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

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

《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是黃萬華創作的文學研究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3月。

《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在東亞現代性曲折展開的背景上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互為參照的視野中,展開對戰後中國文學的歷史考察,深入剖析這一時期中國文學轉型的影響因素、實質內容及其意義。全書著眼於被學術界忽略的1945年至1949年這一重要歷史轉型時期,將1945-1949年和1949年後文學打通,同時突破中國大陸的範圍局限,將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三地文學歷史整合在一起展開研究,構建一種全新的“大文學史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
  • 作者:黃萬華
  • 創作年代:當代
  • 類別:文學研究著作
  • 首版時間:2019年3月
  • 字數:700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在東亞現代性曲折展開的背景上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互為參照的視野中,展開對戰後中國文學的歷史考察,深入剖析這一時期中國文學轉型的影響因素、實質內容及其意義。以往學術界以“四十年代文學”統稱1937—1949年的文學,遮蔽了抗戰和國共戰爭(解放戰爭)這兩個不同時期文學的差異,研究的重點又在抗戰八年文學,尚未將1945—1949年文學作為一個重要時期的文學深入展開研究,也忽略其與1949年後文學的密切聯繫,研究又基本上限定於中國大陸。《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著眼於被學術界忽略的1945年至1949年這一重要歷史轉型時期,將1945—1949年和1949年後文學打通,同時突破中國大陸的範圍局限,將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三地文學歷史整合在一起展開研究,構建一種全新的“大文學史觀”。

作品目錄

導論 跨越“1949”: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歷史一體性和豐富差異性
上編
第一章 互為參照中的戰後中國文學轉型
第一節 互為參照:戰後中國文學轉型中的大陸、台灣和香港文學
第二節 戰後中國左翼文學的三種形態及其文學史意義
第三節 “內化” 中的“縫隙”:戰後中國文學建制變化和文學轉型
第四節 文圖:戰後文學史敘述的新途徑
第二章 中國大陸:從多種流脈到一統格局
第一節 瑞恰慈和戰後平津地區文論:戰後中國文學重建的多種流脈
第二節 創作:跨越“1949”的政治、歷史分水嶺
第三節 文學的生存限度:文藝政策和文學創作
第三章 台灣:戰後政治高壓縫隙中發生的多種文學思潮
第一節 去殖民性進程中的戰後初期台灣文學
第二節 大陸赴台作家 和光復初期台灣文學重建的兩種方向
第三節 “二二八” 文學:戰後台灣文學的重要轉折
第四節 1949年後台灣政治高壓縫隙中發生的多種文學思潮
第四章 香港:在傳統中展開的文學轉型
第一節 “預演”: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學
第二節 左、 右翼政治對峙中的香港文學思潮和香港文學主體性建設
第三節 戰後香港文學:在傳統中展開的文學轉型
第四節 從《文潮》(上海)到《文藝新潮》(香港):戰後香港文學轉型的文學史線索
第五章 媒介和戰後中國文學轉型
第一節 上海—北京:從媒介生態看戰後中國大陸文學轉型
第二節 非“二度漂流”:1950年代的台灣文學及其媒介
第三節 青年文學刊物:戰後香港文學轉型的重要基石
下編
第六章 戰後中國文學轉型中的作家選擇
第一節 “京派” 的“終結”和戰後中國文學的轉型
第二節 文學立場的堅守和藝術實驗的艱難
第三節 文學常識的力量:與內地“工農兵文藝”和台灣“戰鬥文藝”分手的香港文學
第七章 跨越“1949”的詩歌創作
第一節 被忽視的新詩成熟年代:1945—1949年的中國大陸新詩
第二節 1950年代後大陸詩歌的文學史經驗
第三節 戰後台灣政治壓抑下的詩歌突圍:“中國傳統” 和“善性西化”
第四節 從“左翼”到“現代”:戰後香港詩歌交匯中的延續和綜合
第八章 跨越“1949” 的小說創作
第一節 寫什麼和怎樣寫:戰後中國大陸小說的生存和發展
第二節 戰後台灣小說:邊緣突圍中的多種敘事
第三節 戰後香港小說:超越政治化和商品化的本地化進程
第九章 跨越“1949”的散文和戲劇創作
第一節 時代性和個人性:1949年後的大陸散文
第二節 “集體旅行”中投向域外的目光
第三節 台灣散文:五四多種流脈的戰後拓展
第四節 “在” 與“屬”的相容和轉化:戰後香港散文的主體性建構
第五節 “第四種劇本”:1950年代大陸戲劇文學的突破
第六節 現代與傳統的溝通:戰後台灣、香港的“新戲劇”
第十章 轉移和轉型:“離散” 中的作家創作
第一節 跨越“1949”:劉以鬯和香港文學
第二節 上海一台北:中國新詩現代化路徑的探索 者紀弦
第三節 “三級跳”:戰後至1950年代初期張愛玲的創作變化
後記

創作背景

黃萬華教授主要從事抗戰、戰後時期中國文學研究和華文文學研究。他早年由抗戰期間的延安文學研究轉入大陸淪陷區文學研究,進而關注到同處日本殖民下的台灣文學,並進一步延伸到香港文學乃至世界華文文學領域。從空間維度來看,他先後完成《中國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多源多流:雙甲子台灣文學史》(花城出版社,2014)、《百年香港文學史》(花城出版社,2017)、《百年海外華文文學研究》(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即出)等著作;從時間維度來看,他先後完成《史述與史論:戰時中國文學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戰後二十年中國文學研究》(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等著作。黃萬華每一次目標集中的定點、分期研究,不僅增進了對不同區域、不同時段文學史實的了解程度,更使得他具有宏闊的文學史視野和開創性的文學史構思,形成自覺的研究方法與清晰的學術思路。他一直試圖用“越界”和“整合”的方法,“在中國大陸、台灣、港澳和海外互為參照的框架中整合20世紀中華民族新文學”,將“20世紀中國文學史”擴展為“20世紀漢語文學史”。其研究生涯“背後一直有個思路,就是能否揭示近(代)、現(代)、當代文學原本貫通的歷史血脈,探討完成中國大陸、台灣、港澳、海外文學歷史整合的具體途徑”。其作品《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便是基於這一學術理路的一次充分實踐與重要收穫。在對區域文學、時段文學進行相對靜態研究的基礎上,該作品試圖呈現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這一相對動態過程的歷史表現與內在邏輯。著作返回歷史現場,將三地文學置於“1949”前後變化劇烈的歷史舞台,以紮實的史料功夫與精湛的文本分析相結合,透過複雜的文學內外部因素,對諸多具體的文學個案與文學史面相做出精彩剖析,深入揭櫫了戰後文學“跨越1949”的轉型的影響因素、豐富內容、實質與意義等。

作品思想

在中華民族文學的流動性敘述中觀照戰後文學轉型
《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分為上下兩編。在上編,作者返回到1949年前後的歷史文化場景,從巨觀上梳理轉型時期多種文學流脈的發展與嬗變,分別為“中國大陸:從多種流脈到一統格局”“台灣:戰後政治高壓縫隙中發生的多種文學思潮”“香港:在傳統中展開的文學轉型”三地內容。下編,則以體裁為目,從作家作品分析的角度展開對戰後中國文學轉型的微觀考察,分別論述了“跨越1949”的詩歌、小說、散文和戲劇創作,對沈從文廢名馮至覃子豪周夢蝶紀弦鄭愁予歐外鷗馬朗、力匡等眾多作家的創作觀念、實踐在1949年前後的變化進行了剖析,將文學轉型研究落實到對具體作家創作路徑的轉變上。而不管是巨觀的文學流脈梳理還是具體微觀的作家作品分析,貫穿其中的一個核心思想,就是強調三地乃至整個華文世界文學在1949年前後複雜的、多重的流動關係。作者進入“1949”前後的歷史場景,對處在不同語境中的大陸、台灣、香港文學進行截斷面式的平行比較研究,又以“20世紀漢語文學”為鈐鍵進行整合式觀照,發掘政治上處於隔絕狀態的三地間文學內在的緊密聯繫與流動性,還原被遮蔽的“1949”前後文學的多重面相,“呈現出中國現當代文學原本就貫通的歷史血脈”
圍繞“流動”這一關鍵字,《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對三地間作家在1949年這一特殊的節點“北上”“南來”“跨海”等特殊的流動現象,以及“旅外”“在地”等特殊的漢語文學流動形態,都做出了論述。如在作家個案研究中,作者選擇劉以鬯、紀弦和張愛玲三位典型作家,剖析了他們從1940年代的上海出發,流散到香港、台灣與海外的歷史,以點帶面地反映出戰後文學轉型的歷史正存在於作家在不同時空的離散中。而文學潮流研究,則以對戰後處在不同話語空間下的左翼文學、現代主義文學進行流動性敘述最為集中、精當。在作者看來,1930年代的上海左翼文學以其獨立的批判性和鮮明的革命審美趣味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但在其被逐步“收編”成為體制內的延安文學並在共和國時期藉助政治力量在大陸實現“一體化”的過程中,其批判性和獨立品格也逐步喪失。而台灣日據時代的左翼文學傳統與大陸遷台左翼作家會合,為戰後台灣文學重建“注入了社會主義思想和現實批判精神”。儘管文化高壓政策使得台灣左翼文學生存艱難,但其批判鬥爭精神深度影響了台灣本土現實主義文學。戰後的香港左翼文學以1949年為界,1945—1949期間在“反獨裁,爭民主”的背景下同國民黨文學進行激烈鬥爭;而新中國需要藉助香港這個“視窗”與世界保持聯繫,因而在這個包容性空間,左右兩派和自由主義文學得以共存,左翼文學為了爭取更多的讀者而做出自我調整。同樣,戰後大陸與港台的現代主義文學傳統亦呈現出互相關聯卻又各有特點的狀態。戰後中國大陸文學重建曾呈現包容性和開放性,面臨多種文學流脈的選擇。但隨著文學生存限度的緊縮,三四十年代在上海盛極一時的現代主義在大陸逐漸消散、隱沒。而在戰後台灣,現代主義在官方意識形態的縫隙中卻獲得生存空間,它在“孤島隔絕、歷史離散的荒寂感和西方現代思潮洶湧而至的失落感”中,承繼20世紀上半葉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傳統,並在“歷史精神上做縱的繼承,在技巧上做橫的移植”,使得50年代台灣文學出現一次“小小的盛唐”。戰後的香港作為一個包容性空間,容納了許多在內地難以存身的文學力量。香港文學接續了上海現代文學傳統,在傳統的、商業的、通俗的“雜色”文化環境中逐漸“在地化”,呈現出香港現代主義文學的獨特性。除了左翼文學與現代主義思潮外,還有如戰後試圖“重建”而最終在“人民的文學”的時代潮流中“終結”的京派,黃萬華特意指出,除了如汪曾祺、鄭敏等當年的北方青年作家群在1980年代的創作復甦了京派的某些文學追求,還要注意到鹿橋、程抱一、熊秉明等從國統區出國學習的青年作家1950—1970年代在海外對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重建。這也是文學流散之表現。總之,“正是這種流動成就了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的基本版圖,形成多元複雜情境決定的文學格局,也使得這一時期不同空間的文學產生密切的內在聯繫”
在豐富性的差異性中呈現戰後文學轉型
在《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一書對“流動”的史實、邏輯與影響等具體內容進行剖析時,作者一再強調其複雜性、豐富性、多元性等特質——正是這些特質,構成了戰後三地文學轉型複雜的實質性內容。
就大陸文學轉型而言,學術界對1940年代的文學轉折,大多無法擺脫1990年代以來當代文學“一體化”話語的強大影響。與此類似,黃萬華亦將大陸文學這一過程概括為“從多種流脈到一統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一書重點對“多種流脈”進行了回到現場的分析。其中,重點對1947年前後平津地區戰後重返的京派作家借鑑、化用瑞恰慈新批評文學理論資源進行文學“重建”的努力,尤其是袁可嘉等倡導的“新詩現代化”運動,做出深入分析。作者認為,他們堅持文學的獨立價值與獨立傳統,對抗左翼文學一體化,其“根本性價值就是由‘人民的文學’回歸‘人的文學’,在文學自身傳統的綿延中重建戰後中國文學”。這一個案,充分印證了戰後中國文學轉型路徑的多樣性;即使在文學空間日益窄化的“當代”,“也存在著拓展文學發展路徑的努力”。而“重建”努力強調“人的文學”與“人民的文學”的相異相通,對於當代文學史中以在大陸占主流的“人民的文學”為標準將1949前後的文學劃分為兩種不同性質、等級的文學形態的文學史建構,無異於一種巨大的矯正與解構。受“一體化”話語的影響,此前的“當代”文學史,多注意到戰後中國文學多元化生存的限度與結局。而黃萬華在肯定時代大趨勢的前提下,特意發掘曹禺、趙樹理、丁玲、蕭乾等視創作為第一生命,焦慮於“寫得少”“寫得差”的自我反省,以及老舍茶館》、孫犁等在個人化色彩的堅持中跨越“1949”的創作成就。“跨越‘1949’的創作意義就在於創作所受到的環境力量是異常複雜而強大的”。這些作家的創作信念、精神與實踐對於1949的跨越,使讀者在巨大的“斷裂”之外認識到多種延續性努力的存在與可能,推進了對“中國現代—當代文學”轉型的認識。
對於戰後台灣文學,作者著意強調,在國民黨退守台灣後的高壓縫隙中形成的文學思潮與格局,是文學轉型的重要內容。作者梳理了戰後台灣省籍作家在光復後與1946年報刊日文版全面廢除、1947年“二二八”事件之間短暫空隙中現實主義文學的突圍。作者尤其費較大篇幅梳理台灣光復後大陸南渡赴台作家以魯迅為典型、以五四新文化中的現實主義文學為旗幟重振台灣文學新秩序的努力,與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所主導的三民主義文藝思潮以及台灣省籍文化精英之間的不同主張;通過大量的作品分析,呈現“二二八”文學作為台灣文化重要轉折的意義,在於以其強烈的左翼文學傾向延續了日據時期台灣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回響了中國大陸文學,同時表明了台灣文學本土性建設的初次展開。在對文學發展脈絡梳理之後,作者對處於政治高壓縫隙中的多種文學思潮進行分析後指出:在國民黨文藝政策主導下的文藝體制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個體創作自由,三民主義文藝中也多有強調提高文藝創作的藝術價值和表現技巧、關注文學的趣味性,在堅持政治意識形態性的同時也容忍一定的文學探索性、創新性甚至是叛逆性,會在文藝刊物、創作等方面滲透進多層面的文學因素。而以胡適梁實秋林語堂為代表,以《自由中國》《文星》《文學雜誌》為陣地,“人的文學”“自由的文學”在台灣有著一定的生存空間,甚至與左翼融合。台灣現代主義文學,則在小說、詩歌、散文、戲劇等多個領域發生。與之相應,在對朱西寧王鼎鈞姜貴等台灣省籍作家的戰後創作進行個案分析時,作者重點發覆其堅持文學立場、題材的邊緣性、民間傳奇性等,以實現在威權政治下的突圍這一特點。總之,戰後台灣面臨政治高壓,但縫隙之中仍發生多種文學思潮,台灣本土、國民黨官方、五四新文化傳統、日據文學傳統等不同文學傳統、多種文學力量,在糾合、匯合中推動台灣文學轉型。
香港,作者則突出強調其左右翼意識形態的對峙中,仍充滿了文化的張力。香港左右雙方政治立場尖銳對立,但都蘊含著濃厚的中國情懷,只不過左翼著眼當前,右翼著眼於傳統,但“同樣‘根’在中華”,雙方有著共存空間。政治對立的雙方一旦進入文學、文學層面,就會有較大迴旋空間,在文藝觀點上很少正面交鋒。左翼強調寫實、底層,推出武俠小說;右翼強調中國本位,倡導純文學、現代文學,但都促進了香港文學主體性建設,這包括擺脫國共意識形態和英殖民統治文化影響,也包含對香港工商消費社會的調適。這些為香港城市文化傳統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基礎。戰後的香港文學,因相對寬鬆的文化環境,接續了三四十年代上海的現代主義文化傳統乃至於中華文化傳統。在左右翼二元對峙而又接納二元的歷史張力空間中,香港文學為應對政治意識形態壓力而發生“自我改造”,又在相對自由的遷徙環境中做出文學層面的自我調整,培育出地域性和跨地域性兼有的特色,避免了戰後冷戰意識形態的宰制,形成了香港文學的本土傳統,在家園意識與都市體驗中開拓出港式文學。由此可見,香港“提供的文學在展開自身傳統中發生變化的實踐和經驗揭示了1949前後中國文學的歷史一體性,表明文學轉型正是在傳統的保存和轉化中完成的;1949年後中國現代文學的傳統並非斷裂,而只是某種‘離散’”。從上述可以看出,在1950—1980年代人民文學語境中呈現為緊張關係的“傳統與現代”“雅與俗”,在台港兩地卻得到充分的展開,使得其經典化建構較大陸同期以“革命紅色經典”為主的單一化狀態明顯更具多元性、豐富性。

出版信息

2019年3月,《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由百花洲文藝出版社首次出版。
名稱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參考資料
《跨越1949:戰後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文學轉型研究》
2019年3月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978-7-5500-2903-3

作者簡介

黃萬華,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是山東省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學科(中國現當代文學)帶頭人,山東省省級教學團隊負責人。兼任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現代文學學會理事(2014)、中國小說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學史料學會常務理事等多種職務。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六項,部分成果獲評為“優秀”,入選國家社科基金辦“成果介紹”,並被《光明日報》專題介紹。著有《中國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中國現當代文學(五四至1960年代)》《戰時中國文學研究》等專著15種,主編或主筆《美國華文文學論》《經典解碼:20世紀中國文學與電影》等著作12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