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是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於2011年9月14日申請的發明專利,該專利的申請號為,公布號為CN102358317A,授權公布日為2012年2月22日,發明人是陳喜紅、陶功安、顏志軍、晉軍輝、曾艷梅、孫營超、李雲召、李茂春、段華東、周煒、伍玉剛、丁長權、李含林、劉暉霞、謝加輝、楊秀喜。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公開了一種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其抗側滾扭桿裝置以所述車輛前進方向的車體中心線為對稱軸,所述抗側滾扭桿裝置包括與車體鉸接的上球鉸、與所述上球鉸的芯軸垂直且一端與所述上球鉸連線的拉壓桿組件、以及與所述拉壓桿組件的另一端連線的下球鉸,位於所述車體中心線兩側的兩所述拉壓桿組件的軸線夾角範圍為30度~50度。由於拉壓桿組件的軸線夾角相對於2011年9月前技術增大很多,拉壓桿組件帶動上球鉸與下球鉸轉動時,下球鉸相對於轉向架旋轉中心的偏轉角度可以達到10度,使車體可以相對轉向架構架轉動更大角度,車輛的通過性能明顯增加。

2016年12月7日,《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獲得第十八屆中國專利金獎。

(概述圖為《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摘要附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
  • 公布號:CN102358317A
  • 公布日:2012年2月22日
  • 申請號:2011102719792
  • 申請日:2011年9月14日
  • 申請人: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
  •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區田心高科園
  • 發明人:陳喜紅、陶功安、顏志軍、晉軍輝、曾艷梅、孫營超、李雲召、李茂春、段華東、周煒、伍玉剛、丁長權、李含林、劉暉霞、謝加輝、楊秀喜
  • Int.Cl.:B61F5/24(2006.01)I;B61F5/04(2006.01)I
  • 代理機構北京集佳智慧財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魏曉波、逯長明
  • 類別:發明專利
專利背景,發明內容,專利目的,技術方案,改善效果,附圖說明,技術領域,權利要求,實施方式,榮譽表彰,

專利背景

隨著中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人口不斷增加,交通問題成為很多城市亟需解決的重要民生問題
截至2011年9月,輕軌車輛在很多城市交通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國內已有的最高運行速度為80千米/時的輕軌車是長春的70%低地板輕軌車,其鉸接結構是車體式鉸接結構,兩長車體之間設定有短車體,轉向架為傳統轉向架結構。
法國TGV列車、日本TR914/DT957轉向架、日本TR915/DT958轉向架、以及德國ET425動車組是鉸接式轉向架的主要代表。TGV鉸接式列車的的中間鉸接結構是上、下球面心盤結構,兩車體之間的縱向力通過該球面心盤傳遞。TR914/DT957轉向架是無搖枕式兩點承載,使用單牽引桿將車體枕梁中間的中心銷與轉向架連線實現牽引。TR915/DT958轉向架是無搖枕式四點承載,使用單牽引桿將車體枕梁中心的中心銷與轉向架連線實現牽引。德國ET425動車組採用四點支承的空氣彈簧懸掛系統中間轉向架。這些鉸接式車輛轉向架的軸重一般超過了14噸,允許通過的最小曲線在R110m以上。
參考圖1和圖2,圖1為2011年9月前技術中一種典型鉸接轉向架中抗側滾扭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抗側滾扭桿裝置局部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抗側滾扭桿裝置為軸對稱結構,以車輛前進方向的中心線L為對稱軸,包括分別設於中心線L兩側的抗側滾裝置1和連線兩抗側滾裝置1的扭桿2。以一側的抗側滾裝置1為例,包括上球鉸11、下球鉸12和上、下球鉸之間的拉壓桿組件13,上球鉸11與車體14連線,下球鉸12與轉向架的構架連線。車體轉彎時,帶動抗側滾裝置1同步轉動。其中,車體中心線P兩側的兩個下球鉸12的芯軸中心線在一條直線上,車體轉彎時,芯軸相對於車體水平面會產生一定的偏轉,其轉動角度最大可達到3-5度,以滿足車輛通過彎曲道路的需求。
如圖2所示,拉壓桿組件13包括上桿131、下桿132、上調節螺母133、下調節螺母134和螺筒135,上調節螺母133和下調節螺母134可以調節車體底板與軌面之間的距離,且拉壓桿組件13沿其水平中線具有對稱結構。
隨著輕軌車輛的不斷進步,市場中對輕軌車輛的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對於輕軌車輛的通過能力,針對一些小曲線半徑的通過要求成為新型輕軌車輛的性能好壞的衡量標準之一。
因此,如何在確保輕軌車輛的安全可靠性的基礎上,提高輕軌車輛的通過性能,是該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該轉向架在確保輕軌車輛安全可靠的基礎上,能有效減小車輛的轉彎半徑,提高車輛的通過性能。該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鉸接式轉向架的輕軌車輛。

技術方案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提供一種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其抗側滾扭桿裝置以所述車輛前進方向的車體中心線為對稱軸,所述抗側滾扭桿裝置包括與車體鉸接的上球鉸、與所述上球鉸的芯軸垂直且一端與所述上球鉸連線的拉壓桿組件、以及與所述拉壓桿組件的另一端連線的下球鉸,位於所述車體中心線兩側的兩所述拉壓桿組件的軸線夾角範圍為30度~50度。
優選地,兩所述下球鉸的芯軸延長線相交於所述轉向架的旋轉中心。
優選地,所述拉壓桿組件包括與所述上球鉸連線的上桿、與所述下球鉸連線的下桿、連線所述上桿和所述下桿的螺筒,以及分別與所述螺筒的上端和下端配合的上調節螺母和下調節螺母,所述上桿的長度大於所述下桿的長度。
優選地,所述上球鉸包括套環、穿透所述套環的所述芯軸,以及卡設於所述芯軸的上、下側的彈性組件,所述上桿與所述套環固定連線,所述芯軸的球體套設於所述套環內部,所述彈性組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芯軸和所述套環固定卡接。
優選地,包括動力轉向架和非動力轉向架,所述動力轉向架包括空氣彈簧,所述非動力轉向架包括搖枕和迴轉支承;所述空氣彈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定的面板、氣囊和輔助彈簧,以及設於所述輔助彈簧底部的平板橡膠堆,該平板橡膠堆在應力作用下產生橫向變形。
優選地,其一系懸掛系統包括錐形橡膠彈簧,該錐形彈簧的頂端與構架固定連線,底端與連線在軸箱體上。
優選地,該轉向架的構架為“日”字型鋼材全焊接結構,其橫樑為雙箱型梁結構。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還提供一種輕軌車輛,包括車體和沿車體前進方向依次支撐所述車體的若干轉向架,所述轉向架為如上述任一項所述的鉸接式轉向架。
優選地,所述車體包括剛性前部、剛性後部和設於兩者之間的柔性中部,所述剛性前部、所述剛性後部和所述柔性中部各由一個所述鉸接式轉向架支撐,且設於所述柔性中部的底側的所述鉸接式轉向架的前、後端分別與所述剛性前部的底部和所述剛性後部的底部搭接。

改善效果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鉸接式轉向架,用於輕軌車輛,該鉸接式轉向架包括以車輛寬度方向中心線為對稱軸的抗側滾扭桿裝置,該抗側滾扭桿裝置包括上球鉸、下球鉸和連線上、下球鉸的拉壓桿組件,其中,上球鉸與車體鉸接。與2011年9月前技術不同的是,該發明中位於車體中心線兩側的拉壓桿組件的軸線夾角範圍為30度至50度。車輛需要轉彎時,車體相對於轉向架構架的位置發生變化,兩者相對偏轉的角度越多,車輛的通過性能越好。2011年9月前技術中拉壓桿組件的軸線相互平行,車輛轉彎時下球鉸相對於轉向架旋轉中心的偏轉角度一般在3-5度,而在《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鉸接式轉向架中,由於拉壓桿組件的軸線夾角相對於2011年9月前技術增大很多,拉壓桿組件帶動上球鉸與下球鉸轉動時,下球鉸相對於轉向架旋轉中心的偏轉角度可以達到10度,使車體可以相對轉向架構架轉動更大角度,車輛的通過性能明顯增加。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兩所述下球鉸的芯軸延長線相交於所述轉向架的旋轉中心。車輛轉彎時,拉壓桿組件帶動下球鉸繞轉向架的旋轉中心轉動,當下球鉸的芯軸延長線交於轉向架的旋轉中心時,芯軸在轉動時相對於外部結構的偏移量較小,使芯軸的磨損也較小,這樣,下球鉸的使用壽命可以更長,鉸接式轉向架的維護頻次的維護費用均可以降低。
在另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鉸接式轉向架包括動力轉向架和非動力轉向架,所述動力轉向架包括空氣彈簧,所述非動力轉向架包括搖枕和迴轉支承;所述空氣彈簧包括由上至下設定的面板、氣囊和輔助彈簧,與2011年9月前技術不同的是,還包括設於輔助彈簧底部的平板橡膠堆。車輛轉彎時,平板橡膠堆可以產生橫向變形,使空氣彈簧可以產生的橫向變形量增大,其承載的車體在轉彎時可以相對轉向構架架偏移的位移量也增大,從而減小車輛的轉彎半徑,提高車輛的通過性能。
在提供上述鉸接式轉向架的基礎上,該發明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鉸接式轉向架的輕軌車輛;由於鉸接式轉向架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具有該鉸接式轉向架的輕軌車輛也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2011年9月前技術中一種典型鉸接轉向架中抗側滾扭桿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抗側滾扭桿裝置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為《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抗側滾扭桿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所示抗側滾扭桿裝置的工作原理圖;
圖5為該發明所提供抗側滾扭桿組件高度調節前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圖5所示抗側滾扭桿組件高度調節後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該發明所提供的抗側滾扭桿組件工作時與車體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圖8為該發明所提供上球鉸和上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結構圖;
圖9為圖8所示上球鉸和上桿的剖視圖;
圖10為圖8所示上球鉸與上桿的爆炸結構視圖;
圖11為該發明所提供動力轉向架空氣彈簧一種具體實施方式變形前的結構示意圖;
圖12為圖11所提供動力轉向架空氣彈簧變形後的結構示意圖;
圖13為該發明所提供輕軌車輛中一節車體與轉向架連線的結構示意圖。

技術領域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涉及車輛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此外,該發明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鉸接式轉向架的輕軌車輛。

權利要求

1.一種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其抗側滾扭桿裝置以所述車輛前進方向的車體中心線為對稱軸,所述抗側滾扭桿裝置包括與車體鉸接的上球鉸、與所述上球鉸的芯軸垂直且一端與所述上球鉸連線的拉壓桿組件、以及與所述拉壓桿組件的另一端連線的下球鉸,其特徵在於,位於所述車體中心線兩側的兩所述拉壓桿組件的軸線夾角範圍為30度~50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其特徵在於,兩所述下球鉸的芯軸延長線相交於所述轉向架的旋轉中心。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其特徵在於,所述拉壓桿組件包括與所述上球鉸連線的上桿、與所述下球鉸連線的下桿、連線所述上桿和所述下桿的螺筒,以及分別與所述螺筒的上端和下端配合的上調節螺母和下調節螺母,所述上桿的長度大於所述下桿的長度。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其特徵在於,所述上球鉸包括套環、穿透所述套環的所述芯軸,以及卡設於所述芯軸的上、下側的彈性組件,所述上桿與所述套環固定連線,所述芯軸的球體套設於所述套環內部,所述彈性組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芯軸和所述套環固定卡接。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其特徵在於,包括動力轉向架和非動力轉向架,所述動力轉向架包括空氣彈簧,所述非動力轉向架包括搖枕和迴轉支承;所述空氣彈簧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設定的面板、氣囊和輔助彈簧,以及設於所述輔助彈簧底部的平板橡膠堆,該平板橡膠堆在應力作用下產生橫向變形。
6.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其特徵在於,其一系懸掛系統包括錐形橡膠彈簧,該錐形彈簧的頂端與構架固定連線,底端與連線在軸箱體上。
7.根據權利要求1至4任一項所述的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其特徵在於,該轉向架的構架為“日”字型鋼材全焊接結構,其橫樑為雙箱型梁結構。
8.一種輕軌車輛,包括車體和沿車體前進方向依次支撐所述車體的若干轉向架,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架為如權利要求1至7任一項所述的鉸接式轉向架。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輕軌車輛,其特徵在於,所述車體包括剛性前部、剛性後部和設於兩者之間的柔性中部,所述剛性前部、所述剛性後部和所述柔性中部各由一個所述鉸接式轉向架支撐,且設於所述柔性中部的底側的所述鉸接式轉向架的前、後端分別與所述剛性前部的底部和所述剛性後部的底部搭接。

實施方式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用於輕軌車輛的鉸接式轉向架,該轉向架在確保輕軌車輛安全可靠的基礎上,能有效減小車輛的轉彎半徑,提高車輛的通過性能。該發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鉸接式轉向架的輕軌車輛。
該文所涉及的上、下等方位詞,是以輕軌車輛前進時的狀態為基準來定義的,應當理解該文中所採用的方位詞不應當限制該專利的保護範圍。
為了使該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該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鉸接式轉向架,用於輕軌車輛,該鉸接式轉向架包括動力轉向架和非動力轉向架。其中,動力轉向架為兩軸結構,它主要包括:一系懸掛裝置、抗側滾扭桿裝置、二系懸掛裝置、構架等;非動力轉向架主要包括:一系懸掛裝置、迴轉支承及其安裝、高度調節裝置、構架等。
需要說明的是,該文所述的一系、二系等名詞,系指按GB3367規定:轉向架的構架與軸箱之間的懸掛系統為一系懸掛系統;轉向架的構架與車體之間的懸掛系統為二系懸掛系統。一些名詞也是按該領域技術人員的常規習慣命名。以下對鉸接式轉向架中各組成結構進行舉例說明,應當理解的是,《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各結構,可以相互組合成如該發明所提供的鉸接式轉向架,也可以其中某一個或兩個以其它能實現相同功能的結構代替,形成各種不同的鉸接式轉向架。該發明對各結構的舉例說明不應該限制該鉸接式轉向架的保護範圍。
參考圖3和圖4,圖3為《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抗側滾扭桿裝置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所示抗側滾扭桿裝置的工作原理圖。
《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抗側滾扭桿裝置3以車輛前進方向中心線L為對稱軸,包括上球鉸31、下球鉸32和連線上、下球鉸的拉壓桿組件33,其中,上球鉸31與車體鉸接。與2011年9月前技術不同的是,該發明中位於車體中心線L兩側的拉壓桿組件33的軸線夾角A範圍為30度至50度(圖4中以下球鉸32旋轉前的位置與旋轉後的位置相比較,旋轉後的下球鉸321與旋轉前的下球鉸32,其軸線夾角可達10度左右)。車輛需要轉彎時,車體相對於轉向架構架的位置發生變化,兩者相對偏轉的角度越多,車輛的通過性能越好。2011年9月前技術中拉壓桿組件33的軸線相互平行,車輛轉彎時下球鉸32相對於轉向架旋轉中心O的偏轉角度一般在3-5度,而在該發明所提供的鉸接式轉向架中,由於拉壓桿組件33的軸線夾角相對於2011年9月前技術增大很多,拉壓桿組件33帶動上球鉸31與下球鉸32轉動時,下球鉸32相對於轉向架旋轉中心O的偏轉角A可以達到10度,改善了動力轉向架的動力學性能,使車體可以相對轉向架構架轉動更大角度,車輛的通過性能明顯增加。
進一步地,兩下球鉸32的芯軸312延長線相交於轉向架的旋轉中心O。車輛轉彎時,拉壓桿組件33帶動下球鉸32繞轉向架的旋轉中心O轉動,當下球鉸32的芯軸312延長線交於轉向架的旋轉中心O時,芯軸312在轉動時相對於外部結構的偏移量較小,使芯軸312的磨損也較小,這樣,下球鉸32的使用壽命可以更長,鉸接式轉向架的維護頻次的維護費用均可以降低。
參考圖5至圖7,圖5為《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抗側滾扭桿組件高度調節前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所示抗側滾扭桿組件高度調節後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7為該發明所提供的抗側滾扭桿組件工作時與車體的相對位置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上述的拉壓桿組件33可以包括上桿331、下桿332和螺筒333,上桿331的一端連線上球鉸31,另一端通過上調節螺母334與螺筒333的一端螺合;下桿332的一端與下球鉸32連線,另一端通過下調節螺母335與螺筒333的另一端螺合;通過上調節螺母334和下調節螺母335,可以調節上桿331與下桿332之間的相對距離(如圖所示,在上調節螺母334和下調節螺母335的共同作用下,上桿331的底端與下桿332的頂端之間的距離可以由圖6所示的H1變為圖7所示的H2),使車體與轉向架之間的距離得到調整。輕軌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後,其車輪會有部分磨損,此時車體底板與軌面之間的距離會增大,不利於車輛正常行駛。此時,可以調整上調節螺母334和下調節螺母335,使拉壓桿組件33的長度增長,從而減小車體底板與軌面之間的距離,確保車輛行駛正常。
同時,上桿331的長度大於下桿332的長度。車輛轉彎時,拉壓桿組件33隨之發生轉動。由於上桿331的和下桿332的徑向尺寸均小於上調節螺母334與下調節螺母335的徑向尺寸,上桿331的長度大於下桿332的長度時,可以理解為上調節螺母334與下調節螺母335以及螺筒333的位置均向下移動,從而避免拉壓桿組件33與車體發生干涉,提高結構的可靠性,確保車體可以相對於轉向架轉向較大角度,減小車輛的轉彎半徑,提高車輛的通過性能。
參考圖8至圖10,圖8為《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上球鉸和上桿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立體結構圖;圖9為圖8所示上球鉸和上桿的剖視圖;圖10為圖8所示上球鉸與上桿的爆炸結構視圖。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該發明所提供的上球鉸31可以包括套環311(剖視圖中套環311與上桿331具有一體式結構,具體結構中套環311與上桿331固定連線即可,也可以為分體式結構)、穿透套環311的芯軸312,以及卡設於芯軸312的上、下側的彈性組件313,上桿331與套環311固定連線,芯軸312的球體套設於套環311內部,彈性組件313的兩端分別與芯軸312和套環311固定卡接。如圖9所示,彈性組件313不變形時,將芯軸312和套環311的相對位置固定在一起;球鉸轉動時彈性組件313可以產生適量的變形,使芯軸312與套環311間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適應車輛轉彎時的變形需要。
彈性組件313可以包括固定端蓋3131、與固定端蓋3131配合卡接的彈性卡環3132,彈性卡環3132與芯軸312之間設有潤滑脂3133,上球鉸31相對於上桿331轉動時,芯軸312壓迫潤滑脂3133和彈性卡環3132變形,使芯軸312與上桿331的相對位置發生變化,為車輛轉彎提供便利。
為了進一步減小車輛的轉彎半徑,提高車輛的通過性能,可以對轉向架的其它部位作進一步地改進。
參考圖11和圖12,圖11為《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動力轉向架空氣彈簧一種具體實施方式變形前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圖11所提供動力轉向架空氣彈簧變形後的結構示意圖。
在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中,《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鉸接式轉向架包括動力轉向架和非動力轉向架,動力轉向架包括空氣彈簧,非動力轉向架包括搖枕和迴轉支承;動力轉向架的空氣彈簧4包括由上至下設定的面板41、氣囊42和輔助彈簧43,以及設於輔助彈簧43底部的平板橡膠堆44。2011年9月前技術中,轉向架空氣彈簧也包括面板41、氣囊42和輔助彈簧43,但不包括平板橡膠堆44。車輛轉彎時,平板橡膠堆44可以產生橫向變形S1,使空氣彈簧4可以產生的橫向變形量S2增大,與不具有平板橡膠堆44的空氣彈簧4相比,《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空氣彈簧4承載的車體在轉彎時可以相對轉向構架架偏移的位移量增大,從而減小車輛的轉彎半徑,提高車輛的通過性能。
2011年9月前技術中,動力轉向架和非動力轉向架均採用搖枕與迴轉支承組合的形式,《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動力轉向架利用空氣彈簧代替了搖枕和迴轉支承,使動力轉向架的維護方便。在提高車輛通過性能、降低維護難度的基礎上,減少實現該發明的難度和成本。
進一步地,《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鉸接式轉向架的一系懸掛系統包括錐形橡膠彈簧該錐形彈簧的頂端與構架固定連線(具體可以通過螺栓固定在構架上),底端與連線在軸箱體上。錐形橡膠彈簧利用金屬與橡膠硫化在一起,其剛度可以通過控制橡膠量來實現,因此,相對於純鋼絲形成的錐形彈簧,錐形橡膠彈簧的橫向剛度和縱向剛度易控制,因此,錐形橡膠彈簧可以更好地滿足輕軌車輛轉彎時的變形需求,且變形量更容易控制。
在具體的技術方案中,還可以通過降低轉向架本身的自重來提高車輛轉彎時的靈活性。例如,鉸接式轉向架包括動力轉向架構架和非動力轉向架構架,該構架均可以採用“日”字型鋼材全焊接結構,其橫樑採用雙箱型梁結構,使構架採用輕量化設計,減小車輛轉彎時的載荷,使轉彎更方便。
除了上述鉸接式轉向架,《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還提供一種包括上述鉸接式轉向架的輕軌車輛,鉸接式轉向架有若干個,沿輕軌車輛的車體前進方向依次支撐車體。該輕軌車輛其他各部分的結構參考2011年9月前技術,該文不再贅述。
參考圖13,圖13為該發明所提供輕軌車輛中一節車體與轉向架連線的結構示意圖。
在一種具體的實施方式中,《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所提供的輕軌車輛包括多節車體5,且一節車體5可以包括剛性前部51、剛性後部52和設於兩者之間的柔性中部53,剛性前部51、剛性後部52和柔性中部53各由一個鉸接式轉向架支撐,且設於柔性中部53的底側的鉸接式轉向架的前、後端分別與剛性前部51的底部和剛性後部52的底部搭接。相對於2011年9月前技術中一節車體5的前側和後側各設定一個轉向架,該發明所提供的輕軌車輛將相鄰兩個轉向架之間的距離縮短,且車體5中每一個可以相對於另一單元偏移的車體單元長度減小,使輕軌車輛在小半徑轉彎時更靈活,滿足小半徑轉彎的需求,從而減小車輛的轉彎半徑,提高車輛的通過性能。

榮譽表彰

2016年12月7日,《輕軌車輛及其鉸接式轉向架》獲得第十八屆中國專利金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