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明清之際王夫之用語。《薹齋詩話》卷二:“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即極寫大景,如‘陰晴眾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非按輿地圖便可雲‘平野人青徐’也,抑‘登樓所得見’者耳。隔垣聽演雜劇,可聞其歌,不見其舞;更遠則但聞鼓聲,而可雲所演何出乎?”鐵門限,意指較嚴格的限制。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身之所歷,目之所見
- 作品體裁:詩詞
- 作者:王夫之
- 作品出處:《薹齋詩話》卷二
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明清之際王夫之用語。《薹齋詩話》卷二:“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即極寫大景,如‘陰晴眾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非按輿地圖便可雲‘平野人青徐’也,抑‘登樓所得見’者耳。隔垣聽演雜劇,可聞其歌,不見其舞;更遠則但聞鼓聲,而可雲所演何出乎?”鐵門限,意指較嚴格的限制。
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明清之際王夫之用語。《薹齋詩話》卷二:“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即極寫大景,如‘陰晴眾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
他認為:“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姜齋詩話》《姜齋詩話》)他強調詩歌必須重情重意,情景交融,認為“含情而能達,會景而生心,體物而得神,則...
清 王夫之 《姜齋詩話》卷二:“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即極寫大景,如‘陰晴眾壑殊’,‘乾坤日夜浮’,亦必不逾此限。”...
寫作只有知識豐富,積累厚實,文章才能“言之有物",內容充實。所以,一要博覽群書...所以杜甫說: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王夫之說:“身之所歷,目之所見,...
《龍年一九七六》38萬字,作者為之思考、寫作了多年。展卷閱讀,那奉命撰文解讀毛澤東詩詞時對“不須放屁”的詫異與驚恐的心態……都是作者的目之所見、身之所歷...
“文人之文”一派以侯方域,魏禧,汪琬為代表,主要從文章風格上力戒晚明文章的...他說: 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 又說: 無論詩歌與長行文字,俱以意...
“故目之所見,耳之所聞,身之所歷,心之所喜怒哀樂,口之所戲笑訶罵,一皆托諸詩。方其牢愁抑塞,命筆輒書”。詩歌因“激”而成,就必然賦予詩歌強烈的抒情...
這一思想包括詩歌創作中虛實的兩個方面“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薹齋詩話》卷二),創作達到既得“物態”義得“物理”的“體物之工”(《薹齋詩話...
在鄉先賢王夫之“身之所歷,目之所見,是鐵門限”的理論遙相倡導下,湖南文士得風氣之先,經陶澍、賀長齡、魏源弘揚光大後,形成了以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湖湘經世...
為了揭露日寇罪行,次年2月,張懌伯乘船逃離鎮江,赴蘇北古鎮樊川祖居,根據“身之所歷,足之所至,耳之所聞,目之所見”,實錄了當時的情景,奮筆寫成《鎮江淪陷記》...
1938年2月,張懌伯乘船逃離鎮江,赴江北水鄉古鎮樊汊祖居,根據“身之所歷,足之所至,耳之所聞,目之所見”,實錄了當時的情景,奮筆寫成《鎮江淪陷記》。初版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