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官職業化

軍官職業化

軍官職業化,是軍隊的組織結構和裝備技術達到一定的現代化水平,對軍官的素質能力和隊伍結構安排。軍官隊伍的職業化進程始於19世紀初期,它是由下列三個因素所決定的:一是軍事技術的加速發展;二是人數眾多軍隊的出現;三是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鞏固。提出的職業要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軍官職業化
  • 決定:軍事技術的加速發展
  • 時代背景:軍事技術的進步
  • 產生條件:現代職業軍官的正式形成
時代背景,產生條件,顯著特徵,發展進程,歷程,因素,形勢,特色共性和諧,制度體系,

時代背景

1.軍事技術的進步,使軍隊組織結構日趨複雜。到19世紀初,軍事領域所包含的專業已達數百種。這就需要培養一種負責協調各種專業間相互關係的專門人才。同時,隨著軍事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綜合程度越來越高,培養既精通軍事的各個門類、又懂得如何進行協調的人才也變得越來越不可能。這兩方面的因素,促成了軍事職業化的誕生。從此,軍官作為一種具有特定社會功能的職業,就逐步與政治家和警察拉開了距離。因為像封建社會那樣成為一名既能領兵打仗、又能治理國家、還會維護國內秩序的專家,已變得越來越困難。
2.人數眾多軍隊的出現,導致了將一生都貢獻給軍事職業的軍官的出現。從此,歐洲國家兼管軍事的朝廷大臣以及由貴族大地主擔任的軍事首長開始退出歷史舞台。18世紀以前,主要由終生服役士兵組成的人數較少的軍隊,開始被應徵士兵組成的人數眾多軍隊所取代,新興的資本主義制度,賦予了所有公民為國效力的義務。在服役幾年之後,他們將重新回到原先的平民生活中去。此外,人數眾多軍隊的出現,也改變了傳統的官兵關係。18世紀以前,僱傭兵是軍隊的主體,他們多為社會敗類,是被社會拋棄的階層,他們既沒社會地位,也不被社會所信任。軍官剛好相反,它們出身貴族,擁有特權地位。進入19世紀後,軍隊成分發生了重大變化。士兵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實際上成了全體公民的代表;而軍官隊伍則成為一個按知識和能力標準選拔出來的專業集團,生活在自己相對封閉的世界裡,與社會生活聯繫較少。
3.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在西方國家的最終確立,自然會要求軍隊最大限度地貼近社會。軍隊民主化、軍官實行選舉制,就是這種傾向發展的極端形式。比如,在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美國民軍的軍官都是由居民選舉產生的。在法國大革命初期,新型軍隊的軍官也是經選舉產生的。當然,軍官選舉制與軍官職業化精神是背道而馳的,就像按貴族出身來任命軍官一樣,同樣是不合理的。資產階級民主關於社會各階層在包括軍隊在內的所有政治體制中都擁有平等代表權的要求,徹底地摧毀了封建貴族階層在建立軍官隊伍方面的特權。正是由於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在確定軍官隊伍構成上的權力鬥爭,使雙方被迫做出讓步,最終讓軍官隊伍按照新的原則來任用。

產生條件

現代職業軍官的正式形成,始於19世紀法國的拿破崙軍隊和普魯士軍隊。其產生的條件主要有4個方面:
人員構成變化的需要
隨著常備軍武器裝備技術結構和軍隊組織結構越來越複雜,軍隊特別需要大批專門從事軍事職業、有較高素質的軍官隊伍,這使得社會不同身份的優秀分子進入軍官行列;
知識和技能變化的需要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和軍事教育功能的完善,有了正規的軍事職業學校和軍事理論教材,這能夠不斷地滿足軍官職業的知識與技能所需;
社會地位變化的需要
現代國家制度的不斷完善,為軍官職業取得社會合法地位提供了保證;
經濟發展的需要
隨著西方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國家有足夠財力保障軍官的職業物質生活需求。

顯著特徵

稱職
稱職與否是衡量職業化程度的一種尺度,也是社會文化傳統的組成部分。它要求從事某種職業的人應遵從社會文化傳統,具備熟練運用所學知識造福於社會的能力。要做到稱職,職業人員必須要受過良好的教育、具有豐富的學識。
解放軍三軍儀仗隊解放軍三軍儀仗隊
軍官要具備軍事職業所需要的素養。首先是要接受廣泛的人文教育。因為在歷史的任何一個時期,組織和使用暴力的方法都與社會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軍事知識就像法律知識一樣,與歷史、政治、經濟、社會和心理學等領域相互交叉,並與自然科學緊密聯繫在一起。軍官要對自己的事業有一個起碼的了解,就必須通曉相關領域的知識,並能在自己的軍事生涯中熟練地運用這些知識。就像律師和醫生一樣,軍官要經常與人打交道。這就要求他必須深入地了解人的本性、人的行為動機,而這些只能通過廣泛的人文教育才能獲得。因此,如果說接受人文教育是從事醫生和律師職業前提的話,那么它也應當成為職業軍官培訓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責任感與使命感
這指的是所從事職業的社會重要性,以及這種職業所具有的壟斷性。它要求職業人員對待所從事職業不能等同於一般的就業,而要比普通人多付出一份社會責任。因此,作為職業人員應當具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將服務於社會和忠於使命作為就業的主要動機,而不能將獲取報酬作為主要目的,否則他就不是一名真正的職業人員。
就像其它職業人員一樣,軍官愛軍習武的主要動機是出於對自己所選擇職業的熱愛,以及通過履行職業來造福社會的責任感。在西方已開發國家,軍官並不屬於高收入的職業,然而它仍然吸引著大量優秀青年從軍報國,原因就在於此。可以說,在任何國家物質刺激對軍官的職業動機都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為選擇軍官職業的人,不同於向僱主提供勞務的僱工,誰給的報酬多就為誰服務。同時,他們也不像因一時的愛國熱情而從軍的義務兵,缺乏持之以恆地不斷完善自我、熟練掌握管理軍隊的知識與技能的願望。
“歸屬感”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願望
職業人員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他作為某一社會群體成員的“歸屬感”,或稱“團隊精神”。擁有某種職業的人,會始終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社會功能群體的成員。這個群體具有特定的道德規範和效率標準。這與非職業人員有著較大不同。這種“歸屬感”是職業人員在特定氛圍中長期合作共事的結果。出於這種“歸屬感”,職業人員通常都具有在職業生涯中加強自我約束、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職業水平、追求職業發展的願望。
對於一名軍官來說,他指揮的軍事單位越大,所需具備的職業素養就越高。一個只能帶領一個摩步排的軍官,他所具備的職業素養是較低的,最多也就是剛剛邁入職業化的門坎。而一名能指揮一個空降師或核動力潛艇的軍官,他就是一個具有高度素養的職業軍官。能夠指揮有陸、海、空軍部隊參加的契約戰役的將軍,他的職業素養就達到了軍事生涯的頂峰。
美國的軍事專家認為,軍事職業化的基本特徵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通用的,不受地域、時間變化的影響。可以說,優秀的職業軍官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所具有的職業素養是相同的。同樣,在19世紀確立的軍官職業化標準,到20世紀和21世紀也仍然適用。職業知識和技能標準是超國界的,它是聯繫各國軍官的紐帶,儘管各國軍官在其它方面存在著這樣和那樣的差異。

發展進程

歷程

普魯士是世界公認的軍官職業化鼻祖。1806年10月,普軍在耶拿一奧厄施泰特會戰中被新型的法國軍隊打敗。此後不久,普王腓特烈二世命令馮·沙恩霍斯特將軍研究戰敗的原因,並提出軍隊改革的方案。1808年8月6日,普魯士政府發布了有關軍官軍銜授予方法的命令。這項命令明確規定了軍官職業化的基本標準:“從今往後,授予軍官軍銜的唯一依據:平時是受教育程度和專業知識水平;戰時是勇敢精神和對上級下達任務的出色理解能力。因此,全國所有具備上述素質的人都有權擔任最高軍人職位。
外國現代軍官制度源於19世紀初的普魯士軍事改革,由於發展道路不同,後來逐漸形成了兩種主要模式:一種是以美國為代表,強調軍官的人文教育,軍官選拔與晉升依據職業水平和自我完善能力並通過嚴格的考試進行;另一種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突出軍官的純軍事教育,軍官的選拔與晉升在考慮職業水平的同時還受著其它非職業化因素的影響。通過兩種不同模式培養的軍官,在職業素養上存在著差異,在戰爭與軍隊建設中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在進行軍事轉型的新形勢下,俄羅斯開始對本國軍官制度的形成與發展進行深刻反思,提出不應忽視世界經驗、應向已開發國家所普遍採用的制度靠攏的主張和舉措。
外國軍官隊伍的職業化進程始於19世紀初,完成於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世界主要國家已經將軍官職業化作為軍隊建設的一項普遍原則固定了下來。在建設信息化軍隊的今天,軍官隊伍職業化的歷史經驗仍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作為一條被世界主要國家所證實的普遍原則,軍官隊伍的職業化已經成為建設現代化軍隊的一個不容迴避的課題。

因素

從軍官職業的發展進程看,對其起決定性推動作用的,有兩條不可缺少的因素要求:一是物質性因素要求,即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發展,要不斷滿足軍官的職業物質生活需要,這是軍官職業存在的第一前提。二是技術素質性因素要求,即隨著武器裝備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要不斷提高軍官的職業化知識和技能,這是建立軍官職業化的根本和關鍵。

形勢

我軍建立軍官職業化制度的形勢逼人。一方面,現在世界軍事已經推進到以信息化為主導,戰爭形態逐漸向“非線式作戰”和“非接觸作戰”轉變,這使得戰場從有型變為無型,軍人從面對面廝殺到信息化和電子化對抗,智慧型成為軍人素質的第一要務,軍人單憑角力和頑強難以達到戰爭目的。這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軍官職業培訓制度,通過高技術軍事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提高軍官的制信息力。另一方面,我國經濟實力大幅躍升,這為建立軍官職業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質保障。第三,目前,我軍建設存在著軍官隊伍整體素質能力與履行歷史使命不相適應、軍官職業制度安排與市場經濟人才配置規律不相適應的雙重矛盾,軍官隊伍建設和管理與職業化要求差距較大,解決這些矛盾迫切需要軍官隊伍的制度安排向職業化建設方向轉變。

特色共性和諧

我軍是黨的軍隊、人民的軍隊。這種性質,必然要求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化制度要突出“中國特色”。這種特色,主要體現在3個“唯一性”上:一是領導力量的唯一性,就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持黨管幹部原則;二是指導思想的唯一性,就是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一元化思想武裝;三是服務宗旨的唯一性,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有始終堅持這三個“唯一性”,才能確保探索建立我軍軍官職業化制度建設的性質和方向。

制度體系

我們在堅持中國特色的基礎上,還必須以世界眼光審視現代軍隊建設規律。現代職業軍官制度在西方國家已建立200多年,北約成員國的軍官完全實行職業化,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的士兵也都實行職業化。可以說,西方已開發國家在軍官職業管理模式、軍官總員額和層次結構的管理辦法、系統培訓和嚴格選拔的管理機制等方面,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制度體系。這些制度屬方法和技術層面的,我國軍隊也可以借鑑。
建立中國特色軍官職業化制度的目的,一是在職能任務上,確保有效履行我軍的歷史使命;二是在人文關懷上,促進官兵的全面發展。圍繞這兩個目的,改革開放30年來,我軍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出台了諸如《現役軍官服役條例》、《軍官軍銜條例》、《文職幹部暫行條例》、《現役軍官法》等一系列法規制度,為我軍建立軍官職業隊伍作了良好的制度準備。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軍官職業化制度建設,必須從改革制度手段入手,按照確保軍官隊伍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統配一致、發展順暢、主體穩定、流動有序的原則,探索符合現代軍官職業化規律要求的制度安排。一是最佳化軍官隊伍結構,按崗位編配行政指揮軍官與專業技術軍官,區分文職與武職人員;二是建立”銜本位“的職位分類制度,從根本上打破”職本位“的”品位分類“制,改變”職本位“諸如為提高待遇而超配、高配等種種弊端,突出軍銜對軍官的評價,提升軍官的職業化特性。三是健全軍官職業教育訓練制度,建立由基礎學歷教育、專業軍事職業教育、崗位培訓”三位一體“的軍官職業繼續教育體系。四是建立一整套公平、公正的軍官評價和選拔晉升制度,對軍官的德、才、體、績作出客觀、準確的評價,把那些優秀、具潛力的軍官晉升到軍隊建設需要的崗位。五是建立調整完善軍官服役制度,規定軍銜晉級期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改革軍官退役與安置方式,切實建設一支既相對穩定又具有高素質的軍官隊伍。六是調整完善軍官服役制度,建全與軍官職業化相符合的工資福利待遇制度機制,合理確定津貼標準,形成科學的增資機制,滿足軍官的職業物質需求,創造軍官成長的優良環境,並吸引社會優秀人才從事軍官職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