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解說、辨析、譯文三部分,澄清近年來出版的注釋、解說、評論《孫子兵法》的著作中對於《孫子兵法》原文的誤解、誤譯和“誤評”,就諸多有關問題作訓詁考證和邏輯分析,求得對《孫子兵法》原文原意的正確了解。
基本介紹
- 書名:趙又春讀經典:我讀孫子
- 出版社:中南出版傳媒集團,嶽麓書社
- 頁數:290頁
- 開本:32
- 品牌:嶽麓書社
- 作者:趙又春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80244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對《孫子兵法》原文作注釋、解讀的書是很多的,本書選取今人影響極大、作者名氣極大的陶漢章、郭化若、李零、黃朴民有關《孫子兵法》的四部書,作為本書研究批評靶子,對書中包含的誤解、誤譯、誤評進行思辨性分析;在比較辨析中,我們可以看到本書作者趙又春許多獨到見解,包括對原文的句讀、標點,都有其與眾不同之處。因此本書的出版,對於《孫子兵法》研究將是很有意義的。誠如作者所表態的,“真正的學術批評內涵著對於反批評的期待,因此,我更加歡迎對於本書的任何內容和形式的批評”,我們期待本書的出版拋磚引玉,使得更多讀者能更深入探究《孫子兵法》的思想精髓和智慧核心。
作者簡介
趙又春,男,1935年生,湖南邵東人,1957年從留蘇預備部轉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60年底被開除學籍:1961—1979年,從事體力勞動和擔任民辦中學教師,1980年起在高校任哲學教員,1985年評為副教授,1986—1990年任湖南師大馬列部副主任、主任,1996年初退休。曾發表過幾十篇哲學原理方面的文章,主編過一部《馬克思主義原理》(教材),同人合譯過兩本書,70歲起開始寫《我讀論語》等著作。一生最喜歡的事,是和“可以對話的人”聊天,他說,他若印製名片,上面將寫一句:同我打交道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講真話
圖書目錄
自序……
一、 計篇
二、 作戰篇
三、 謀攻篇
四、 形篇
五、 勢篇
六、 虛實篇
七、 軍爭篇
八、 九變篇
九、 行軍篇
十、 地形篇
十一、 九地篇
十二、 火攻篇
十三、用間篇
一、 計篇
二、 作戰篇
三、 謀攻篇
四、 形篇
五、 勢篇
六、 虛實篇
七、 軍爭篇
八、 九變篇
九、 行軍篇
十、 地形篇
十一、 九地篇
十二、 火攻篇
十三、用間篇
文摘
1.1 孫子日: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解說】
1.這是《孫子兵法》這部兵書開宗明義的頭一句話。“兵者”是指戰爭:“兵”字本是泛指兵器,由此引申出“士卒”、“軍隊”義,進而有了“戰爭”義。《管子-法法》:“貧民傷財,莫大於兵”,其中“兵”就是指戰爭。但“兵”也可以用作動詞,“用兵”的意思。
2.“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從內容上說,是解釋“兵者”之所以是“國之大事”的原因、理由,但這兩句話其實是同一個意思,表達的是同一個理由:“死生”、“存亡”同義,針對的應是同一個主體;特別是,這“存亡之道”的“道”是道路的“道”,和“死生之地”的“地”,實際上也是表達同一個概念。
3.末句的“察”字,和“看”、“觀”、“視”基本同義,但帶有“多次細看,以求分辨清楚、不至於弄錯”的附加義,所以“不可不察”是說:不可以不(亦即“務必要”)仔細研究,權衡利弊,以求做出的選擇決定不至於失之輕率。——注意:純粹從語法上看,末句的主語,也即“察”的受事,還是“兵者”,但整個這句話只是“像是”在泛論戰爭問題,其實是做引子,用以導向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該怎樣估計、預測一場戰爭的結局(誰將取勝)?因為當一個國家面臨戰爭的威脅,須要做出“究竟打不打這場戰爭”的重大決定時,實際上就是在“察”這個問題,而需要“察”這個問題了,必定是面臨戰爭威脅的時候。因此,全句的重心落在末一分句,而要“察”的其實並不是一般的“兵者”,而是“意之所屬”的某場特定的、尚未正式爆發的“兵者(戰爭)”,亦即國家“當前所處的”、可能發展為戰爭的“局勢”,以及與之有關的諸多問題。把“兵者”安排為全句主語,只是因為關於“一般戰爭”的學問、道理,對於“察”這“具體局勢”問題大有幫助,可以提供理論指導。這是這句話的“言外之意”。這句話必有這個言外之意,則是它作為這《計篇》的、從而也是整個這部兵書的頭一句話的“特殊地位”決定的。可以這樣含蓄地說話,則是古代漢語的一大特色。其實,認為這句話頭上的“兵”字是動詞,“兵者”是“發動一場戰爭”的意思(“者”字結構可以表示人、物等,也可表示事),也許更好。——說明一句:《孫子兵法》每一篇都用“孫子日”開頭。這三字是編者加的,不是孫子說的,故不屬於“書”中的話。
【辨析】
1.這句話,郭化若將軍的譯文是:“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認真研究的。”(見《孫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頁。該書的“今譯”是採用郭化若將軍《孫子譯註》給出的譯文。以後徵引郭將軍的言論,都出自此書,簡稱“郭著”)黃朴民先生的翻譯幾乎與此全同,只是“軍民”作“民眾”,末句“研究”前還多有“考察”一詞(見黃朴民著《(孫子兵法)解讀》,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頁。以後徵引黃先生的言論都出自此書,簡稱“黃著”)。一般都這樣翻譯,但我以為有兩個“誤處”。①按這譯文,“生死”和“存亡”的主體是不同一的,分別為“軍民”與“國家”(李零先生也作這種理解,見下文),但這不會是原文作者的意思。且不說別的,只要確認這兩句是用來交代前句所做論斷的理由,“生死”和“存亡”的主體就該都是“國家”,即兩句是一個意思,說成這樣兩句,只是為了強調,加重語氣而已,因為前文並沒有同時說、也不蘊含有“兵者,民之大事”的意思。②按這譯文,要“察”的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兵者”,不是“意之所屬”的另外某件事,這就不合原文原意了。因為這是現代漢語,不允許像古漢語那樣含蓄。——陶漢章將軍轉述這一章的大意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係到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見陶漢章編著《孫子兵法概論》,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頁。以後徵引陶將軍的言論,都出自此書,簡稱“陶著”。該書注釋完每一章後,給出了該章的“大意”,實際上是翻譯,所以我也作為“譯文”處理),倒是避免了上述的主體不同一的誤解,但卻有了“主體不明確”的缺點;他這譯文同樣有上述第二個“誤處”。
2.李零先生說:“‘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這段話很清楚,兵是關係士兵生死、國家存亡的大事。‘死生之地’,過去有不同解釋,我理解,就是‘死地’和‘生地’的合稱。……‘死生之地’就是戰場、戰地。戰場上的死生,關係到國家的存亡,軍事的背後是政治。”(見李零著《兵以詐立——我讀孫子》,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0頁。以後徵引李先生的言論,均出自此書,簡稱“李著”)他這說法同郭解有同樣的缺點,但錯得更其明顯。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是否進行戰爭,是決不可以不仔細認真地加以考慮的。P2-4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解說】
1.這是《孫子兵法》這部兵書開宗明義的頭一句話。“兵者”是指戰爭:“兵”字本是泛指兵器,由此引申出“士卒”、“軍隊”義,進而有了“戰爭”義。《管子-法法》:“貧民傷財,莫大於兵”,其中“兵”就是指戰爭。但“兵”也可以用作動詞,“用兵”的意思。
2.“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從內容上說,是解釋“兵者”之所以是“國之大事”的原因、理由,但這兩句話其實是同一個意思,表達的是同一個理由:“死生”、“存亡”同義,針對的應是同一個主體;特別是,這“存亡之道”的“道”是道路的“道”,和“死生之地”的“地”,實際上也是表達同一個概念。
3.末句的“察”字,和“看”、“觀”、“視”基本同義,但帶有“多次細看,以求分辨清楚、不至於弄錯”的附加義,所以“不可不察”是說:不可以不(亦即“務必要”)仔細研究,權衡利弊,以求做出的選擇決定不至於失之輕率。——注意:純粹從語法上看,末句的主語,也即“察”的受事,還是“兵者”,但整個這句話只是“像是”在泛論戰爭問題,其實是做引子,用以導向關於這個問題的討論:該怎樣估計、預測一場戰爭的結局(誰將取勝)?因為當一個國家面臨戰爭的威脅,須要做出“究竟打不打這場戰爭”的重大決定時,實際上就是在“察”這個問題,而需要“察”這個問題了,必定是面臨戰爭威脅的時候。因此,全句的重心落在末一分句,而要“察”的其實並不是一般的“兵者”,而是“意之所屬”的某場特定的、尚未正式爆發的“兵者(戰爭)”,亦即國家“當前所處的”、可能發展為戰爭的“局勢”,以及與之有關的諸多問題。把“兵者”安排為全句主語,只是因為關於“一般戰爭”的學問、道理,對於“察”這“具體局勢”問題大有幫助,可以提供理論指導。這是這句話的“言外之意”。這句話必有這個言外之意,則是它作為這《計篇》的、從而也是整個這部兵書的頭一句話的“特殊地位”決定的。可以這樣含蓄地說話,則是古代漢語的一大特色。其實,認為這句話頭上的“兵”字是動詞,“兵者”是“發動一場戰爭”的意思(“者”字結構可以表示人、物等,也可表示事),也許更好。——說明一句:《孫子兵法》每一篇都用“孫子日”開頭。這三字是編者加的,不是孫子說的,故不屬於“書”中的話。
【辨析】
1.這句話,郭化若將軍的譯文是:“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認真研究的。”(見《孫子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頁。該書的“今譯”是採用郭化若將軍《孫子譯註》給出的譯文。以後徵引郭將軍的言論,都出自此書,簡稱“郭著”)黃朴民先生的翻譯幾乎與此全同,只是“軍民”作“民眾”,末句“研究”前還多有“考察”一詞(見黃朴民著《(孫子兵法)解讀》,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33頁。以後徵引黃先生的言論都出自此書,簡稱“黃著”)。一般都這樣翻譯,但我以為有兩個“誤處”。①按這譯文,“生死”和“存亡”的主體是不同一的,分別為“軍民”與“國家”(李零先生也作這種理解,見下文),但這不會是原文作者的意思。且不說別的,只要確認這兩句是用來交代前句所做論斷的理由,“生死”和“存亡”的主體就該都是“國家”,即兩句是一個意思,說成這樣兩句,只是為了強調,加重語氣而已,因為前文並沒有同時說、也不蘊含有“兵者,民之大事”的意思。②按這譯文,要“察”的就是一般意義上的“兵者”,不是“意之所屬”的另外某件事,這就不合原文原意了。因為這是現代漢語,不允許像古漢語那樣含蓄。——陶漢章將軍轉述這一章的大意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係到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認真考察研究的”(見陶漢章編著《孫子兵法概論》,解放軍出版社2002年版,第117頁。以後徵引陶將軍的言論,都出自此書,簡稱“陶著”。該書注釋完每一章後,給出了該章的“大意”,實際上是翻譯,所以我也作為“譯文”處理),倒是避免了上述的主體不同一的誤解,但卻有了“主體不明確”的缺點;他這譯文同樣有上述第二個“誤處”。
2.李零先生說:“‘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這段話很清楚,兵是關係士兵生死、國家存亡的大事。‘死生之地’,過去有不同解釋,我理解,就是‘死地’和‘生地’的合稱。……‘死生之地’就是戰場、戰地。戰場上的死生,關係到國家的存亡,軍事的背後是政治。”(見李零著《兵以詐立——我讀孫子》,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60頁。以後徵引李先生的言論,均出自此書,簡稱“李著”)他這說法同郭解有同樣的缺點,但錯得更其明顯。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大事,關係到國家的生死存亡;因此,是否進行戰爭,是決不可以不仔細認真地加以考慮的。P2-4
序言
今年上半年,我把拙著《我讀荀子》書稿發給出版社後,登時感到一種輕鬆。但很快就又感到一種惆悵,茫然自問:以後乾什麼呢?一年多來的客居生活告訴我,在這異國他鄉,人地生疏,如果沒有“可以自己個人單幹的事”好做的話,像我這樣的怯於社交,又不會、不願做家務更沒有多少家務事需要我來做的人,儘管不存在經濟上的壓力,也沒有了任何精神負擔,日子卻是不會好過的。我知道,為了過日子,我只好繼續寫作。那么,接下寫什麼呢?看來,只好還是寫“我讀”。於是,我想到藏有頗多中文書籍的多倫多大學鄭裕彤東亞圖書館去,看那裡有沒有注、譯《韓非子》的著作。因為日前在我的部落格中發現有讀者留言,說:“願先生寫完《我讀荀子》後能儘快將其出版,更願先生……能繼續解讀其他古代典籍,比如《韓非子》等”;而且,我也曾經暗中盤算過,要把《我讀韓非子》作為我的最後一本“我讀”。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就在離我的寓所不遠的一個多倫多公共圖書館中,在它的並不多的中文書書架上,我居然看到有李零先生的《兵以詐立——我讀孫子》,陶漢章將軍的《孫子兵法概論》,和黃朴民先生的《孫子兵法解讀》,我真是又驚又喜。講老實話,直到那一天,我都只是知道有《孫子兵法》這部書,和在“資料彙編”一類書中讀過一些孫子語錄,並沒有仔細通讀過它。我於是當機立斷,馬上借回那三本書,認真地、仔細地,相互比較、對照地閱讀三位注家的注釋、翻譯、解說(不看書中其他內容);目的則是作調查:看他們的解讀是不是“有懈可擊”,就是說,可不可能拿這幾本書作批評靶子,讓我寫一部《我讀孫子兵法》。結果是大喜過望:越往後讀,我越是肯定,不但“有懈”,而且“多得很”,有不少還是“高質量的”(誤解得嚴重);更重要的是,我已然感到,我有把握“擊倒、擊穿”它們。就這樣,我決定再寫一本《我讀孫子兵法》。於是,又從網上下載郭化若將軍的《孫子譯註》,湊滿四個“批評靶子”後(我此前寫的“我讀”系列書,每部當作“批評靶子”的書都是四本),我就開始投入寫作。果然寫得很順利,不足半年時間就完成了,今天就來給這本書寫序言了。下面,向偶爾看到這本書的讀者交代幾個具體問題:
一、同我此前寫的所有“我讀”系列書一樣,本書的目的是求得對於《孫子兵法》的恰切詮釋,幫助一般讀者,即具有相當閱讀能力的非文史類學科的專業工作者,達到對於《孫子兵法》原文原意的比較準確的了解,澄清對於它的許多內容的誤讀。因此,本書不涉及關於孫子兵法的學術研究和評價問題,介紹有關軍事知識時,以“有助於讀懂原文”為限,不拉扯得很遠。但我也要說一句:由於我指點出來的、想通過本書的辨析、批評來予以澄清的“誤讀”,都是歷來和當今名家的讀法、解釋,大多在相當程度上成了人們的“共識”,所以本書對於文史類專業工作者,理當也有可讀性,甚或更有意義,就是說,也許他們更加應該翻閱一下。
二、本書的寫法,同《我讀論語》、《我讀老子》等有很大的區別。那幾本,我行文的套路一律是:把我對原文的注釋、解說和對於別人“誤處”的辨析、批評,以及關於如何獲得“達詁”的方法論探討、指點,統統糅合在一起,夾敘夾議,以求文章顯得生動些,讀者閱讀時輕鬆些。因此,那幾本書對原文每一章的解說都是一篇小隨筆,且都不提供譯文。本書不同了:每一章原文後,屬於我寫的東西,一律是“解說”、“辨析”、“譯文”這樣三部分。而且都予以醒目的標記:“解說”部分只寫我對原文的訓釋和理解;對別人的批評文字,一律放到“辨析”中;“譯文”務求準確傳達原文意思,又是明白通順的現代白話文。因此,只想知道《孫子兵法》究竟講了些什麼的讀者,就只須閱讀第一、三部分了,對我的解讀、翻譯不放心,還想了解一下“異見”的讀者,才需要讀一下“辨析”部分。
三、鑑定本書的質量、價值,也即值不值得閱讀、購買的便捷方式是:隨便選擇原文字數不太多又似乎不大好懂的一章,看看我的解說文字是否清楚明白和言之成理,譯文是否同原文“對接得上”而又具有邏輯性,就基本上可以確定了;再看一下“辨析”,對做出的判斷就更有信心了。——例如第一篇第一章(1·1)就是可以選擇的,我則推薦第十二篇第三章(12·3)。
四、《孫子兵法》的版本很多,本書採用的原文,取自陶漢章將軍的《孫子兵法概論》一書,要講個理由的話,就是:此書1985年出版後,廣受歡迎,譯成外文後還暢銷國外,多次再版,影響極大,而且,它同郭化若將軍《孫子譯註》給出的原文極少差別。但是,也有幾個字,我根據其他版本做了改動。至於各篇的分章(作解說,只好將原文分段落進行,一段就是一章;這是作解說者劃分的,所以各有各的分法),以及原文的標點,則都是“我自己的”。我對原文的理解的獨特性,許多都表現在和根源於我認可的句讀、標點不一樣。——《孫子兵法》共有13篇文章,本書在給某一篇作分章解說之前,還給出了該篇的全文,以便讀者也可以作統覽全篇的閱讀。
我還要說兩個意思:
1.記得在前些年的所謂“國學熱”中,我看到過一位學者接受記者採訪的談話,當記者問及學點“國學”需要讀哪些書時,他開列了一個最低限度的必讀書目,其中就有《孫子兵法》。當時我不禁感到臉紅:我這個學哲學、教哲學還寫了解說“國學經典”著作的人,竟然至今沒有摸過《孫子兵法》這部書!前兩天,為了寫這篇序言,我開始看《兵不厭詐》中的非注釋、解說原文的文字,發現李零先生介紹說:“西方人讀中國書 ,他們有挑選。書店裡,我國典籍,名氣最大,是代表中國智慧的三本書:《老子》、《易經》和《孫子》,很多老百姓的家裡都有這幾本書。”我看了又感到一點安慰:現在,我把這“代表中國智慧的三本書”都“我讀”過了;還竊以為:本書旨在澄清對於《孫子》一書的諸多誤解,即使我的新解不能全部得到學界的公認,也算是對於我國“國學”和“中國智慧”有所貢獻了吧?
2.對於我拿來作為“批評靶子”的著作的作者,我總是懷著由衷的感激和深深的敬意的。因為我知道,比任何別人都更加明白,沒有他們的書,我決寫不出我的書,我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寫作的,這乃是兩個基本的、無可懷疑、不容辯駁的事實。換言之,對我而言,他們是先行者、開路者,因此,哪怕是他們的失誤,對我也是一種正價值,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為了給讀者以警示,特別是鑒於我國現在幾乎沒有真正的學術批評,就是說,學者們做學術評論時也只說好話、恭維話、吹捧的話,我厭惡這種風氣,想打破這個局面,所以在分析他們發生失誤的原因時,我也總是直爽地、毫不留情地說出我的看法。我的批評自然未必都是恰當的,有些可能言之過重,對這情況,我除了準備接受反批評外,就只有請求寬容和原諒了。在《我讀莊子》的序言中,我寫道:“真正的學術批評內涵著對於反批評的期待,因此,我更加歡迎對於本書的任何內容和形式的批評。”這裡,我也要誠懇地表達這個態度。
最後,我要對我退休前的工作單位:湖南師範大學,特別是它的公共管理學院,表示我的由衷的感謝,因為我的寫作一直得到他們的關心、支助和鼓勵。
趙又春
2013年10月20日於多倫多
一、同我此前寫的所有“我讀”系列書一樣,本書的目的是求得對於《孫子兵法》的恰切詮釋,幫助一般讀者,即具有相當閱讀能力的非文史類學科的專業工作者,達到對於《孫子兵法》原文原意的比較準確的了解,澄清對於它的許多內容的誤讀。因此,本書不涉及關於孫子兵法的學術研究和評價問題,介紹有關軍事知識時,以“有助於讀懂原文”為限,不拉扯得很遠。但我也要說一句:由於我指點出來的、想通過本書的辨析、批評來予以澄清的“誤讀”,都是歷來和當今名家的讀法、解釋,大多在相當程度上成了人們的“共識”,所以本書對於文史類專業工作者,理當也有可讀性,甚或更有意義,就是說,也許他們更加應該翻閱一下。
二、本書的寫法,同《我讀論語》、《我讀老子》等有很大的區別。那幾本,我行文的套路一律是:把我對原文的注釋、解說和對於別人“誤處”的辨析、批評,以及關於如何獲得“達詁”的方法論探討、指點,統統糅合在一起,夾敘夾議,以求文章顯得生動些,讀者閱讀時輕鬆些。因此,那幾本書對原文每一章的解說都是一篇小隨筆,且都不提供譯文。本書不同了:每一章原文後,屬於我寫的東西,一律是“解說”、“辨析”、“譯文”這樣三部分。而且都予以醒目的標記:“解說”部分只寫我對原文的訓釋和理解;對別人的批評文字,一律放到“辨析”中;“譯文”務求準確傳達原文意思,又是明白通順的現代白話文。因此,只想知道《孫子兵法》究竟講了些什麼的讀者,就只須閱讀第一、三部分了,對我的解讀、翻譯不放心,還想了解一下“異見”的讀者,才需要讀一下“辨析”部分。
三、鑑定本書的質量、價值,也即值不值得閱讀、購買的便捷方式是:隨便選擇原文字數不太多又似乎不大好懂的一章,看看我的解說文字是否清楚明白和言之成理,譯文是否同原文“對接得上”而又具有邏輯性,就基本上可以確定了;再看一下“辨析”,對做出的判斷就更有信心了。——例如第一篇第一章(1·1)就是可以選擇的,我則推薦第十二篇第三章(12·3)。
四、《孫子兵法》的版本很多,本書採用的原文,取自陶漢章將軍的《孫子兵法概論》一書,要講個理由的話,就是:此書1985年出版後,廣受歡迎,譯成外文後還暢銷國外,多次再版,影響極大,而且,它同郭化若將軍《孫子譯註》給出的原文極少差別。但是,也有幾個字,我根據其他版本做了改動。至於各篇的分章(作解說,只好將原文分段落進行,一段就是一章;這是作解說者劃分的,所以各有各的分法),以及原文的標點,則都是“我自己的”。我對原文的理解的獨特性,許多都表現在和根源於我認可的句讀、標點不一樣。——《孫子兵法》共有13篇文章,本書在給某一篇作分章解說之前,還給出了該篇的全文,以便讀者也可以作統覽全篇的閱讀。
我還要說兩個意思:
1.記得在前些年的所謂“國學熱”中,我看到過一位學者接受記者採訪的談話,當記者問及學點“國學”需要讀哪些書時,他開列了一個最低限度的必讀書目,其中就有《孫子兵法》。當時我不禁感到臉紅:我這個學哲學、教哲學還寫了解說“國學經典”著作的人,竟然至今沒有摸過《孫子兵法》這部書!前兩天,為了寫這篇序言,我開始看《兵不厭詐》中的非注釋、解說原文的文字,發現李零先生介紹說:“西方人讀中國書 ,他們有挑選。書店裡,我國典籍,名氣最大,是代表中國智慧的三本書:《老子》、《易經》和《孫子》,很多老百姓的家裡都有這幾本書。”我看了又感到一點安慰:現在,我把這“代表中國智慧的三本書”都“我讀”過了;還竊以為:本書旨在澄清對於《孫子》一書的諸多誤解,即使我的新解不能全部得到學界的公認,也算是對於我國“國學”和“中國智慧”有所貢獻了吧?
2.對於我拿來作為“批評靶子”的著作的作者,我總是懷著由衷的感激和深深的敬意的。因為我知道,比任何別人都更加明白,沒有他們的書,我決寫不出我的書,我是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寫作的,這乃是兩個基本的、無可懷疑、不容辯駁的事實。換言之,對我而言,他們是先行者、開路者,因此,哪怕是他們的失誤,對我也是一種正價值,這是一個方面。另一方面,為了給讀者以警示,特別是鑒於我國現在幾乎沒有真正的學術批評,就是說,學者們做學術評論時也只說好話、恭維話、吹捧的話,我厭惡這種風氣,想打破這個局面,所以在分析他們發生失誤的原因時,我也總是直爽地、毫不留情地說出我的看法。我的批評自然未必都是恰當的,有些可能言之過重,對這情況,我除了準備接受反批評外,就只有請求寬容和原諒了。在《我讀莊子》的序言中,我寫道:“真正的學術批評內涵著對於反批評的期待,因此,我更加歡迎對於本書的任何內容和形式的批評。”這裡,我也要誠懇地表達這個態度。
最後,我要對我退休前的工作單位:湖南師範大學,特別是它的公共管理學院,表示我的由衷的感謝,因為我的寫作一直得到他們的關心、支助和鼓勵。
趙又春
2013年10月20日於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