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親職教育 家庭背景
1901年2月20日,
路易·艾瑟鐸·康 (Louis Isadore Kahn)出生在
波羅的海 的薩列瑪島。這是愛沙尼亞的一座小島,當時處於波蘭統治下。康,是一個猶太家庭的"姓"。路易的父親是一名虔誠的猶太教徒,母親伯莎出身於名望甚高的
孟德爾頌 家族。伯莎·康與德國浪漫主義作曲家費列克斯·孟德爾頌是親戚。當時,孟德爾頌家族的這一支移居于波羅的海東岸已歷數代。伯莎的祖父
摩西·孟德爾頌 是18世紀德國啟蒙運動中有名的猶太哲學家,定居與拉脫維亞首府里加。她的父親則是里加城裡頗具聲望的猶太希拉,當其謝世時,全城為之點燃白蠟燭。其時,里加人口達20萬,是
波羅的海 東岸最繁華、發達的城市。雖然不若費列克斯·孟德爾頌那般在樂壇享有盛名,伯莎·孟德爾頌也曾是一名才能出眾的豎琴手,同時,還是著名文學家歌德和
席勒 的崇拜者,路易斯·康自幼年起就處於他雙親的文化薰陶之下。自然,宗教,音樂以及歌德、席勒等人的文學作品,自小即成為路易斯·康的精神食糧。因此,18世紀以後,德國
資產階級革命 的思想主流--浪漫主義以及
新柏拉圖主義 演變成存在主義,對路易斯·康形成了相當大的影響。這些影響,在童年時即已存在,而路易和伯莎的母子之情甚篤。即使成年之後工作十分繁忙,他也經常與其母親抽空長談。這位聰敏的母親在路易·康的成長中也是一位良師益友。
教育背景 路易斯·康一家於1906年移民美國。美國的"第一代移民",總是帶有強烈的母國特色,因而也常常與這一新大陸上的新型社會難以融合。各不相同的民族傳統,價值觀以及血緣關係,是移民們形成了一個個以各自傳統文化為紐帶的小社會。在今天美國,沿一條街道駕車而行,從各種宗教建築的式樣可以清晰的辨認各個街區居住者所屬的教派、原國籍。同樣,本世紀初,路易斯·康一家落腳的地段是北費拉德爾菲亞
老城 中一片講高昂鏗鏘
柏林 德語和意第緒語的猶太教街坊。1912至1920年間,他先後在費拉德爾菲亞中心和公立工業藝術設計學校求學。期間,他的繪畫技法也有相當進步,因而多次獲獎。結束中等教育之前,已得到
費城藝術學院 的藝術獎學金以進而專業繪畫藝術。青年時代的路易·康顯露出了不同凡響的才藝。這些先天和後天的稟賦,是他終於成為一代名建築師的條件。
自大蕭條到二次大戰間的康
1932年由建築評論與歷史學家希契柯克和菲利浦·詹森以《國際建築藝術》為標題的展覽,其目錄封面上第一次正式使用了"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這也許可以認為是新古典主義和新浪漫主義在美國失寵的時刻。
社會背景 1924年畢業之初,路易斯·康在費城城市建築師丁·莫里特的事務所里從事1926年費拉德爾菲亞建城150周年紀念的規劃設計工作。1928年,他到歐洲遊歷,又到保羅·克累特的事務所里短暫地工作了一段時間。總的狀況,是一名"靜悄悄"地工作的建築學碩士,默默無聞。許多與康同時代同命運的人,竭盡所能地去迎合"國際建築"新潮流。然而,路易斯·康,並沒有簡單地皈依到現代運動的大旗之下。他被
勒·柯布西耶 的作品所觸動,那輕靈簡潔的工業化材料,抽象的幾何形,大規模的
城市改造 計畫,使他大為驚訝。但是,由Beaux-Arts體系造就的康,其整個精神仍然歸屬於古典主義和
浪漫主義建築 藝術。
開創事業 1935年起,路易·康開設了獨立的事務所。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先後和喬奇·豪,奧斯卡·斯東諾洛夫等合作開設事務所。自大蕭條時期,與一些城市規劃工作者,如克萊侖斯·斯登,亨利·萊特等人建立起來的友誼,也使路易斯·康有機會從事一些城市開發性設計。在將近20年的經歷中,他的生活是一段並不令人羨慕的苦鬥。
"《奧斯卡·斯東諾洛夫和路易·康建築師事務所》與N·克朗
海姆 工程師(康的結構和設備工程師)以及L·麥卡列斯特建築師事務所共用一座老房子的頂樓。這座房子的主人時《晚間新聞》報。建築師們的工作空間,與報社編輯部休息和午餐用的房子相互挨著,中間隔以脆弱的纖維板。由此,可以俯瞰幾台繁忙喧鬧的活字排版機。相鄰的,還有一間巨大的公用廁所。編輯們、工人們的各種笑談和新聞,透過板壁飛入繪圖人員的耳中。白天有北側、西側的窗戶為事務所照明,夜間則是吊在繪圖桌上方裏白外綠的傘形燈罩下刺目的燈泡…。繪圖員們一星期工作60小時,路易·康本人連星期天也乾工作。他經常對他手下的人說:'來啊,幹上一兩個小時'"。
"康沒日沒夜地與繪圖員一起工作。嘴裡不是一支雪茄,就是一支捲菸。手中是一支軟鉛筆或炭棒。他總是一邊敘述著自己的理論、原則,一邊一遍又一遍地在草圖上畫上永無休止的線條。有時,一個成熟的念頭隨著鉛筆或炭筆逐漸明晰地出現在紙上。有時,可能依然是一紙混沌,有待於繪圖員再畫成草稿來和路易·康作另一輪摸索。"(摘自繪圖員D·惠斯等的回憶。)
戰時,全國的建築活動也都為戰爭服務。材料使用有相當嚴格的限制。斯東諾洛夫、豪、康等合作,在費城、華盛頓特區和
賓州 的其他城鎮設計建造過一些公共住宅。路易斯·康也還為一家製造廠商設計過成批生產的"戰時房屋",但沒有得到投產的機會。…
建築師這一另外行欣賞的職業,於某些真正有所追求的建築師而言,決非那種東抄抄西湊湊而財源不竭的行業,認真創作的建築師,於任何其他藝術領域的創作一樣,總面對著其味無窮的探索,然而也常常是苦樂參半,或者說這種無窮的探索根本就是一種五味雜陳的合劑,甘苦何須一辨?路易斯·康的早期奮鬥,正是這一類型建築是相當典型的生活經歷。也許,正是這段經歷,使康在50年代飛速步入了名建築師的行列。
脫穎而出 非凡成就
歷經30年的摸索與彷徨,路易斯·康終於在自己的事業中迎來了轉折點。人們把
耶魯 大學藝術畫廊(Yale University Art Gallery)的擴建項目,視為康的成名之作。在紐哈芬這座
大學城 中,時至路易·康接手這一項目時,新建築並不多,它象
哈佛大學 那樣,充滿著英國劍橋、牛津一樣的學院氣息,建築亦然--古老灰黯的石材建築,厚重的歷史形式和體重,從哥特、維多利亞到折衷主義。在如此濃郁的歷史主義環境中,康的設計顯得十分拘謹。沿教堂街的立面,他小心翼翼地使之與原有的建築在色彩、表面質感以及線面劃分上保持統一,在建築細部處理上簡陋、粗糙,地位謙卑。從這一側看,擴建部分猶若狗尾續貂。然而,在室內和面向室外展坪、綠地的另一側,康大膽地運用了鋼和玻璃以及流動空間、三角形密肋樓蓋結構外露等典型的現代手法。在室內,他首次以一些簡單幾何形作為空間構圖的"元"。那融結構、空間構圖、裝飾和設備管線與一體的三角形密肋樓蓋,把
勒·柯布西耶 的樸野主義,
奈爾維 的裝飾性結構等手法--現代建築運動中最為人稱道的精華,匯集一體。這一特色,由這時起成為路易斯·康的個人風格中重要的一個方面。這種照顧歷史環境,又竭力求新的二元的做法,顯然是在兩重壓力下的風格"複合"--時代的壓力和
耶魯 這一具體環境的歷史壓力。如果說,耶魯大學藝術畫廊擴建工程呈現的是某種比較淺表、比較生硬的"符合",那么稍後的特雷頓猶太人文化中心以及1957年之後完成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理察醫學研究大樓,已呈現某種非壓力加工式"複合"而成的二元,而是傳統與現代在各個方面的交織。
個人風貌 在這種"交織"的過程中,路易斯·康從幼年起積蓄的文化素養開始並發出異彩。他不但有設計作品問世,而且作品常常伴有自成一格的理論作支持。他的理論,既有
德國古典文學 和浪漫主義哲學的根基,又揉以現代主義的建築觀,東方文化的哲學思想,乃至中國老莊學說。他即從事建築創作實踐,又先後在
耶魯 、
普林斯頓 和U·Penn從事建築教育,應邀在許多國家發表演說、文章。在建築理論方面,他的言論常常如詩德語言一般晦澀、艱深、令人費解;然而也確如詩句一般,充滿著隱喻的力量,引人爾有多義。他的實踐,似乎為這些詩句般得理論做了註解;而他的理論,似乎又為他的實踐潑灑上一層又一層神秘的色彩。在20年的巔峰狀態中,他的作品遍及北美大陸,南亞和中東,他的弟子成為今天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建築界、建築教育界的中堅,而他的建築思想,更是風靡一代又一代的建築師。因此人們崇奉他為一代"建築詩哲"。盛名之下的路易·康,對待他的作品仍然持30年代的嚴謹工作態度。他自己每周工作80小時以上。他的雇員們往往也被迫每周工作80小時以上。雇員們回憶道,周末是令他們不安的。因為,平時康沒有太多時間靜下心來考慮正在進行中的設計工作,周末於他就格外可貴。他總是趁周末鑽到事務所里,就他最為掛心的設計項目,抓住任何一個遇到的人一起從事方案修改。這么一來,某一方案的設計負責人(project architect)在星期一早上於自己圖板上見到的可能是一張新的草圖。他必須趕緊看懂它,在趕緊畫出來,以備康不時過問。這種變幻不定的修改,於一般人而言,簡直太過分。人們很難在前後兩次方案變動中捉住康的思緒,然而,如果把一個項目的三、五次,以至七、八次大修改的草圖放在一起來看,一種由衷的欽佩,就會在心中升起。
主要作品 賓夕法尼亞大學理察醫學研究中心
索克大學研究所
埃塞特圖書館
米爾溪公建住宅
奧瑟住宅
埃西里科住宅
《建築是富於空間想像的創造》
《人與建築的和諧》
紀錄片 《My Architect》,中文名也叫《我的建築師 》 這是美國費城著名建築師路易斯·I·康因的兒子納撒尼爾·康恩對父親事業和生活的回憶,路易斯生前設計了許多著名建築,其中有沙克學院、孟加拉首都達卡的國會大廈,1974年他心臟病突發死於紐約賓州車站的洗手間,是位共認的上個世紀最有影響的建築師之一。路易斯有著三個不同家庭的生活,他和妻子及和妻子的女兒生活在一起,同時他還有兩個情人,每個情人有一個孩子,其中一個就是納撒尼爾·康恩,當父親去逝時,納撒尼爾只有11歲。
獎項:
2004年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提名
2003年 芝加哥電影節最佳紀錄片金雨果獎,觀眾獎
2004年 美國導演協會最佳紀錄片導演獎
2003年 漢普敦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紀錄片獎
成就榮譽 路易斯·康發展了建築設計中的哲學概念,認為盲目崇拜技術和程式化設計會使建築缺乏立面特徵,主張每個建築題目必須有特殊的約束性。他的作品堅實厚重,不表露結構功能,開創了新的流派。他在設計中成功的運用了光線的變化,是建築設計中光影運用的
開拓者 。有的設計中他將空間區分為“服務的”和“被服務的”,把不同用途的空間性質進行解析、組合、體現秩序,突破了學院派建築設計從軸線、空間序列和透視效果入手的陳規,對建築師的創作靈感是一種激勵啟迪。
1971年獲得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
1971年獲選美國文藝學院院士
人物評價 他被譽為建築界的詩哲,大器晚成的他五十多歲時才真正成為一代宗師,他的建築作品通常是在質樸中呈現出永恆和典雅,而這次在
萊斯大學 的講演則闡述了建築應該怎樣在反映人類對本質的思考過程中創造的奇蹟;他在演講時提到的光明與陰影,與他在建築作品中善於把握光的作用一樣,都啟發著人們對存在和哲理的思考。通過他的描述,我們可以感知建築學的真諦——對超越物質與技術而存在的人類的夢想的表達。
路易·康的建築風格受到柯布西埃啟迪而投入現代建築主流中,一如柯布西埃於《走向新建築》所說:建築是量體在陽光下精巧、正確、壯麗的一幕戲,光也成為康的建築理論範疇。認為建築是呈現光藝術的舞台,而可概分為自然之光與表現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