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淳如

趙淳如

趙淳如,字玉麟,號誌垚,男,漢族 ,生於1895年(清光緒廿一年),原居住地在青田縣高湖鎮東山村。1962年3月去世。任國防部預算局局長(中將)、台灣省銀行常務董事、菲律賓交通銀行副董事長等職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淳如
  • 別名:趙志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青田縣
  • 出生日期:1895
  • 逝世日期:1962
  • 職業:官員
  • 畢業院校:浙江省第十一中學
  • 信仰中國國民黨
  • 主要成就:國民政府頒給忠勤勳章一座
    國民政府頒給勝利勳章一座
人物生平,簡介,早年喪父,發展之路,初識陳誠,婚姻,創建學校,工作調動,其他信息,與世長辭,所獲榮譽,

人物生平

簡介

1960年,趙志垚與家人同攝於台北寓及手記1960年,趙志垚與家人同攝於台北寓及手記
趙淳如,字玉麟,號誌垚,男,漢族 ,生於1895年(清光緒廿一年),原居住地在青田縣高湖鎮東山村。其父趙菊莊是前清貢生,他是前清舉人章楷章乃器的祖父)的及門子弟。趙菊莊家中清貧,靠做塾師束修持家,1916年(清宣統二年)趙菊莊急病亡故。家窮無法安葬,只得將棺木暫停東山,19年之後,才在東源後山腳修墳安葬,當時請國民黨元老于右任先生為之題寫墓碑:“趙公菊莊墓”。此墓於2003年被定為縣級保護文物,並在墳前樹石碑標誌。

早年喪父

趙菊莊去世時,趙淳如年僅16歲,以前都是跟在趙菊莊身邊,流動外地讀書,現今要成為家庭的主要依靠。家庭雖然窮困,其母親還是極力扶持趙淳如念書,總希望有個出仕的日子。師友極力幫助,起初受平橋的葉叔珪老先生關懷,令趙淳如到他家裡與其子侄一起識字讀書。後來又承章太老師之幫助,赴縣城入縣立國小肄讀。

發展之路

初識陳誠

民國元年發大水,東山村堤岸被沖毀,土地被淹,趙淳如的房屋,變成深潭。趙淳如剛滿18歲,在這艱苦的歲月里,為求強國之路,不辭艱辛,矢志上進。在其父親的及門子弟黃景星、項友蘭,周靜溪三人的幫助下,赴麗水投考浙江省第十一中學。這年同去赴考的還有高市少年陳誠(辭修)。陳誠考取了省立第十一師範,他倆原在青田縣國小同學,在麗水又是中、師同科,兩校相近,兩人相處甚密,過往稱便,互相之間交情深厚,成為知己。東源一些老人相傳,趙淳如赴考時,為節省考途費用,其母煮了幾個雞蛋給伯父帶著上路。趙淳如按書中故事之傳授,把雞蛋吃了部分,再把食鹽填在雞蛋殼裡,每餐用後,皆如此法,以鹽代菜。只求米飯充飢,直至麗水考畢回家。這雖是故事傳說,而趙淳如卻付諸實踐。

婚姻

趙淳如1916年與高市葉耐秋女士結婚,因家庭貧窮無錢辦婚禮,是在岳父家完婚的。當時,仁宮村夏秉中先生作伴郎送他到高市。婚後葉耐秋一直留在高市,到1918年,趙淳如才把妻子接回東源,與其母親一起居住。
處中畢業之後,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附設商業專門學校學習,其後,他在任職期間曾到中央大學旁聽,仍選修財政、經濟學。他曾創辦“上海信達利”錢莊,去台後擔任銀行、紡織、煤炭物調等多個經濟部門的工作,都有顯著成績。趙淳如博學強記,他的腦子裡可以記住上百個常用電話號碼。趙淳如為官之後,仍不忘勤儉,平生積蓄要接濟戚友,又要扶持子女上學讀書。有三個子女大學畢業後,正適出國留學,但都因經濟困擾不能如願。直到次子育楚大學畢業後,在朋友幫助下出國留學,三子炎武出國留學就靠在美國工讀的育楚分擔經費,並靠炎武自己勤工儉學完成學業,並取得博士學位。
趙淳如為官清正,從不搞裙帶關係。抗戰勝利後,他任接收大員。當時他的長子、長女、次女都已大學畢業,憑他本人的職位,想安排三個子女去當小官是舉手之勞,但他一個也沒安排,都是按他們自己的專長,去工廠或科技部門搞技術工作。
趙淳如的清廉自勵精神是從小就開始培養起來的。趙淳如在從政從戎的過程中,一生所經管的錢財何止億萬,他始終貫徹這種臨財無苟取的精神,處處為節省公家開支,充實政府財力,發展經濟,安定民生而殫精竭慮。陳誠親手為他撰題輓聯,誇他是“為學時即廉介自期”。
從政後,忠於職守,深得上司與民眾的信任,1935年秋,參加國民大會代表選舉,趙淳如在浙江省第九區(麗水)參選,得票十七萬餘張,當選為國民大會代表。
七七事變之後,國共第二次合作,決定在軍委會之下增設政治部,趙淳如任政治部屬下總務廳長,後又任湖北省財政廳長。正值戰時財政困難時期,到任以後,他提出開源節流,要求銀行支持省府收購糧食,花紗布,支持後方。他認為財政本身首先要培養財源,其次要整頓稅收,廢除苛雜。在他的主持下,財政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觀。
他極力主張實行民生主義經濟政策,全力增加生產,要掌握物資,實施憑證分配,具體做法是:(1)糧食增產;(2)工業增產;(3)徵購實物;(4)憑證分配。財政部門具體管到燃料、米、油、鹽、布匹、鞋襪、牙刷、火柴等物資的分配,還有收價稽核、清算也管。這些措施實行以後,各階層生活安定,特別是抗戰後期,湖北人心比其他省分穩定。
趙淳如從北伐戰爭開始,一直到抗日勝利,皆在陳誠幕下任職,歷經殲擊軍閥孫傳芳龍潭戰役,平息閻馮之戰的四水之役,皆任軍需或後勤,承辦軍費給領、軍需品運送、軍眷照顧,軍官接待,通訊聯繫等繁雜工作,勞怨不辭,籌劃綿密,處處為大局著想,作風純良,為上下級所稱頌。特別是在抗日時期,任湖北省財政廳長,為戰時經濟與民生籌劃備著,先後七年,湖北人民對他頗有好感,後因赴重慶,一朝離去,人們甚感不勝依依。
抗戰勝利之後,他任接收大員,奉派軍政部京滬區特派員,該區轄區最廣,包括蘇浙皖三省接收事宜。特派員業務繁雜,責任重大,接收並保管日寇投降後所繳一切軍用財物,包括武器、糧服、裝具、交通、通訊工具,材料、燃料、衛生器材、騾馬、軍需廠庫、軍用建築物、器具、其他一切軍需物資。此外還兼管奉令籌辦服裝收購,軍需物資,管理敵俘及助理補給等等事宜。
在接收時期,有人諧稱接收為“劫收”,許多人乘機發洋財。當時光復區曾流行一種諺語:接收人員莫不五子登科。所謂五子即金子、房子、車子、女子等而言,但趙淳如是一子不名。由於趙淳如幼年時的窮苦出身經歷,志節更是堅定不移。身為接收大員,生活仍極有節制,平時飲點紅酒(米酒)一次不超過半斤,他自己備有一把錫酒壺,僅盛半斤,喝完決不再加,所以大家稱他為“俗人”。

創建學校

由於趙淳如出身貧窮,深知窮人家的艱難困苦,因而也特別珍惜金錢,儘管他平素的生活並不十分寬裕,但開支都有嚴格預算,絕不胡亂超支。平時對讀書的子女常教以節儉美德,使兄弟姊妹互相關心照顧,互相濟助,以減輕家庭負擔。但逢年過節,都不忘以力之所及濟助同鄉戚友。去台以後,雖不能直接郵匯,但都通過親友從香港匯回大陸,雖然為數不多,但勝過重金。
趙淳如早有遠大理想、竭力為國家培養人才,所以他非常關心教育,在任湖北省財政廳長時,當年戰時財政困難,但對教育事業尤為重視,他認為教育是百年大計,故多方設法保證教育經費的來源,他決策加征學糧,學棉,並清查所有公產、將其全部劃作教育基金,成立保管委員會,負責專管,保證教育經費專款專用。在台灣擔任紡織工業紡紗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於1957年被選為工會理事長後,主持設定獎學基金四十萬元。
周恩來總理題詞周恩來總理題詞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農曆四月二十五日為趙淳如母親七旬大慶,邀集老家的弟、姊、妹去南京聚會,在家裡慶祝,合家歡樂。但為實行節約,沒有驚擾親友,遵循祖母的意願為在家鄉留一紀念起見,以原擬用於祝壽之費用,移作創辦東源國小之用,校址就選在東源趙淳如父親墓旁。並定建校後的經常費用也由趙淳如負擔。開辦以後,可以使鄉間兒童得以就近入學,獲得啟蒙教育。特別是對一些窮困子女受益匪淺
東源國小共建土木結構的校舍三幢:一為教室辦公室;一為紀念廳、教室、師生宿舍樓;一為廚房、餐廳。並聘請有名望的教師任教;如浙江省園林專家、船寮人姚毓繆先生在校任教多年,附近許多青少年慕名來東源求學,培養了不少人才。
趙淳如原來的計畫還想在東源國小內附設國中班,在原國小校舍的東首有一塊基地,當年基礎牆腳都已砌好,地面也已平整。剛好二個教室,準備蓋三層樓房,總共是六個教室,可以夠一個國中班之用。十幾根大木柱都已做好。因時值抗日後期,趙淳如的資金不能匯來家鄉,中途停蓋,無奈只得把那些木柱堆放在國小附近的林家祠堂空屋裡。不久全國解放,所以國中校舍無法興建。後來這些木柱子不知怎樣被消耗。我清楚記得在1951年海匪突襲,東源村有一個鄉幹部犧牲了。因急需做棺材,一時找不到好木料。因為那些木柱是上好的杉木,就用木柱做了一具棺材。後來,剩下的柱子就不知去向了。
1939年為建國小創立紀念,趙淳如邀周恩來題詞“中華民族新希望”。1977年麗水地區撥款在東源村老車站亭建立周總理題詞紀念碑。當年為之題詞的還有董必武題詞:“艱苦奮鬥,忠勇救國”,郭沫若題詞:“團結緊張嚴肅活潑”。陳果夫陳立夫聯合題詞:“國家至上,民族至上,抗戰第一,勝利第一”。此外還有朱德,國民黨元老于右任蔣經國的老師吳稚暉、國民黨主席林森等名人的題詞,因原跡已失落,這是一大損失。為留永遠紀念,2003年4月19日,趙公菊荘墓及趙志垚故居“天水舊家”定為縣級保護文物,並在屋旁及墓旁立碑標誌。
1947年創辦石門中學;1946年趙淳如等聞知故鄉青年以溫州、處州兩中學無法儘量容納,失學青年較多,故決定於故鄉設立石門中學一所,以資培養人才。陳誠交待我趙淳如主持,一面籌措經費,一面延聘教師,在短短數月的時間內,即籌備完成。借水南棲霞寺作臨時校舍,於1947年春季開始招生。該校以陳誠為名譽董事長,伯父為董事長,聘請的教師大多是正規大學畢業的老教師,第一年學費、書費全免。1948年,陳誠送給學校一部《四庫備要》及《全國地方志》等這些書籍現存杭州文瀾閣圖書館。還有《括蒼叢書》(存溫州圖書館)這些書是陳誠私人出資600銀圓買來的。該書運回青田時,本縣詹海峰先生曾參加押運。全國解放以後,該校由人民政府接收。
台灣大學設立趙氏獎學金。1959年趙淳如的次子育楚在美國留學,突然在工廠里身亡,噩耗傳來,全家悲痛欲絕。為培養國家人才著想,決定將育楚的保險賠款留作台灣大學獎學金。此獎學金初名“趙育楚獎學金”,後改名為“趙氏獎學金”。

工作調動

1928年4月間,趙淳如奉調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任中校會計科長,至同年9月間,因實行編遣關係,趙淳如去職賦閒,陳誠是他的直接上司,兩人感情盡篤,趙淳如並沒有以私人關係,對陳誠作過分要求,為顧全大局,他豪爽地回上海經營他原來創辦的“信達利錢莊”。他自任經理,曾去日本考察財經,返國後,兢兢業業,使錢莊有可觀的發展。直至第二年8月,經陳誠電邀才到武漢任十一師軍需處長。故陳誠先生在為趙淳如撰題的輓聯中誇他“常見小心持大體”。
1948年,趙淳如任國防部預算局局長(中將)。因時局對國民黨愈來愈不利,全家先期去台。而長女、次女、長子、夢奇等四人都以工作單位關係或婚戀關係為藉口,留在大陸參加革命。因為政見不同,趙淳如追隨國民黨撤退台灣。
趙淳如去台以後,解脫了行政職務,主要擔任經濟方面的官員。首先任台灣省銀行常務董事。繼任物資調節委員會主任委員,周密計畫、調配民生物資,實行平價供應,物價得以穩定。至離任時,物調會資金盈餘一千餘萬元,庫存物資值二千餘萬元。在任期中曾一度奉派兼任石炭調節委員會主委,促成台灣石炭第一次外銷,向韓國等地換回紗布及石油,供應民生之需。繼而奉命為交通銀行官股董事及常務董事,併兼負籌設台灣紡織公司,擔任公司董事長,又被推為台灣區棉紡織業工會委員會主任委員及理事長。最後又任菲律賓交通銀行副董事長,台灣棉紡織同業公會理事長等職。
1948年入台時,吳國楨為台灣省主席。因台省蔬菜及食肉供應失調,他採納美國商人蓋爾伯克傑的建議,擬向美國購凍肉及蔬菜應市。吳徵求趙淳如的意見,趙淳如認為台灣是一個農業地區,豬肉及蔬菜雖不能自給,但一邊拿外匯去外國採購,一邊又要求美援,豈不是自相矛盾,這是不妥的,所以沒有照辦。並提出自力更生的建議:從增加生產著手,先養母豬,再增殖小豬,貸與農民飼養,政府供給飼料,不過一年、即可解決。至於蔬菜,只要政府供應種籽及肥料,農民因有利可圖,無不樂於種植銷售,這事卻觸怒了吳氏,他下令財政廳向美訂購凍肉。但台灣居民對凍肉不甚購買,省府卻採取錯誤措施,下令禁屠,迫人購買凍肉,造成巨大損失,此事留下隱患,日後趙淳如為建立台北紡織公司(公營),又受到吳氏的掣肘,即將到手的省內350萬貸款,遭到拒絕。無奈之下,只得到處奔波,靠朋友支持,籌足公有企業的經費

其他信息

與世長辭

1962年3月2日,趙淳如再一次到馬尼拉處理菲律賓交通銀行股權轉移問題。正值惡暑,腸胃不適,曾延醫診治,三日後照樣理事,連續參加會議。又因午睡時不慎,為冷氣所襲,高熱復發。因菲律賓交行為提存及股息分配矛盾重重,費盡周折,勉強解決。由於身體不適,增加心煩。回台後又忙於匯報赴菲處理公務經過,未曾休息,一連幾天,病情加重,嘔吐並發高燒,燒退後微熱,體重減輕,最後確診為肝病。轉入空軍總醫院治療,巧遇周末,院方認為是慢性病,未作及時治療處理,致使病情惡化,六月三日晨,與世長逝,享年六十八歲。

所獲榮譽

糧食部頒給一等二級獎章一枚
財政部頒給一等三級獎章一枚
國民政府頒給五等景星勳章一枚
國民政府頒給忠勤勳章一座
國民政府頒給勝利勳章一座
國民政府頒給四等雲麾章一座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