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荀子

我讀荀子

本書選出《荀子》中的12篇來作串講式解讀,依循趙又春“讀經典”系列獨特寫法,糅注釋、翻譯、解說、批評、議論於一體,讓人讀來不覺枯燥,又能把握到《荀子》原文的原意和荀子的真實用心。特別是隨時指出荀子對孔子的繼承關係,發現和糾正一些對研究很關緊要的問題。以訓詁考證和邏輯分析方法,澄清誤讀,引導讀者自己思考,求得對原著的確解,還原先賢聖哲本意。

基本介紹

  • 書名:我讀荀子
  • 出版社:中南出版傳媒集團,嶽麓書社
  • 頁數:387頁
  • 開本:32
  • 品牌:嶽麓書社
  • 作者:趙又春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5380149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本書是“趙又春讀經典”新出著作。 趙又春“我讀”系列自2005年陸續出版以來,獲得一些讀者的認同和讚譽,“作者善於發疑析疑,堪稱慎思明辨,多數辨析,鞭辟入裡,入木三分”;面對當前解讀著作充斥泛濫,“趙老師的書,個人覺得有一定里程碑式的意義,標誌著當代大家學者對傳統經典解讀與詮釋的新高度……讀趙老師的書後,許多近人的文本解讀類的書可以不用看了……”。
我們期待,讀者對趙又春先生的“讀經典”新作《我讀荀子》,作出自己的判斷和批評。
我讀荀子

作者簡介

趙又春,男,1935年生,湖南邵東人,1957年從留蘇預備部轉入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1960年底被開除學籍:1961—1979年,從事體力勞動和擔任民辦中學教師,1980年起在高校任哲學教員,1985年評為副教授,1986—1990年任湖南師大馬列部副主任、主任,1996年初退休。曾發表過幾十篇哲學原理方面的文章,主編過一部《馬克思主義原理》(教材),同人合譯過兩本書,72歲起開始寫《我讀論語》等著作。一生最喜歡的事,是和“可以對話的人”聊天,他說,他若印製名片,上面將寫一句:同我打交道唯一有效的方式是講Ɛ

圖書目錄

自序001
勸學001
榮辱025
非相055
王制088
王霸130
強國173
天論195
禮論226
解蔽273
正名307
性惡347

文摘

勸 學
1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這是《荀子》的頭一篇頭一節,其中的“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句,在今天已是成語,人們引用時,似乎認定它的寓意,或喻義,是“學生可以超過先生”,也即“可能後來者居上”。但荀子說這一句的本意,明顯是為了配合後面“木直中繩……輮使之然也”那層意思,一起說明:事物變化後的形態,同“原物”相比,不僅可能提高了某個性能的量度。而且可能獲得新的、以至相反的性能,並且很難“變回去”了。就是以此為前提,又用“故”字引出類比結論說:任何“東西”,包括人中君子,都是能夠造就得更好並且把獲得的新品質鞏固起來的。由於所舉各個事例一起暗示了“這裡的必要條件是變化的方向堅持不變”,所以整個推理等於是對頭句“學不可以已”作論證。
2.“學不可以已”是本篇、本節的主旨句,用“君子曰”引出,只是一種行文格式,這個“君子”同末句說的“君子”,含義是不相同的,後者乃是指謂本篇的教誨對象。對此,注家若不加以指點,讀者將會納悶:荀子怎么一下筆就如此文理不通,連教誨者和教誨對象都混淆不清?因此我建議將頭句的“君子”翻譯為“古之君子”。——這個“君子”是“有德又有見識的人”的泛稱,即是概念化了的,非指某特定的人。
3.“木直中繩……輮使之然也”幾句,主語有變化:第三、四、五分句以“其”為主語,而這個“其”是指代“輪”,末句則是對前面整個“者”字結構的陳述;因此,要是一句句直譯下來,譯文會顯得不很通順,故最好這樣意譯:一根木料,哪怕直得合乎繩墨,也可以通過燻烤把它彎曲成為車輪,而且圓得完全合乎圓的標準,即使又將它暴曬烘乾,也再不會變直了;當然,需要長時間的燻烤才能達到這效果。——注意:兩個“中”字是“正中下懷”這說法的“中”,符合義;“有”通“又”;“者”字在這裡是用來表示前後兩部分為“解釋和被解釋關係”,故這個“者”字結構相當於“木直……的原因”。“輮”通“煣”;“槁暴”是指曬乾。
4.“故”字引出的三個“則”字句是結語,自然,重心落在末句,前兩句是做陪的。純從文章看,三句是並列的,都是從上文得出的類比結論,但實際上,亦即在作者心中,末句同前兩句也存在類比關係。習慣於也擅長於類比推理,並且因此就不大喜歡運用演繹法以至忽略了演繹論證的重要性,這是中國古人思維的特點,這一小段文字就非常明顯地表現了這個特點。想到在中國古代思想家中,荀子至少是運用演繹推理較多的人之一,我就認定:近代自然科學之所以不是最先在聰明的中國人這裡興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國人重類比而輕演繹,但這個思維特點必將使得中國人在不是以演繹為主的諸多新興科學的發展中處於領先地位。因為我有個想法:演繹推理的規則是普適的、機械的,運用時沒有表現“個性”的餘地。只要自覺地加以注意,就任何正常人都可能做到不犯錯誤。而從某個事物、現象“類比出”一個結論來,最需要的卻常常是智慧、“靈感”。因而突出地表現著人的個性。——“金”在這裡當是指金屬製成的刀劍之類的工具;“礪”為磨刀石;“知”通“智”。“受繩”、“就礪”、“參省乎己”何義,應自己根據字義體認出來。

2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乾、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1.這段話同上文的議論沒有聯繫,而是承接頭句“學不可以已”這個全篇的總論題而發,所以開頭的“故”字乃是發語詞,同“夫”,有本書譯作“所以”,頗不恰當。
2.先用“故”字引出三個簡明的事實,是要例示:人對具體事物的認識,總是在一定條件下獲得的;接下就承接這個意思,又舉例說明:即使原來條件相同的人,後來處在不同條件下了,發展前景也將不一樣的。——“乾、越”是兩個小國,“夷、貉”是兩個民族,“之子”的“子”乃相當於“人”,不是“兒子”的意思;“生而同聲”是喻指原先沒有多少差別,“長而異俗”是說後來差別就大了。這幾句明顯是要暗示說:學,就是創設認識條件,以求獲得新知,成為不同於“原始狀態”的人。
3.引詩與末二句,有人翻譯為:“《詩》云:‘唉呀你們君子啊,不要常常歇息著。安心供奉你的職位,愛好正直行為。上帝知道了這些,就會給你大福氣。’精神修養沒有比融化於聖賢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沒有比無災無難更大的了。”可以說這譯文不夠好,但看不出有誤譯;因此,我也就體認不到它同此節論說內容的聯繫,只好不說了。——《荀子》徵引《詩經》之處頗多,還常常立即追加一句“此之謂也”,但也常有令人費解的徵引。我真希望有人對此作一番專門研究,其成果對解讀《荀子》和《詩經》都將大有幫助。

3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這是《荀子》中文采斐然、又極為好懂、簡直無須注釋的段落,單看是申明工具的重大意義,放在這裡說,其用意顯然落在末尾二句,即荀子是要用這段話來挑明、同時論證上文暗示的意思:君子相對於一般的人,其優勢乃在於更加“善假於物”,也即懂得“學”的意義啊。——“生非異也”的“生”字應讀“性”,但在這裡是指天資、才智,非指人的本性或性格。“學”字句似乎承襲了孔子的這句話:“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跤”是指踮起腳後跟,“絕”在這裡是由“斷絕”義引申來的“橫渡”的意思。

4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由。 此節沒有深意,不過是舉出五個例子來指證“鄰居”和環境對於事物的存在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再據以申明君子必須慎於選擇居處和朋友。這意思與“學”看來無涉,其實有內在的聯繫:學,在很大意義上就是向朋友學習,在環境中薰陶。——三個“非……也,所×者然也”句,依標準格式,“非”字應位於句首,這裡都不如此,大概是為了突出“巢”、“木莖”、“其質”同“所×者”的關係;講“蓬”和“白沙”的兩例未套用這樣兩句,是作者的有意安排,還是脫漏了,不得而知;“蘭槐”句中的“其”字是表示假設關係的連詞,相當於“若”;“是為”是強調的說法,約等於“就是”。“漸”是“浸泡”義,“滫”是泛指髒水,“之”相當於“於”。“君子不近”之後又來句“庶人不服”,是要強調地說:連普通百姓都不願佩戴它了。句中的“鄉”是泛指“處所”,“就”是接近、趨向的意思。末句中的“邪僻”和“中正”是一對反義詞,指人還是指道路或道理,你可以自便地理解,我則只想還說一句:這句話讓人記起《論語·里仁》篇中這一章:“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5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1.頭一句體現了一個哲學思想:任何事物都是從另一事物發展而來,都有其最初的、原始的形態,那形態可以看做是它當前存在形式的根本、基因(“始”,根本也,“生”也,故也可譯作“原因”)。但說這意思是為了引出第二句,即“榮辱之來,必象其德”這關於人的一句來,這一句才是這段話的主旨、論題:“德”是指事物自身固有的品質、屬性,“象”是象徵、表征的意思,但用作及物動詞了;故此句是說:人的榮譽或恥辱,都是他自己招來的,正反映了他是怎樣一個人。因此我在兩句問用冒號。——接下兩組八句,也是先指出一般規律(用兩句話喻示出來),然後聯繫到人。注意:“強自取柱”的“柱”是“折”字之誤(此句意謂堅硬的東西正由於其堅硬才容易被折斷),但有人說是通“祝”,也可取,因為“祝”有“斷絕”義(《列子·湯問》:“南國之人,祝髮而裸。”)。“怨之所構”的“構”字是“締造”的意思。“柔自取束”句可翻譯為:柔軟的東西正由於其柔軟才容易被捆住。這兩句的深意顯然是:事物發展成這樣,亦即“落得這個下場”,真正的根源、原因乃在其自身之中。“所構”的“構”是“造成”義。2.“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句是說:以同樣的標準(“若一”)選擇柴火投入灶膛,先著火燃燒起來的必是比較乾燥的那些(“就”字是“就寢”、“就位”這類說法中的“就”,“趨向”的意思);後句句式和想例示出來的規律,都同於這一句(注意:“平地”也是動賓結構,“濕”實是指低洼之處);再後一句的句式稍有不同,但喻義同前二句大體一致:生命趨向生命蓬勃的地方。所以這三句都是用來指證“物各從其類也”,故我在此句前也打冒號。——講這層意思是要進一步說明,原因和它引起的結果,從某個方面看是具有同一性的。
3.“是故”領起的四句是要說明:因此要相信,“禍事”乃是主體自身引來的。注意:“質”是箭靶,“質的”指箭靶的中心;“張”在這裡是“設定”義;“斧斤”即斧頭;“醯”就是醋;“蜹”是蚊蟲。——到此為止,一般道理講完了,於是用末三句得出行為指令:人的言行可能惹禍招辱,所以君子必須謹言慎行啊。
4.可見此節的思路同上節相反,是反覆舉例說明。事物所以如此必有其特定原因,而真正的、主要的原因乃在自身,即“吉凶禍福”都是主體自己的某個品性引來的。於此可見,荀子是主張內因論亦即自因論的。
5.這段話讓我想起《周易·泰卦》“初九”的爻辭:“拔茅茹,以其彚。征吉。”照我的解讀,這是說:人是因為看到茅草長得很茁壯了,才去拔茅根吃的;或者從茅根方面說:茅根長得很大了,就會招人拔了去吃(“以”是“因為”義,“其”指代“茅”;按我的理解,“彚”是“薈”的借字)。這兩句話、六個字的寓意,對人而言是:看到事物的某種表現,就該想到它對自己有什麼價值;就事物而言,則是:自身有什麼性能、表現,就會引起他物相應的反應、態度(參見拙著《我讀周易》);所以也體現了“自因論”的觀點。據此我要說:自因論乃是我國古代思想家的一個共識,荀子則頗為完整地繼承、發揚了這個思想。——若要將此節同“學”這個全篇的主題聯繫起來,可以這樣說:人的變化,其原因也總在自身之中,因此,要想往好的、給自己招來榮譽的方向變,就要具備好的內因,為此,自然要努力學習,以求增多好的品性。

6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鼯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1.此節是先大量舉例,說明需要有量變的積累才能引起質的變化,其實則是論證說:學習要取得好效果,達到目的,必須鍥而不捨,用心專一地堅持下去。意思和文字都好懂,要注意的是:①前三句不是從正面講量的積累必然導致新質即新事物的出現,而是從反面講,說沒有量的積累就不可能有新事物出現,所以陳述的是三個必要條件假言命題,不是充分條件命題;例如頭句,是說:只有積土成了山,才會有風雨興。後二句應仿此理解。唯其如此,才又用“故”字(這個“故”字是發語詞,通“夫”)引出幾個淺近得多又明顯是講先要有量的積累然後才有質變的句子,對前面的論斷加以說明,隨後(從“鍥而不捨”起)才必要性和充分性混雜著講。注家們多把前三句看做充分條件命題,將頭上的“故”字翻譯為“所以”,說明他們未能把握到作者的思路。②“駑馬十駕”是說劣等馬可以連續不停地行走十天,故而其實是講它一定也能走得很遠,所以後接“功在不捨”(“駕”本是指把車套到馬身上去,由於一般是一天套一次,“十駕”自然意味著連走十天)。“跪”是指螃蟹的腳,“螯”是螃蟹等節肢動物身前的鉗子似的大爪;“蟺”同“鱔”。
2.“是故”領起的話,是將上面講的普遍原理運用到人事上來,自然是本節的落腳點。這幾句,我以翻譯代替講解吧:所以,人沒有潛心鑽研的精神,就不會有洞察一切的聰明;不甘於長期默默無聞地工作,就不可能取得顯赫的成績;徘徊於歧路的人永遠到不了目的地,同時侍奉兩個君主的人不會被任何一個君主所接受,就如眼睛不能同時看兩個東西而又全都看得清楚,耳朵不能同時聽兩種聲音而又全都聽得明白。(螣蛇沒有腳卻能飛行,鼯鼠有五種技能卻陷於困境。)——引詩出自《詩·曹風·鳲鳩》,有人翻譯為:“布穀鳥住在桑樹上,七隻小鳥它餵養。善人君子啊,堅持的道義一個樣。因為堅持道義一個樣,所以思想就像打了結,也就永遠不變樣。”(譯者認為,“儀”通“義”,“結”是比喻專心一致,堅定不移,但有人不這樣理解。)末句是說:所以君子學習時總是把精神集中在一點上。

序言

自 序
關於這本書,我要說的只有這幾點:
一、《荀子》一書總共收集了32篇文章,我只遴選出11篇來寫“我讀”,除了當今讀者多半不會有時間啃“磚頭似的大厚書”,出版社也不願意出大部頭學術著作,所以我不可以讓本書篇幅過大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內因”,那就是我認為對於一般讀者,亦即非中國思想史專業工作者來說,讀了本書遴選的這11篇,也就可以說是基本上了解“荀子思想”了,因此,我這個只是為“一般讀者”寫書的非專門家作者,也就不必把《荀子》全書都“我讀”一遍。我之所以這樣想、這樣說,是因為《荀子》一書中收集的32篇著作裡面,《成相》、《賦》兩篇是文學作品而非論說文字;《大略》以下六篇不僅不是論文,而且非荀子本人所作;許多學者又認為《仲尼》、《致士》二篇也“決非荀子文”;這樣,荀子本人寫的屬於學術論文的篇數,不會超過22篇了。更為重要的是,這22篇中存在一個重要事實,那就是各篇內容多有重複,遠非每一篇都是集中論述某個重要思想,還有文字都幾乎全同的段落和句字,以至於完全可以說,約占半數的、具有代表性的那些篇中所表達的思想,已經基本上覆蓋了《荀子》全書。有鑒於此,我認定對於只想了解一下“荀子究竟說了些什麼”的“一般讀者”來說,最為需要的其實是一個好的《荀子》選本,為他們提供一個比較全面地反映了荀子思想的選本,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我想自己來做這件好事,就決定只“我讀”本書選定的這11篇了。據此要說,決定本書質量和價值的,可能主要不在我“寫得怎么樣”,而在我“選得對不對”。
二、我挑選出這11篇來的依據,我自己覺得是既有創造性又有客觀性的:我正旅居加拿大,暫時還“人生地不熟”,能得到的研究《荀子》的著作,只有一部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史新編》(其中論述荀子思想的那一章,即第22章,共有ll節,4萬餘字),和一本研究《荀子》的專著——馬積高先生的《荀學源流》,兩書全面評介了荀子的整個思想體系,大量徵引了《荀子》原文,我就對屬於荀子手筆的那22篇的“徵引情況”加以統計,然後排序,“名列前茅”亦即位居前半部分的,就拿來作為“我讀”的對象,也就是本書選取的這11篇。這樣選定後我有一種滿足感,因為憑著我對《荀子》的了解,此前就覺得這11篇足以代表《荀子》全書了。我甚至非常相信,即使擴大統計範圍,所得結果也不會有大的不同。因此我還產生一個想法:本書選擇篇目的恰當性,既然得到了學術水平和治學態度都令人敬佩的馮、馬兩位先生的“認可”,那也就有望得到學界的公認。
三、本書原文取自張覺先生所著《荀子譯註》,該書《凡例》中說:“本書原文仍以《集解》(趙註:指王先謙於1891年刊用的《荀子集解》)初刻本為底本,並校以其他善本舊刻,及古書類書引文異文,進行訂正。”我只是參照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編寫的《荀子新注》更換了幾個字。作解說不能不分段分節進行,我對原文的分節,也基本上採用該書的分法,只作了極少的調整。至於標點,由於可以說是“對原文作解讀的結果”,所以都是我自己確定的,同該書也就有了相當大的差別,也很不同於其他註譯本。我要在此向張覺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不僅因為上面這一點,還因為本書有好幾處,我徑直引用張先生書中的譯文來代替我作解說。
四、和我的其他5本《我讀》一樣,本書的寫作目的是求得對《荀子》原文的恰切詮釋,同時澄清對它的誤解;行文的套路也不變,仍然是把注釋、翻譯、解說和對“異己觀點”的辨析、批評等融合在一起,夾敘夾議,間或發一點議論,談一點感想,力求避免刻板呆滯,讓人讀來不至於很快就進入疲勞狀態。但有一個區別:本書未設“批評靶子”,徵引別人的“失誤之處”時總是用“有本書上說”、“注家們認為”這類說法引出。這原因不必說,但想交代一句:儘管如此,本書的“徵引工作”仍然做得十分認真、嚴肅,我在交稿前還再次逐字逐句地校對了一遍。此外,由於篇幅的限制,本書在訓釋原文難詞難句時,以正面申述我的觀點為主,不一定同時辨析別人作出的誤解,如果不帶有駁論的性質,也不一定徵引古代文獻的例證了。
五、判定本書是否值得一讀的便捷方法是:1.如果你對《荀子》知之甚少,就隨便抽讀幾篇的頭一節,看看我的解說是否“至少言之成理”;因為儘管荀子為文似乎不太講究結構的嚴謹,但每篇的第一段話即使不起“開宗明義”的作用,也是表達了重要觀點的,而且大多正是容易引起誤解的地方。2.如果你已經熟悉了荀子的某個“有特色的理論觀點”,那就瀏覽一下比較集中地論述了該觀點的那一篇,看看我的注讀、解說是否中肯,或更加有理一些,例如,你想知道我對荀子“法後王”的主張是怎樣理解的,就讀一下《非相》篇的第9—10節。我對讀者的希望是:把鑑定評判權掌握在自己手中。
六、最後,我要在此向我的工作單位——湖南師範大學,特別是我所在的該校的公共管理學院,表示我由衷的感謝,因為我退休18年以來一直得到他們的關心、鼓勵和資助,我退休以後寫的8本書,每一本都得到了他們提供的科研津貼,“公管院”還給我“科研工作量報酬”。無以為報,我只有遙祝湖南師範大學,特別是它的公共管理學院,在教學和科研方面取得更多更大的成績,並祝我的老同事和新校友們身體健康,一切順利。
趙又春
2013年4月10日於多倫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