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歷時
早在為趙國國都之前的邯鄲,就是
晉國六卿之一趙氏宗主
趙簡子的私邑,趙簡子大力治理並建設邯鄲。後來,趙簡子憑藉在
晉國中的實力,通過趙氏邯鄲之爭奪取邯鄲城,拉開了趙氏立國的歷史序幕。前491年,趙簡子以邯鄲為中心擴大勢力範圍,為後來建國打下基礎。前403年,趙,韓,魏三家滅掉智氏“
三家分晉”,瓜分了晉國在中原地區的土地。前387年,趙敬侯治理邯鄲,邯鄲成為黃河以北最繁榮的通都大邑。前386年,趙敬侯正式遷國都於邯鄲,並且大興土木修建趙王城,時人成為“趙都”。趙國遷都邯鄲後,便開始了大規模的城市興建運動。歷經八王,共158年。
前228年為秦國所占。前209年,秦將
章邯攻趙王歇,下令“夷其城廓”,一代名都從此毀壞,以後逐漸變為廢墟。這座古城遺址,經歷了兩千多年,仍雄偉壯觀,它對於研究中國封建社會初期都城布局和建築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
大北城遺址反映了邯鄲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持續繁榮,史料記載秦王政十六年(前231年)設
邯鄲郡,漢高祖四年(前203年)置
趙國,漢景帝四年(前153年)復為邯鄲郡,東漢仍為趙國。在大北城中部偏東南有東漢及東晉時代的墓葬,中部有唐至宋元時期的墓葬,說明從東漢開始大北城日漸衰落,由南向北縮小,西晉、南北朝更甚。曹操建都鄴城之後,邯鄲的政治、經濟地位逐漸被其代替,直接導致了大北城的衰落。
遺址布局
城牆西垣北端字“靈山”起,向南偏西曲折延伸,中與“梳妝樓”、“插箭嶺”、“王郎城”等地面台牆相連,全長5604米。南垣西端在今龐村與西垣相接,由此向東微有曲折,賀莊村與東垣相接,全長3090米。東垣自賀莊村中部向北延伸,長度為4800米。北垣自“靈山”北端向東延伸,長為1820米(東垣和北垣只勘察了部分城牆基址,故有垣長度系根據勘察部分的走向確定)。交角在今聯防路一帶,整個城區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最長處為4880米,東西最寬為3240米,面積為1382.9萬平方米。大北城西北部城牆基址一帶,有俗稱“插箭嶺”、“梳妝樓”、“鑄箭爐”、“皇姑廟”等遺址。根據考古發掘,“插箭嶺”是大北城西垣地面的一段,也是高大的建築基址。遺址曲折延伸,略呈頭朝東的鳥形,總長600多米,高約8米,在這裡還發掘出有河卵石鋪設的路面,河卵石兩側鋪有方磚,出土有“千秋萬歲”瓦當蕨手紋瓦當、大型礎石及“樓”字瓦片。“鑄箭爐”、“皇姑廟”遺址夯土台表層有戰國時代的繩紋簡瓦及細把豆等遺物。這些遺址緊挨城垣相互連線,地表下游夯土基址,地面有戰國及漢代遺物,說明這是戰國時代的一組高大建築圈,有學者推測這裡應該是趙王離宮。
在這組建築群東側,有座小城遺址,東北接近“梳妝樓”,西面與“插箭嶺”連線。小城中間有隔離,形成南北向聯的兩個部分。城址平面略呈梯形,上寬290米,下寬400米,南北長700米。遺址內多為戰國到漢代遺物,是戰國時代建築。從小城緊鄰的那組高大建築圈來看,不是一般居民區,應該是貴族住宅區或者官署區。
又根據考古發現,在今邯鄲市體育場南發掘了
戰國時期的煉爐遺址,東西長3米,南北約2米,爐旁有大塊草拌混燒土塊,周圍還有許多爐渣和燒土快。今中華路中段地表下有碎鐵渣、碳渣、紅燒塊的混合層,也是一處戰國煉鐵遺址。在中華路北段地表下游一處鑄銅遺址,並出土了成捆的三棱形銅質箭頭。在今火磨街、和平路、邯山街、城關街等處還發現有燒陶遺址、制骨器遺址和石器作坊。除石器作坊,鑄銅器遺址外,這些遺蹟多集中在西今浴新街,北到今和平路,東到今中華大街,南至勞動路一帶。這片區域應該是主要的工業區和居民區之一。
考古發掘
大北城在邯鄲市城區之下存在著兩座交錯套疊的地下城址,其一為戰國時期修建,並
西漢修整沿用的舊城,其分別以龐村、維多利亞港(原啤酒廠院內)、聯防路紡織醫院住宅樓、靈山為四個城角而成的南北向長方形。另一座位於舊城東部,大部分與舊城重疊,其東垣較舊城東垣向東約350 米,與舊城東垣大致呈平行之勢,可能是舊城遭到破壞,後期另築的新城。
1970年,在配合城市人防工程建設的文物勘探調查中,發現的大北城,是
戰國漢代邯鄲居民區和手工業、商業區,被完全埋壓在今市區地下6-9米(個別地段達到11米)處。大北城範圍東至曙光街、西至建設大街、南至賀莊村、北至聯紡路北側,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南北直線最長達到4880米,東西最寬達到3240米,總面積約為1383萬平方米。大北城西北角的插箭嶺一帶,還是王公貴族的苑囿區。
1973年為了解西城牆地下夯土基址與
王郎城址的關係,對大北城西牆地下牆與地面牆交接處進行解剖,發現大北城地下基址年代較早,為戰國基址,王朗城原是大北城西牆的一部分,其上部尤其是東南部是東漢或漢以後增築修建的。牆址附近發現有東漢墓,說明該牆修築不久已荒蕪成平民墓地。
2012年3月,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對位於滏河南大街與渚河路交叉口東北角進行文物勘探工作,在天悅名苑小區東側兩個樓槽內發現戰漢時期南北向夯土牆一段,探明長度90米並做了解剖斷面。牆底距地表11米,殘高1-2 米,殘存寬度13-20 米。剖面顯示夯土牆有三次夯築過程,中段牆體夯築質量最高,且夯層清晰,厚0.05-0.15 米,夯窩明顯。
由於發現的此段牆體在史料中未曾有記載可考,且與以往所探明的戰漢時期“大北城”的位置相距較遠,為了搞清它的具體布局、走向和與“大北城”的關係,2015年6月至7月,邯鄲市文物保護研究所組織勘探隊伍,對牆體南延段做了調查勘探工作。發現南北向夯土牆自天悅名苑住宅樓下向南延伸過渚河路,經邯鄲大學行政樓至北方汽貿城內。在邯鄲大學行政樓前的渚河路南側便道上探得殘存牆體高度4.4米,牆頂距現地表5.6米,牆底寬36米,夯築結實、夯層明顯。又在渚河路以南、滏河南大街以東、北方汽貿城西側的駕校練車場內發現一段東西向夯土牆體,牆體最高處距現地面3.8米,殘高約6米,牆底部寬約36米,牆體夯築結實,向東延伸至北方汽貿城內,與自北穿邯鄲大學行政樓下南延而來的夯土牆相交;向西追探,過滏河南大街直到羅城頭村內
滏陽河水閘以南約15米處。羅城頭村內牆體質量稍差,推測與鄰近滏陽河,長期受地下水浸泡有關。在北方汽貿城以東及以南的邯鄲大學校園內均沒有發現夯土跡象。
至此,一個新的地下夯土城角形成,即南北向牆體自天悅名苑住宅樓下向南過渚河路,經邯鄲大學行政樓至北方汽貿城內,長度約270米,為東牆;東牆在此轉而向西,出北方汽貿城,過駕校練車場,穿滏河南大街,經羅城頭村至村內滏陽河水閘南側約15米處,長度約640米,為南牆;向西未探。從夯土牆的深度及地層情況,可以推測其為戰漢時期,應基本無疑。
以往所探明並認定的大北城南垣為自
龐村曲折向東過浴新大街後轉而折向東北,穿陵西大街(規劃中)、乾河溝村後又東折,經賀莊至維多利亞港(原啤酒廠)與東牆相交。如今新發現的城角南牆恰與以往所探明的大北城南城牆西段方向一致,且基本處於同一直線上。新城角較以往所探明位於維多利亞港(原啤酒廠)的東南城角向東擴了約950 余米。
2011年12月市文物部門在乾河溝村南側,即水廠路以北、陵西大街以東的上都名苑建設工地勘探時,於5米深的基槽內發現一條橫貫東西的城牆基址,探得全長342米,南北寬約30米,頂部距地表2.2米,殘存最大高度4.3 米,並於夯土牆上或緊靠城牆內側發現東漢墓葬5座、唐墓2座。此段城牆正好處於北方汽貿城內新發現城角南牆與原先探明的“大北城”南牆西段的連線上。從牆體上部發現有東漢時期墓葬可以確定,至遲於
東漢早期,此段城牆已經廢棄。
2012年4月,在配合渚河路以南,浴新大街以西、邯磁公路以東、水廠路以北城區改造時,於趙都新城S3 地塊15 號住宅樓基槽東南部發現一段東西向城牆基址,與過去探明的龐村轉角沿渚河路以南向東延伸的“大北城”南垣處在一條直線上,且走向、寬度基本一致,當為大北城南垣之一段。從解剖斷面上觀察分析,“該城牆與位於其東側的上都名苑內發現的夯土牆為同一道牆體”。
綜上,大北城南城牆自龐村向東經趙都新城3號地15號樓,過浴新大街經五倉區後分為兩道,一道為之前探明並認定的在陵西大街以西折向東北,穿乾河溝村後又東折,經賀莊至維多利亞港(原啤酒廠院內)東南城角;另一道則徑直向東,經上都名苑、羅城頭村,過滏河南大街至北方汽貿城新城角(上都名苑至羅城頭水閘段為直接連線,實際未探)。至於新發現城角東牆於天悅名苑住宅樓下向北走向如何,延伸至何處,暫無法得知,只能寄期望於以後的考古工作。
這兩道牆體之間的早晚關係由於缺乏足夠的調查及發掘資料而無法確定,不過依據在趙都新城S3 地塊15 號樓下發現的夯土牆與“上都名苑內的夯土牆為同一牆體”,且與新發現的一段牆體在寬度及走向上相一致的情況大膽推測,最早的邯鄲“大北城”應是以新發現的位於北方汽貿城內的轉角為東南城角,而自乾河溝村折向東北至賀莊到維多利亞港一線城牆為最早的大北城南牆東段遭到破壞後接南牆西段重新縮小修建而成,且修建寬度及規模遠不及破壞前的城牆,當囿於初經戰亂,人力物力等各方麵條件限制之原因。
大北城不僅是邯鄲文物考古的一個重大發現,也是中國古城考古的一個重大收穫。根據考古勘探資料,大北城地勢呈西高東低,在地表以下戰國至漢代的文化層之上,普遍堆積著一層厚厚的淤泥層,西邊薄東邊厚,地下的文化遺存遠比趙王城豐富,包括大量的夯土建築基址、各種手工業作坊、水井、居民住址遺蹟以及墓葬等,其年代大部分屬於戰國至漢代。根據考古勘探和局部發掘資料,在今城區京廣鐵路以西、叢台路以北、聯防路以南的大北城西北部,應屬於趙國的苑囿區;在今勞動路以北、和平路以南、曙光街以西、陵西路以東區域為冶鐵手工業區;在今邯山商場的周邊區域是制陶手工業區;其餘則為居住與其它手工業區。
主要遺址
整個趙都大北城被深深地埋壓在今城區之下,這在全國同時期的古城址中尚屬首例。雖然經歷了2500餘年的戰爭兵燹及風雨沖刷的滄桑巨變,但其中的一些重要建築經過歷代的傳承不僅古蹟尚在,而且考古也發現了一些重要的文化遺存。它不僅是趙都邯鄲城的歷史見證,也是中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寶庫。
插箭嶺遺址
是大北城西北隅城垣其中的組成部分,也是高大的建築基址。位於“大北城”的西北隅,相傳是由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而得名。遺址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曲折延伸,地面還保存有一段城垣,總長405米,基址寬30-140米不等,殘存高約8米。南端逐漸平緩向下與地下城牆相接,考古勘探發現了戰國時期的銅鏃、繩紋板瓦、素麵瓦當以及排水槽等遺物。
“梳妝樓”遺址
位於大北城的西北隅,屬於高大的夯土台,包括北台(後樓)和南台(前樓)兩部分。北台地基東西長150餘米,南北80米,殘存高度7-8米。南台地基東西長140餘米,南北100米,殘存高度10米。文物調查發現有河卵石鋪設的建築散水,出土有“千秋萬歲”瓦當和“樓”字瓦片及大型礎石等文物。在南台東側有一片低洼地,傳說是趙王宮女梳妝打扮的地方,俗稱“照眉池”。
“洪波台”遺址
位於“梳妝樓”遺址區域內。《
韓詩外傳》稱洪波台是春秋後期
趙簡子修築,此說未必可靠,但漢代已有洪波台似無疑問。李白曾在洪波台看到軍隊行進,並作《登邯鄲洪波台置酒觀發兵》詩一首。
小城遺址
位於“插箭嶺”的內側,平面呈“日”字形,南北長約700米,北邊寬290米,南邊寬約400米,總面積約24萬平方米。東北接近“梳妝樓”,西北與“插箭嶺”相連。在小城遺址內出土的戰國至漢代遺物較多,有灰陶繩紋板瓦、筒瓦、盆、罐等殘片。從小城緊鄰的一組高大建築群看,這裡不是一般居民的居住區,應是官屬區或貴族住宅區。
鑄箭爐遺址
位於大北城西北隅,北鄰靈山與西城垣相接,是一處大型的夯土台建築基址。南北長74米,東西寬60米,殘高9米,平面略呈方形。考古調查發現地表上散布著灰陶繩紋板瓦、筒瓦、盆和素麵豆等殘片。傳說是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專門鑄箭的地方。非常遺憾是,這么重要的一處戰國時期冶鑄遺址毀於修建“邯鄲成語典故苑”工程。在上世紀90年代末修建“邯鄲成語典故苑”工程中確實發現了戰國鑄箭爐遺址,也是國內首次發現戰國鑄箭爐遺址,成為趙武靈王實行胡服騎射的歷史見證。
溫明殿遺址
溫明殿遺址,夯土台基東西25.5、南北30米,地面以上高2.1米,基礎距地表約5米,與漢代文化層相連,附近出土漢代磚瓦等遺物,可能是文獻記載的漢趙王如意所建的溫明殿。溫明殿西約270米處,發現一段南北長約900米的夯土牆,另一段東西長約1280米,與大北城東牆相交後向東延伸。經進一步鑽探,東西南北均有城牆,總面積約640萬平方米。城址年代大約在西漢晚期到東漢時期。
地下城垣
大北城城垣的大致範圍:西垣北端自“靈山”起,與“梳妝樓”、“插箭嶺”、“王郎城”等地面台牆相連,再沿建設大街東側向南偏西方向曲折延伸,全長5604米,地下城牆寬一般在30米左右。南垣,其西端在今龐村與西垣相接,由此向東到今賀莊村原啤酒廠一帶與東垣相接(全長3090米),長度大約為4800米。東垣先後在和平路以北曙光街一線的市第三中學、朝陽路口、中國人民銀行邯鄲支行辦公樓、市檔案館、曙光路國小門前、河北工程大學附屬醫院門診樓東側、紡織公司醫院住宅樓等不同地點地下,均發現有東垣遺址。北垣自“靈山”北端向東延伸,長度為1820米,東端應在今聯紡路與曙光街交角一帶,但沒有發現地下這段城牆的遺址,需要在今後配合城市建設中加以解決。
出土文物
2012年,邯鄲市文物局在遺址周圍發掘出大量戰國文物包括陶器、建城所用磚瓦、居民日常用具和貨幣等。出土的陶器多為泥質灰陶,火候高,質地硬,紋飾有繩紋、弦紋、雲雷紋、米格紋,部分陶片有“邯亭”戳記。建城所用磚瓦則為陶筒瓦、板瓦、瓦當、空心磚,另有排水槽和水管等。日常用具則發現了豆、盆、罐、鐵鏟、石夯錘等。出土貨幣上刻有銘文“甘丹”、“明”、“白人”和“安陽”等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