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化錄,男,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參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現任河南省輝縣市冀屯鎮黨委書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趙化錄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3年11月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履歷,主要事跡,所獲榮譽,
人物履歷
曾任職於輝縣市張村鄉政府、輝縣市委組織部等處。
1997年任輝縣市委副秘書長。
1998年4月起任河南省輝縣市冀屯鎮黨委書記。
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主要事跡
1998年4月,根據組織安排,趙化錄到冀屯鎮任黨委書記,這一乾就是21年。經常有人問他:“鄉鎮那么苦,你是怎樣堅持下來的?”他回答說:“這21年靠熬是熬不出來的,這21年是在實幹、苦幹、大幹中乾出來的。”
做一顆種子,紮根鄉鎮民眾之中
趙化錄剛到冀屯時,鎮裡人均純收入才1000多元,民眾種著土地靠天吃飯,有的窮得連房子都蓋不起。當時,他就暗下決心大幹一場,不僅要把民眾帶到富路上,還要讓民眾聽黨話、跟黨走、報黨恩。
趙化錄用了半年多的時間,把全鎮33個村跑了不下兩遍。在麻小營村,他看見路邊有3座食用菌大棚,鑽進去一看,種的是平菇。他拉著村民聊了三四個小時,村民說,一棚平菇一年能掙七八千。當時他就想:對呀,冀屯是個農業大鎮,領著民眾種食用菌,不就是一個致富的好門路嗎!
剛開始,雖然再三發動,但民眾怕賠,沒人乾。怎么辦?趙化錄就發動黨員幹部帶頭。范屯村的支部書記石寶貴領著13名黨員,建起了15座雙孢菇大棚。10月底,出了第一茬兒菇,一棚能出一萬五千斤,一斤能賣3塊半,一座棚就淨掙3萬多元。民眾看到實惠後,迅速掀起了建棚高潮。到2003年,全鎮食用菌大棚達到1萬多座,實現了戶均1座棚。
鄭州、武漢、北京這些大城市的蔬菜批發市場在哪兒,大家可能不知道,但趙化錄很清楚。當年他帶著兩名幹部,到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跑銷路。食用菌批發集中在凌晨,他們裹著軍大衣,頂著西北風,挨家挨戶塞宣傳單,當商戶們聽說他們是鎮幹部,都很驚訝。發完後,他們三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往羊肉湯館裡鑽,趙化錄一口氣喝了兩大碗,幹部都笑他真能吃,但笑著笑著眼圈都紅了。
趙化錄常說:“咱當幹部的,為了民眾,為了發展,啥苦都得能吃,啥委屈都得能受。”食用菌要想大發展,必須用先進的技術、先進的設備做支撐。他四下廣東、三上甘肅,後來相中了上市公司廣東星河生物。第一次去,人家根本就不讓進大門,連一般的業務員都見不著。他帶著速食麵,在那苦等了一天。趙化錄的誠意終於打動了企業,董事長親自接待了他。
隨後兩年多,他們來來往往100多次,企業每次來考察,趙化錄都是全程陪著,唯恐服務不周到,人家到哪兒他到哪兒,人家住哪兒他住哪兒。熟人都調侃他,老趙,你追嫂子的時候,也沒見你用恁大的勁!冀屯也成為全國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全鎮60%的勞動力從事食用菌產業,僅此一項,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2000元。
星河生物在帶動整個食用菌產業的同時,也打開了招商引資的大門。趙化錄對企業承諾,“圍牆內的事企業辦,圍牆外的事政府辦”,不能讓客商笑著來、罵著走。這21年來,20家企業相繼落戶冀屯,其中億元企業9家,落地資金超過30個億,使冀屯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眾安居樂業,從一個無名小鎮到全省百強鄉鎮,排名第17位,公共財政收入突破了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了1.8萬元,還拿到了“全國重點鎮”等3塊國字號招牌。
做民眾“胳膊腿”,辦好民眾的揪心事
趙化錄常常這樣教育幹部:“鄉鎮幹部直接面對民眾,來不得半點虛假。要想讓民眾滿意,就得把民眾的利益放到最高位置,就得成為民眾的胳膊腿,解決好民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每到過年,上官莊高五姐的兒子都要來趙化錄的辦公室坐坐。2013年,高五姐的丈夫被摔成高位截癱,家裡被掏了個底兒朝天。當年,高五姐的兒子考上了大學,卻偷偷藏起了通知書,準備外出打工。她知道後,第一次動手打了兒子,兒子哭著說:“俺弟弟還要上學,俺爸還要看病呀!”最後,娘兒倆抱頭痛哭。趙化錄知道了這件事,心想無論如何得讓孩子上大學,他籌集了1萬元給孩子送去。後來,他又聯繫企業幫高五姐找了一份工作。現在,高五姐的兒子上了研究生,家裡蓋起了亮堂堂的新房,一家人的日子越過越好。高五姐逢人就說:“幹部真是比親人還親!”
在長期幫扶困難民眾的過程中,趙化錄感到必須要有一個長效機制,不能是“一時熱、一陣風”。為此,他建立了民情日記、代理代辦、扶貧幫帶聯繫服務民眾的“三項制度”,帶領機關幹部“走村不漏戶、戶戶見幹部”,每年把全鎮農戶走訪一遍。2013年起,在全鎮推進鎮、村便民服務中心一體化建設,讓民眾辦事少跑路,從解決事關民眾切身利益的難事乾起,幫助民眾解決行路難、吃水難、上學難等問題。最近一次民意測評,全鎮民眾對黨委政府滿意度達到了90%以上。
做好服務民眾,就是選擇了奉獻
選擇了為民眾服務,就選擇了顧不了家,就選擇了奉獻。21年來,民眾工作已經成為趙化錄生命中的一部分,即便是沒有事,只有在鎮裡他才覺得心裡踏實。醫生告訴他,這是一種病,是工作強迫症,但是沒有辦法,他已經習慣了。他的兒子在國中寫過一篇作文,題目就叫《我的爸爸沒有星期天》,作文中寫到,“人家的爸爸經常帶他們看電影、逛書店,我從來不記得我爸爸帶我去過,爸爸你真的那么忙嗎,能不能陪我一次”。看到這篇作文後,他心裡一陣酸楚,答應陪孩子去看一次電影,結果孫子都有了,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承諾還沒有兌現。
2014年,有段時間趙化錄一直感覺胸悶心慌、渾身無力。去醫院檢查,心臟三根主動脈堵了兩根,醫生勸他當天就住院。但檢查時來的太匆忙,還有一攤子事沒有安排好,他就先回到了鎮裡。他的妻子知道後,偷偷地拿著片子找了幾家醫院。醫生很震驚,問病人在哪兒,馬上動手術,一天都不能拖了!他的妻子也非常生氣:“老趙,你不顧你的身體,還要這個家不要了!”在家人的多次催促下,他到醫院做了造影手術,心臟里放了4個支架。
出院沒兩天,他要上班,妻子死活不讓走。這時候,孫子跑過來抱著他的腿哭著喊:“爺爺,爺爺,你別走,別走!”面對妻子和孫子,他的鼻子酸了:“說實話我也真想歇歇,但20多公里的天然氣工程出現了問題,急需協調,我得回去。”他蹲下來,親了親孫子,推開妻子,噙著淚,轉身走了。
鄉鎮的活兒千頭萬緒,光靠一個人,就是有三頭六臂也乾不完、乾不好。這些年,趙化錄在基層黨建上投入了大量精力,以“認領制”為抓手,實現了“組織、隊伍、陣地、制度、能力”全面過硬;緊緊抓住“選、育、管、獎”四個環節,打造了一支優秀的村幹部隊伍;用“積分制”解決了農村黨員管理難題。趙化錄說;“正是有了這支一呼百應、說乾就乾、逢旗必奪、逢冠必爭的隊伍,我工作起來才得心應手。”
黨員幹部,要關鍵時刻站出來,危急關頭豁出去。2016年7月19日,新鄉市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災,洪水衝垮了北流河大堤,湧進了冀屯南部的11個村。
抗洪的第三天,氣溫高達38度,大堤四周汪洋一片,堤上更是濕熱難耐,讓人透不過氣兒。這時同志們都勸趙化錄:“天這么熱,年輕人都頂不住,你都兩天沒合眼了,心臟又不好,趕緊下去吧!”他想,民眾安危比天大,危急時刻,作為一名黨委書記,就得像一面旗幟一樣插在大堤上,成為黨員幹部和民眾的主心骨,讓組織放心、民眾安心,這就是使命,這就是擔當。6天7夜下來,大堤合攏了,實現了大災面前零傷亡。趙化錄曬得全身都起了幾層皮,臉成了包公臉,整個人都變了樣。
21年來,趙化錄有過離開鄉鎮的念頭,也有過3次提拔外調的機會。2016年,組織考慮到他的身體狀況,準備把他調到離家近的單位。他的家人聽說後,都很高興,他把辦公室的私人物品都收拾好了。但就在這時,投資35個億的煤矸石電廠項目,國家發改委批了下來,1個月之內必須開工建設。領導找他談話,“時間這么緊,任務這么重,不要考慮走的事了,你還得留下把這個活兒乾好。”他二話不說,堅決服從組織決定,又留了下來。
21年的堅守,趙化錄有著自己的認識,“把職務當官位,越當越累;把職務當平台,越乾越有勁。”看到新修通的一條條大路,新建起的一座座高樓,新落地的一個個項目,還有民眾的一張張笑臉,他內心的滿足感油然而生。他說:“只要組織需要我,民眾需要我,我就一直在鄉鎮幹下去。”
所獲榮譽
2019年,入選9月“中國好人榜”。
2020年4月,獲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2020年10月18日,被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河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20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表彰為”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2021年3月29日,當選2020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