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人養貓

趙人養貓

趙人養貓,古代著名的文言文作品,出自劉基(劉伯溫)所作的《郁離子·捕鼠》,該文講述的是一個趙國人養貓驅鼠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趙人養貓
  • 作品別名:趙人之貓
  • 創作年代:明
  • 作品出處:《郁離子·捕鼠》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劉基(劉伯溫)
作品背景,作品原文,注釋,譯文,道理,作者簡介,

作品背景

趙人養貓,出自劉基(劉伯溫)的《郁離子·捕鼠》。郁,有文采的樣子;離,八卦之一,代表火;郁離,就是文明的意思,其謂天下後世若用斯言,必可抵文明之治。“郁離子”是劉伯溫的托稱,劉寫作《郁離子》的時候,是在他47—50歲,一生中最鼎盛之際,此前的半生他鬱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負,後來被奪去兵權,遂棄官歸隱家鄉青田山中,發憤而著《郁離子》。書成不久,他即出山離家,成為朱元璋的親信謀士,協助朱元璋建立了統一的明王朝。

作品原文

趙人患鼠乞貓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捕鼠及雞。月余,鼠盡而其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無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毀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於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去夫貓也?”

注釋

1.乞:求,討。
郁離子郁離子
2.盍:何不,為什麼不,怎么能。
3.是非若所知也:這不是你所知道的。
4.乎:於。
5.於:比。
6.垣墉:牆壁。
7.已耳:罷了 耳,通“爾”,罷了
8.夫:那。
9.也:語氣詞,不譯。
10.患:憂慮。
11.若之何:為什麼,怎么能。
12.盍(hé)去諸:何不趕走它呢?盍:何不。諸:“之乎”的合音
13.病:有害,害處。
14.已耳:罷了。
15.去:距離。
16.中山人予“之”貓:
這裡這個“之”應當是指趙人。
17.吾“之”患在鼠:
這裡大概指“的”的意思。
18.若之何:為什麼,怎么能。

譯文

趙國有個人因為老鼠而感到憂慮,就向中山國討貓。中山國的人給了他一隻貓,這貓很會捕老鼠以及雞。過了一個多月,他們家老鼠被捕盡,連雞也捕盡了。他的兒子為這事發愁,對他的父親說:“為什麼不把貓趕走呢?”他的父親說:“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我們家的禍害在於有老鼠,不在於有沒有雞。有了老鼠,它們偷吃我家的糧食,咬壞我們的衣服,穿通我們的牆壁,毀壞我們的家具器皿,這樣我們將要挨餓受凍了,不比沒有雞害處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呢!為什麼要把貓趕走呢?”

道理

要從根本上看問題,要看長遠,要能權衡利弊。不能只看表面,只注重眼前。

作者簡介

元末明初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4月16日)字伯溫,謚曰文成,漢族,溫州文成縣南田人(舊屬青田縣)。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明洪武三年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被追贈太師,諡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及詩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他以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為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