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釋義
詳細字義
〈名〉
(1)形聲。從車,九聲。本義:軌距,車兩輪間的距離。
(2)同本義。
經塗九軌。——《
考工記·
匠人》。註:“軌,謂轍廣。”
車不得方軌。——《
戰國策·齊策》。註:“車兩輪間為軌。”按,謂兩輪間相距之跡為軌也。
(3)又如:軌距
(4)車輪的痕跡,車轍。
(5)又如:軌跡(車的轍跡);軌躅(車輪輾過的痕跡)
(6)法則、法度。
田有軌,人有軌,用有軌,鄉有軌,人事有軌,幣有軌,縣有軌,國有軌。——《
管子·
山國軌》
緣法循理謂之軌。——《賈子道術》
軌事之大者也。——《漢書·賈山傳》。
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
後漢書·
張衡傳》
怨家詆為不軌,兩台急詗之,公(袁可立)獨謂是狂生。——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7)又如:軌等(法度與等級);軌儀(規範,法則);軌法(軌範法則);軌事(法度,法則);軌模(法則,楷模)(8)道,導軌。
(9)又如:軌度;軌道;出軌;單(雙)軌;出軌;無軌電車;有軌電車
(10)車子。
外則軌躅八達,里閈對出。——
左思《
蜀都賦》。 劉良註:“軌,車也。躅,跡也。”
(11)道路;途徑。
(12)又如;軌途(道路);軌路(道路)
(13)統計。如:軌官(古時主掌會計事宜的官);軌數(統計理財的方法)
(14)盜竊或作亂的壞人。
臣聞亂在外為奸,在內為軌。——《
左傳·成公十七年》
(15)又如:奸軌(作亂偷竊之人)
詞性變化
〈動〉
(1)依循,遵循。
是境內之民,其言談者必軌於法。——《
韓非子·
五蠹》
(2)又如:軌軌(遵循軌跡);軌法(遵循法度);軌承(遵循承奉)
漢字演變
軌字的演變:
常用詞組
◎軌道 guǐ dào
(1)原先用木條,現今通常用軋鋼條製成的車輛軌道,車輪在軌槽內轉動(如電車軌道)或在軌頂面轉動。
(2)一天體環繞另一天體運行所描繪的路徑。
(3)飛機的盤旋飛行路線。
(4)比喻應遵循的規則、程式或發展的方向、範圍。
漢興至今二十餘年,宜定製度興禮樂,然後諸侯軌道,百姓素樸,獄訟衰息。——《漢書·禮樂志》
◎軌範 guǐ fàn
法則,模範。
所以恢弘至道,示人主以軌範。——《尚書序》
◎軌跡 guǐ jì
(1)點在空間移動的路徑。
(2)其位置受某一指明的定律支配的全部點。
(3)比喻人生的經歷。如:人生軌跡。
◎軌轍 guǐ zhé
車輪軋過的痕跡,比喻已有人走過的道路或已有先例的事情。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𨑍𧗝《廣韻》居洧切《集韻》《韻會》矩鮪切,𠀤音宄。《說文》車轍也。《孟子》城門之軌。《注》車轍跡也。
又車軸也。《禮·少儀》其在車,左執轡,右受爵,祭左右軌範乃飮。《注》軌,謂轊頭也。
又《正韻》法也,則也。《左傳·隱五年》講事以度軌量謂之軌。《前漢·賈山傳》軌,事之大者也。《注》軌謂法度,故凡不循法度者,謂之不軌。
又《正韻》循也。《史記·天官書》星辰軌道。《注》謂循其常道也。《前漢·賈誼傳》諸侯軌道。《注》言循法度也。
又與宄通。《左傳·成十七年》亂在外為奸,在內為軌。御奸以德,御軌以𠛬。《注》軌本作宄。
又《儀禮·公食大夫禮》宰夫設黍稷六簋於俎西。《注》簋,古文作軌。
又葉居有切,音九。《詩·邶風》濟盈不濡軌,雉鳴求其牡。
又葉果許切,音舉。《陸機·凌霄賦》削陋跡於介丘兮,省仙遊而投軌。覬情累以遂濟兮,豈時俗之雲阻。○按《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經塗九軌。註:軌,謂轍廣,非。軌卽轍也。《韻會》,輪有高下廣狹,皆定於軌。輪中之軌旣同,則轍跡亦同,因謂車轍亦曰軌。其實軌乃轊頭也。自《說文》以軌為車轍,後人沿之,遂專以車轍訓軌,失其字之本義矣。《郉昺·孝經序》疏云:兩轍之閒曰軌,車所轢曰轍。此為確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