶺嶺的冰雪,初晴的夜空上普照大地的明月,偶爾傳來的悲切嗚咽的胡笳聲,用這諸般景物托出那羸弱的老兵。這樣步步寫來,層層烘托,感情所至,就自然凝成了“愁絕”二字。這樣的“愁”,自有其沉重的扣人心弦的力量。景物的烘托之外,作者又運用疊句的藝術形式所創造的藝術氛圍加以烘托。全詞八句之中,有兩對疊句(“邊草”、“邊草”與“明月”、“明月”),用這種重疊復沓的結構形式,一方面反覆歌詠,加強語意、感情的抒發,以盡其情;另方面也起到一種創造意境的作用。“邊草”的疊句,就造成了一種茫茫無邊的荒涼草原的意境,從而為那老兵提供了一片迷離的活動背景,以烘托其空虛彷徨的心理狀態。這是單一句“邊草”所收不到的藝術效果。“明月”一疊,又有其特殊性:這兩句乃是“千里”句末二字“月明”的倒詞的重疊,用這種倒疊的手法使疊句與上句轉相呼應(“轉應曲”的名稱即由此而來)。這樣一來,既造成了一種月光滿地、使戍卒輾轉難寐的意境,又形成了一種迴環往復的韻致和上下勾連的構局。這種複雜的藝術氛圍,就強烈地烘託了那老兵的輾轉反側的思鄉情緒,再加上那一聲追魂奪魄的悲笳,困於戍守的老兵還會不“愁絕”嗎?

作者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字次公,潤州金壇(今江蘇金壇縣)人。貞元(德宗年號,公元785—805年)進士。出生在一個隱士家庭。年少時師從蕭穎士,博聞強記,聰慧過人。公元766年(大曆元年),在鹽鐵史劉宴手下任職,後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以及廣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經略使。在任期間政績卓著。公元789年(貞元五年),上表辭官歸隱,客死返鄉途中。他當時的詩名很大。他的詩,題材內容豐富,體裁形式多樣。今存詩近三百首,《全唐詩》錄其詩二卷。

特點

《轉應曲》儘管屬於單調小令,但在用韻上卻是比較複雜的。在全詞八句之中,共押四仄韻、兩平韻、兩迭韻,而且又要三換其韻(起韻用仄,二韻換平,三韻再換仄),使全詞句句入韻,連綿而下,雖然其唱法早已失傳,但誦讀起來,我們仍能感覺到它確有一種行雲流水般的音韻美。據白居易說,這種調子本來是一種“拋打曲”。於小令之中有如此複雜的用韻和如此多變的構局,是前無古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