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公元前386年,
趙敬侯遷都邯鄲,建王城於此,歷經8代國君,前後計158年。該城址由西城、東城、北城三個小城組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近方形,邊長1420米,四面城牆保存完整,殘高3--8米,內有5座大夯土台。
位居中部偏南的龍台,是趙王城的重要建築,台基東西265米,南北285米,高16米,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的王宮基址。它與以北的夯土台,形成南北一條中軸線,中軸線兩側保存有面積寬大的多處夯土建築基址。
東城面積小於西城,南北最長處1442米,東西最寬處926米,四面城牆大部分完整,內有三座夯土台,以南北兩個將台為大,傳為趙王閱兵點將之處,其它也是高大建築基址。北城面積大於東城,東西最寬處1410米,南北最長處1520米,為不規整方形,地面只保存了部分夯土牆址,地下牆壁址完整。遺址西部的夯土台,面積僅次於龍台。它與西牆外側的夯土台東西相對,也是一組高大的建築群基址。
龍台是
趙王城的主體建築基址,是戰國時期最大的夯土台基,當年它是一組迴廊環繞、重檐迭嶂、高聳入雲的高大建築。著名文學家劉邵在《趙都賦》中描繪了趙王城的盛況:“爾乃都城萬雉,百里周回,九衢交錯,三門旁開,層樓疏閣,連棟結階。峙華爵以表甍,若翔鳳之將飛,正殿儼其天造,朱欞赫以舒光。盤虬螭之蜿蜒,承雄虹之飛梁。結雲閣於南宇,立叢台於少陽。”由此可以想見當年趙王城的恢弘氣勢。
考古發掘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於2004年到2005年年對趙王城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勘察和測繪,同時對西城南垣和東城東垣進行了解剖發掘。
此外,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在2007年到2008年,在南水北調中線建設工程的文物保護工作中,對趙王城西南1500米處的鄭家崗遺址進行了大面積發掘,發現了南城垣的外圍壕溝系統。
2010年,在邯長鐵路擴建工程的文物保護工作中,研究所對北城西垣的地下部分進行了解剖發掘。
2011年,趙王城遺址城垣建築考古已經結束。勘察與發掘取得了多項收穫,搞清了城垣本體建築及其防雨排水附屬設施的形式結構與功能,發現確認了趙王城的內外壕溝系統。城垣牆體表面處理痕跡、防雨排水附屬設施與內外城壕等幾項內容的重要發現,還是東周城市考古的孤例。
作為趙王城防禦屏障的城垣建築系統,依結構及功能可分為三個建築單元:城垣本體即牆體部分,包括基座、主牆、附加牆等;城垣內側防雨排水設施,屬於城垣保護性的附屬建築設施,包括散水、鋪瓦、排水槽等;城垣外側防禦壕溝系統,亦應屬於城垣的附屬建築設施,包括內壕和外壕。
趙王城遺址在東周列國都城址中的保存情況最好,是研究東周城市考古的重要實例標本。
出土文物
2012年,文物工作者經多次挖掘和考據發現大量陶器、磚瓦等戰國時期遺物。出土的大量戰國文物包括陶器、建城所用磚瓦、居民日常用具和貨幣等。出土的陶器多為泥質灰陶,火候高,質地硬,紋飾有繩紋、弦紋、雲雷紋、米格紋,部分陶片有“邯亭”戳記。建城所用磚瓦則為陶筒瓦、
板瓦、瓦當、空心磚,另有排水槽和水管等。日常用具則發現了豆、盆、罐、鐵鏟、石夯錘等。出土貨幣上刻有銘文“甘丹”、“明”、“白人”和“安陽”等字眼。
趙王城出土的瓦當材質多為泥質灰陶,分為半圓形瓦當和圓形瓦當兩種。半圓形瓦當沒有紋飾,直徑17.5厘米,厚度為1.3厘米。
圓形按紋飾可分為素麵瓦當和有紋飾的瓦當,其中趙邯鄲故城王城遺址內出土最多的為素麵瓦當,其次為繩紋瓦當,其餘有紋飾的瓦當較少,但正因為少,顯得這些紋飾瓦當更為珍貴。
趙王城出土的瓦當直徑在12厘米至23厘米之間,厚度為1厘米至2厘米。這些較少有紋飾的瓦當,詮釋了“大爭時代”里趙國人來自屋檐的浪漫。
考古表明,趙王城圓形有紋飾的瓦當紋飾多達五種,分別是繩紋,山形紋,外圈飾有捲雲紋、內圈有四個花瓣紋的捲雲花瓣紋,外圈飾有變形的捲雲紋、內圈為圓球狀捲雲球狀的雲變形紋和外圈有三個奔跑的動物、內圈有類似四葉草的三鹿逐草紋。這些紋飾雖然沒有漢代瓦當紋飾的豐富,但其內容展現的都是自然萬物和諧共生的圖景,這在以戰爭和殺戮為標誌的時代里顯然尤其浪漫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