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楷

趙文楷

趙文楷(1760—1808),字逸書,號介山,安徽安慶府太湖縣北中鎮寶坪村(現)人。乾隆二十六年七月十一日生,嘉慶十三年三月初三日卒。乾隆五十三年以第二名舉於鄉,嘉慶元年一甲一名進士及第,由翰林院修撰,仕至山西雁平兵備道。著有《石柏山房詩存》八卷。嘉慶五年出使琉球。嘉慶九年,趙文楷出任山西雁平道,署嘉慶十三年卒於任上。此幅畫像取自安徽省圖書館民國間編印《安徽先賢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文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人
  • 出生地安徽太湖景寧鄉
  • 出生日期:1760年
  • 逝世日期:1808年
  • 職業:山西按察使
  • 字號:字逸書,號介山
簡介,家族起源,巔峰時刻,魂歸故里,個人作品,

簡介

趙文楷(1760—1808),字介山,號逸書,安徽安慶府太湖縣人。仕至山西雁平兵備道。嘉慶十三年,因病卒於任,終年48歲。光緒二十三年(1897),骸骨由山西雁平道運回故鄉安徽太湖縣,與妻、妾合葬於景寧鄉人形山。1982年經省批准,其墓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其後輩趙朴初老先生是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傑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氏從趙文楷到趙朴初,六代翰墨,風騷相傳。

家族起源

太湖縣趙氏一脈,據考遠紹宋祖,系宋太祖趙匡胤次子燕王德昭後裔(見趙洛著《詩人趙文楷》)。一世祖趙雄一為避戰亂,於元末自江右遷居太湖山區望天寶坪。自其七世祖趙彥逵(字鴻漸,歲貢生,官順德府經歷)至趙文楷(1760~1808,字逸書,號介山,趙朴初先生六世祖)祖父趙象賢(字一泉,監生,官雲南和曲州、四川漢州吏目從九品),六世均以苦讀而為官為吏,憑俸祿基本上維持了小康之家。可到了趙文楷父親趙學浩(1733~1778,字配兩,號恪亭,乾隆41年丙申府貢,候選訓導)一代,則久滯科場,家道衰落,時斷時續的學館生涯,常使空中無以為繼。
後人有傳誦:太湖縣一門四進士:趙文楷(狀元)、趙文楷子趙畇、趙畇子趙繼元,趙繼元子趙曾重,趙曾重弟曾裕的兒子就是趙朴初,自趙文楷至趙曾重,四代進士,且都入了庶常館,除了趙繼元外,最後都成了翰林。此外趙曾重堂兄趙環慶也是進士。個人經歷
趙文楷少年家貧,6歲初入蒙館,聰穎過人。祖父趙象賢從四川回到家,問及學業,指窗外樹枝上百舌鳥命題。趙文楷立即吟出一首五言詩:桃花紅未了,百鳥鬧春曉。能做百般聲,枝頭壓眾鳥。7歲時作《詠荷花》詩:一葉復一葉,千枝更萬枝。昨夜沾雨露,開遍鳳凰池。10歲那年重陽節龍山會飲時,賦詩二首,有“……龍歸一潭靜,落日萬山秋。急管驚棲鶻,長歌和飯牛……”之句,生動地描繪了龍山宮的景色。可惜當他人生剛起步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四十四年(1779年),父親、祖父相繼去世,家境一貧如洗。父親死後無錢舉喪,厝於西園內7年才葬,無奈,母親不得不去做傭人。十八九歲的趙文楷只能輟學,在家邊自學邊從事農耕。為了擺脫貧困的生活,趙文楷唯一的希望就是寄託於科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趙文楷通過了江南鄉試。嘉慶元年(1796年)通過殿試中了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實錄館纂修、文淵閣校理
趙文楷

巔峰時刻

趙文楷出使琉球是其一生中輝煌的一頁。位於東海的琉球(今日本沖繩縣),在隋朝時就建立了中山國。清嘉慶帝登基不久,老國王去世,其孫尚溫繼位。按慣例,琉球國王即位必須經大清皇帝冊封。嘉慶四年(1799年)八月十九日,經殿議選定趙文楷為大清正使,賜上卿蟒服、白玉帶,領聖旨前往琉球國。正當趙文楷為冊封事準備行程,太湖家中來信,得知家母潘老夫人病重,為盡孝道,乃向皇帝請假回鄉省親。嘉慶五年(1800年)五月初七,趙文楷使團一行在福州舉行祭禮後,開船直航琉球。舟出五虎門,忽遇東海風雲驟變,雷雨交加,驚險殊甚。後歷時五晝夜,十一日抵達琉球。中山國王尚溫率官員和百姓在那霸港迎接使團。七月二十四日,正式舉行隆重的冊封加冕大禮。日出三竿,“瑞泉”、“刻漏”兩座王宮大門開啟,儀仗隊整齊排列,鼓樂齊鳴,莊嚴威武。趙文楷著正一品鱗蟒禮服,登台宣讀嘉慶皇帝的冊封詔書,並代表皇帝賜給中山國新國王王冠、錦袍、玉帶。接著宣布對宰相及司法官員的任命,對諸王妃分別賜予各種精美禮品。大禮告成,琉球舉國上下一片歡騰。
禮成後,住了三個月,後因母七十壽誕將屆,只得返歸。臨別時,中山王到驛館送別,並贈以金扇。趙文楷在出使琉球期間,不但自己廉潔自律,而且還要求隨從人員尊重當地居民的風俗習慣,友好相待,因而深受琉球君臣的好評和愛戴。
趙文楷城琉球逗留5月有餘,“廉潔之聲,著于海外”。本可回京復命接受封賞,孰料剛一上岸入館,即聞噩耗,原來其母潘太夫人已於3月20日病逝故里。肝腸寸斷的他,號泣賓士,哀感行路”。回籍後,於黃泥塝築獨秀草堂,堅持守制三年。
嘉慶皇帝在趙文楷回國後,為表彰他的廉潔,為趙母撰祝壽詩,讚頌趙母教子有方。1987年趙朴初先生出訪日本曾到琉球參觀訪問,目睹了先祖趙文楷墨跡文物。

魂歸故里

直至嘉慶8年,丁憂期滿,趙文楷再入翰林院。9年6月,以京察一等簡授山西雁平兵備道(轄三州兩府,駐代州,即今代縣)。本來“自海外歸,心往往而悸,言笑異於他日”的趙文楷,現在又王命在身,遠離京畿故里。雄關巍巍,王事鞅掌,末及四載,趙文楷於嘉慶13年3月3日遽卒於任上,年僅48歲。趙文楷為官清兼,身無餘財,棺櫬難歸。時山西布政使金公與趙文楷有同鄉之誼,喟然謂其同僚曰:“趙觀察(清代道員的欲稱)惟飲山西一杯水,今旅櫬不歸,君等忍坐視耶?”諸公紛紛解囊贈送賻義,王夫人(1783~1862,山東聊城庠生王虎文女,生女惠貞,子畯、畇)才得以扶柩歸里,停厝於望天寶坪。直到35年後,趙文楷腹子趙畇(1808~1877,字芸譜,別號遂翁,官至廣東惠潮嘉道等)業已考中進士兩年後,趙畯(1805~1869,字粒民,號晉生,廩生,候選訓導)、趙畇兄弟二人方同族人公議,將其遺骸安葬在望天華光村仙人座山。今墓、碑俱存。1982年經省批准,趙文楷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又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載入《中國名勝大辭典》。?
參考資料趙洛著《詩人趙文楷》、 沈復著《浮生六記》、趙繼元主修同治縣誌

個人作品

趙文楷別號司空山樵,一生著作甚豐,詩文皆美,《司空賦》文筆優美,自然流暢。他的《游西風洞夜宿獅子庵》一詩:“古寺雲深處,捫蘿問牧童,鳥盤秋色外,人語暮煙中。廚蓋千年石,岩呼半夜風。暫拋塵夢去,禪榻一燈紅。”極其洗鍊地描摹了獅子庵(今西風禪寺)四周的幽美景色及詩人的恬靜心態。他的著作有《石柏山房詩存》、《槎上存稿》、《獨秀草堂存稿》、《楚游稿》、《菊花新夢稿》、《中山見聞錄》等。他的學生、清嘉慶年間禮部尚書湯金釗(浙江蕭山人)曾評價他的詩說:“美哉先生之為詩也!其情豪,其氣逸,其性直,其識論超,其魄力;無猥瑣齷齪之思,無雕琢錘鍊之跡;瀏璃渾脫,純任自然,曠邁遒上,不落塵滓,往往有太白神致焉。”這種評價是非常恰當而中肯的。
趙文楷
趙文楷
趙文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