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骨科
- 發病部位:踝關節
- 發病特徵:空虛、機械性不穩定、疼痛、腫脹、無力、反覆扭傷以及功能性不穩定、骨關節炎、關節僵硬和關節畸形等
踝關節不穩一般指本詞條
踝關節不穩是指踝關節周圍韌帶受損後導致踝關節不穩定,而引起踝關節頻繁扭傷的現象。是踝關節扭傷後較容易遺留的問題。患者經常形成扭傷—不穩—再次扭傷的惡性循環...
踝關節扭傷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在關節及韌帶損傷中是發病率最高的疾病。踝關節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也就是說踝關節是全身負重最多的關節。踝關節的穩定性...
踝關節損傷在體育運動中很常見。在所有體育運動相關的損傷中,踝關節損傷約占25%。踝關節損傷以韌帶損傷為主,體育運動中踝關節韌帶損傷率約占踝關節總體損傷率的80...
疾病簡介踝關節韌帶是維持踝關節穩定的重要結構,踝關節韌帶損傷,又經常是踝關節骨折脫位創傷病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創傷機制與創傷病理方面,不應該將踝關節韌帶損傷與...
後路踝關節融合術優點在於關節內切除修整關節面,脛骨片下滑插入跟骨,距下關節後部一併融合,保證了癒合和效果。適用於連枷足、踝關節不穩定或關節破壞伴跖屈和僵硬...
如早期治療不當,韌帶過度鬆弛,可造成踝關節不穩,易引起反覆扭傷,甚至關節軟骨損傷,發生創傷性關節炎,嚴重影響行走功能。關節損傷臨床表現與診斷 1.外側韌帶損傷...
踝矯形器是一種用於踝部軟組織損傷和足踝關節不穩患者的矯形器。也可用於體育運動中個人的防護保健。...
足部四關節融合術適用於連枷足,足踝部關節極度不穩;嚴重馬蹄內翻畸形,超過170°以上者。關節融合術後,踝關節疼痛,有退行性變、創傷性關節炎或距骨缺血性壞死者。....
踝關節不穩、肌力不平衡引起的殘餘內翻或外翻畸形和距舟關節假關節。 足部Lambrinudi三關節融合術術後護理 編輯 術後用短腿石膏托固定,10~14天后拆線,更換石膏,...
足三關節融合術是指跟距、跟骰、距舟3個關節的融合手術。術後踝關節仍保持有活動度。手術目的是穩定足部關節,矯正畸形,並恢復其功能。由於這3個關節面位於兩個...
如果在負重的側位片中有距骨向前半脫位的跡象,建議行二期的全距骨關節融合術。蘭布里努關節融合術的併發症包括踝關節不穩、肌力不平衡引起的殘餘內翻或外翻畸形和距...
祝雲利,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臨床醫學博士,1993年6月畢業於第二軍醫大學海醫系,專業特長為關節鏡微創治療、人工關節置換、肩關節傷痛、踝關節反覆扭傷、踝關節不...
石膏固定踝關節功能位8周,去石膏進行功能鍛鍊,逐漸負重。外側韌帶手術適應證 對慢性躁關節外側不穩的患者診斷明確後,本文所介紹方法的手術適應症為:(1)病史在10...
三角韌帶是穩定踝關節內側的主要韌帶結構,功能是維持距骨的正常解剖位置,阻止距骨外翻脫位。其完整性對足踝部負重及運動功能的正常發揮均至關重要。單純急性三角韌帶...
三、踝關節不穩定第4章 肩關節運動損傷第一節 肩峰撞擊症一、臨床診斷二、X線輔助檢查第二節 肩袖損傷一、分類二、臨床診斷三、影像學診斷...
第26章 踝關節不穩定 第27章 下肢骨折 第28章 小腿、踝和足的神經卡壓綜合徵 第29章 足趾損傷/病變 第四篇 肩 第30章 肩關節解剖和生物力學 第...
脛腓下聯合在維持踝關節穩定性、重量的傳導和行走中起重要作用,其損傷並不少見,脛腓下聯合前部分離常伴隨腓骨遠端骨折、脛腓聯合骨折和脛骨前結節撕脫骨折等骨折...
第26章 踝關節不穩定第27章 下肢骨折第28章 小腿、踝和足的神經卡壓綜合徵第29章 足趾損傷/病變第四篇 肩第30章 肩關節解剖和生物力學...
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髕股關節疼痛,肩袖撕裂,肩關節脫位不穩,肩周炎,肩峰撞擊實踐綜合症,SLAP損傷,踝關節不穩和疼痛,肘關節病等,對骨骼肌損傷,肌腱損傷也有...
2006年2月,師從韓國著名肩關節專家HS Kim教授和YG Rhee 教授,學習關節鏡下巨大肩袖撕裂和肩關節多方向不穩的重建手術。陳世益教授擅長膝、肩、踝等骨關節病和...
5. 肘關節疾病:側副韌帶損傷、肘關節不穩、游離體、網球肘、骨軟骨損傷。 [2] 6.踝關節疾病:踝關節不穩、踝關節骨軟骨損傷、踝關節撞擊症。 [4] ...
半月板損傷、交叉韌帶損傷、髕股疼痛與不穩、各種肩關節疼痛、肩袖損傷、習慣性肩關節脫位、肩周炎、肩峰撞擊症、肱二頭肌腱損傷、踝關節不穩和疼痛、肘關節病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