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寶昌(指揮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寶昌是國家一級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名譽理事,原中國電影樂團常任指揮。趙寶昌在半個多世紀的音樂生涯中,集器樂演奏、詞曲創作、樂隊指揮、音樂評論於一身,刻苦學習、辛勤耕耘、不懈努力、積極求索。他指揮的影視作品多達三百餘部集,其中有《紅樓夢》、《淚痕》、《鵲橋仙》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寶昌
  • 逝世日期:2012年去世
  • 職業:副團長、總監和指揮
  • 主要成就:《秋水月影》《廟宇鐘聲》
簡介,生平經歷,參與作品,

簡介

趙寶昌是國家一級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名譽理事,原中國電影樂團常任指揮。趙寶昌在半個多世紀的音樂生涯中,集器樂演奏、詞曲創作、樂隊指揮、音樂評論於一身,刻苦學習、辛勤耕耘、不懈努力、積極求索。他指揮的影視作品多達三百餘部集,其中有《紅樓夢》、《淚痕》、《鵲橋仙》等。 趙寶昌是國家具有特殊貢獻的指揮家,併入選美國“ABI”和英國劍橋“WHO’SWHO”世界名人錄,現為美國洛衫磯華人藝術團副團長、總監和指揮。
年逾古稀的趙寶昌,在逾越時空的過程中,內心感受與祖國變化休戚相關、冷暖與共。作品在繼承發揚民族傳統的同時,從未間斷對一切外來有益東西的借鑑,從而形成自己的風格。

生平經歷

趙寶昌從小生長在一個貧窮農民家庭,他的第一個玩具是父親的三弦,從此對音樂產生濃厚興趣,在戰壕里畫五線譜、在部隊里找人學習,一個人拿著筷子面對鏡子練習。
每當電視中出現別人指揮的場面,他就會仔細觀察和揣摩。為了更好地指揮,他甚至在55歲之時,開始學習鋼琴。就憑著這樣的好學和鍥而不捨,他終於收穫了成功。
1985年,趙先生任“中國電影明星藝術團”藝術指導兼指揮,赴新加坡訪問演出,連演十四場,場場爆滿。
1987年4月,趙寶昌施光南谷建芬王立平等十大作曲家指揮了歌曲新作音樂會。同年8月的首屆中國音樂節上,趙寶昌在北京音樂廳擔任了中國電影樂團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的整場指揮。演出受到觀眾熱烈而真摯的歡迎。
1989年,趙寶昌應邀出席了在華盛頓DC召開的第十六屆世界文化藝術交流會。同年應邀在聖地亞哥國際大學作為訪問學者,參加樂隊排練,研究指揮和作曲。
1991年,他在洛杉磯成功地演出了由交響樂隊伴奏的全部“黃河大合唱”。觀眾反應強烈,演出後,通夜不斷有兩岸三地的華僑觀眾打電話給他,表達各自的滿腔情懷。
不久,“美國中國交響樂團”成立,由趙寶昌擔任總監和指揮,先後為錢其琛外長訪美、中秋節、大陸賑災等重大活動進行了演出。特別在為大陸賑災演出中,趙寶昌即興寫了“賑災歌”:“大陸水災還未消,賑濟我骨肉同胞,炎黃子孫情義重,豈在你錢多錢少。”並在當場反覆演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96年初,趙先生與友人共同創建了“洛杉磯華人藝術團”,並擔任副團長、總監和指揮。
1999年,祖國50大慶,趙寶昌在洛杉磯指揮演出了氣勢磅礴的“黃河大合唱”。樂隊、合唱隊員共220人參加。當指揮到“黃水謠”那深情委婉的旋律時,激起一片思鄉之情,他不禁潸然淚下。
身為中國國家一級指揮、原中國電影樂團常任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趙寶昌其實在六十歲時就想做這個個人作品演奏會,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如願。
趙寶昌再次返回指揮台,開始為自己的演出排練時,他那熱情洋溢、充滿活力的的肢體語言,讓人無法相信這已經是位年逾古稀的老人……
2012年去世。

參與作品

趙寶昌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音樂生涯中,他還創作了大量音樂作品,有民族器樂曲、管弦樂曲和歌曲等。由於一直在電影樂團工作,所以他的音樂作品大部分是為新聞電影、紀錄片和電視專題片而創作的,如《秋水月影》《廟宇鐘聲》《齊白石》《尼克森參觀針刺麻醉》等。
管弦樂作品有:《年輕的體育健兒組曲》《歡迎和慶祝》《祝您快樂》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