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陀羅

跋陀羅

跋陀羅為梵語 Bhadra 的音譯,漢語意義為“賢”,主要出現在一些神祗譯名和早期佛法傳教僧侶的譯名。在中土佛教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後,傳教僧侶的影響有所減弱。所以大部分以跋陀羅為名的僧侶活躍時間都比較相近,尤其是兩晉南北朝時期。

由於這些僧人領域相近,活動時間接近,拆分詞條易造成混淆。所以整理概述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跋陀羅,跋陀
  • 外文名:Bhadra
  • 意譯:賢
來源含義,主要神祗,名僧介紹,跋陀,佛陀跋陀羅,求那跋陀羅,僧伽跋陀羅,屍羅跋陀羅,

來源含義

跋陀,跋陀羅 均來自於古梵文Bhadra,是古印度地區(印度,孟加拉,尼泊爾,斯里蘭卡)常用名。是多位印度教,佛教神祗的諱名,以及佛教內傳的多位名僧本名。

主要神祗

普賢菩薩(Samantabhadra 佛教,意譯:賢王,普賢),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過江羅漢(佛教),第六尊者,跋陀羅尊者,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之一。
跋陀羅龍王(印度教),須彌山守護神,黑天八後之一,天龍八部中龍部(那伽)七龍王之一。

名僧介紹

跋陀

(Buddhabhadra佛陀跋陀羅,南北朝/北魏
佛陀是稱謂。少林寺首位住持,東天竺(今印度)人,跋陀六歲喪父,自小與母親以紡織為生,後皈依佛門,20多年未能修成正果,後得高人指點,稱其與震旦(今中國)有緣。於是,跋陀開始周遊列國,經西域諸國,達北魏國都平城,受孝文帝接見,跋陀為孝文帝講授《十地》佛經,深為孝文帝所敬信,遂禮為上賓,為他開設禪林,鑿石為龕(即雲崗石窟)。北魏國都遷至洛陽後,孝文帝又在洛陽為跋陀建造佛院。因跋陀喜歡幽靜之地,孝文帝又在嵩山的少室山下為他建造少林寺,讓其傳法。

佛陀跋陀羅

(Buddhabhadra 359-429東晉,別名:佛大跋陀羅,佛大賢,佛賢,覺賢)
傳經者,名字和少林寺首任住持相同,時代相近,但不是同一個人。生於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族姓釋迦,系釋迦牟尼叔父甘露飯王的後裔。 5歲喪父,17歲出家。記憶力超強,與後秦僧人智嚴同從大禪師佛大先受禪法。後受智嚴邀請入漢地,於後秦弘始八年至長安。因與鳩摩羅什不和,被迫與弟子慧觀等40餘人赴廬山, 備受慧遠歡迎。留居廬山年余,譯《修行方便禪經》。東晉義熙八年(412年)赴荊州,其後又到建康住道場寺,與法顯等譯出《摩訶僧祇律》;同時譯出《大般泥洹經》。後又創譯《華嚴經》60卷。其所譯經論共13部,125卷。所譯《華嚴經》對中國佛學的發展影響甚大。佛馱跋陀羅於劉宋元嘉六年(429年)圓寂,年七十一歲。

求那跋陀羅

(Gunabhadra 394-468 南北朝/宋),意譯為功德賢
中天竺人,印度佛教高僧、翻譯師。劉宋元嘉年間來到中國,是楞伽師的始祖,是菩提達摩的老師。後人也常簡稱跋陀,由於達摩也曾入少林,很多人常將此跋陀與少林首位住持佛陀跋陀羅混淆。

僧伽跋陀羅

(Samghabhadra 南北朝/齊),也稱眾賢
488年入華。加涇彌羅國人(今克什米爾),著名論師。

屍羅跋陀羅

(Śīlabhadra 唐),也稱戒賢。東天竺人
那爛陀寺任住持。玄奘西行至那爛陀寺時戒賢已是一百零六歲高齡,仍作為教授師為玄奘講了數年佛經。為大乘瑜伽行派著名論師。
前幾位跋陀羅在中國的活躍時間比較接近,經常被混淆。包括之前一些百度詞條的指向也不正確,故做此詞條一併識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