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洋遺珍

越洋遺珍

越洋遺珍——上海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貿易瓷展

2014年12月18日,由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聯合舉辦的“越洋遺珍——上海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貿易瓷展”在故宮延禧宮古陶瓷研究中心展廳開幕。本次展覽從兩館藏品中遴選出106件(套)明清時期的貿易瓷進行展示,旨在反映中國明清時期陶瓷外銷的狀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越洋遺珍
  • 展覽時間:2014-12-18
  • 舉辦方:上海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 展覽地點:故宮延禧宮古陶瓷研究中心展廳
展覽概況
展覽分為明、清兩部分。明代部分展出明代中期至晚期銷往東南亞、西亞、歐洲以及日本的瓷器,揭示了中國瓷器在這些地區的流通與使用,體現了不同市場的喜好與審美趣味。如上海博物館藏景德鎮窯青花開光水禽圖盤,約燒制於明萬曆至天啟年間(1573~1627年),圖案工整對稱,紋樣奇特别致。以這種方法裝飾的瓷器被稱為“克拉克”或“芙蓉手”瓷,是明末清初早期中國外銷瓷當中最著名的品種。
清代部分,由於西方國家的東印度公司在瓷器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這部分展品即以外銷歐美的器物為主,很多製品有著濃郁的異國情調,反映了當時貿易瓷器的時代變遷。如上海博物館藏景德鎮窯青花果樹紋油醋瓶,燒制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整器造型新穎,是典型的訂燒器,是直接仿當時歐洲流行的玻璃器製成。又如故宮博物院藏景德鎮窯廣彩徽章紋盤,燒制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器形規整,色彩絢麗。徽章瓷是明清時期中國外銷瓷中最具特色的品種。這些繪有家族、宗教或軍事團體、城市和各類組織機構徽章的瓷器,均來自西方人的特別訂製。
故宮博物院與上海博物館均以建設世界一流博物館為目標,以傳承民族精髓、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不斷創新,銳意進取,為我國文博事業的發展傾盡全力。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兩家重量級博物館深度的交流協作,共論明清瓷器貿易的淵源流變,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和文化意義。通過展覽,觀眾不僅可以了解明清時期我國瓷器遠涉重洋、行銷海外的歷史脈絡和基本輪廓,更可從中領略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需求與審美為古老的中國陶瓷所注入的新內容。
開幕式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助理李仲謀主持。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克倫、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宋紀蓉為展覽致辭。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副司長張建新,故宮博物院副院長馮乃恩、婁瑋,上海博物館捐贈人、荷蘭收藏家倪漢克,中國古陶瓷學會名譽會長、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耿寶昌等出席了開幕式。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15年3月15日,展覽不單獨售票,觀眾持故宮博物院門票可免費參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