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越州故城為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分廣州、交州二州地增置的越州府治所在,即南朝嶺南越州。
1962~1978年,發掘越州故城。
2019~2022年,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中山大學對越州故城遺址進行了連續4年的主動性考古發掘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累計發掘面積約4000平方米,共清理城門1座,解剖牆體6段,發掘院落、大型建築基址、排水溝渠、散水、沙井、水井、灶、灰坑、瓮棺等遺蹟500餘個,出土各類遺物5000餘件。通過發掘對南朝時期州城遺址的結構形制和建築布局形成了初步的認識。
遺址特點
綜述
越州故城遺址由外城和內城構成。外城平面形狀近似半橢圓形,北城牆沿著山脊修築,部分地方直接利用自然山體為屏障,東、南、西城牆相對較直,北城牆弧折。外城周長約2080米,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內城位於外城西部,平面長方形。內城城牆上倒塌大量板瓦、筒瓦,似有牆上建築。內城城牆外有護城壕。
院落建築群
考古發現越州故城三組帶圍牆的院落建築群,院落呈階梯式分布,第一組院落初步確認有六進七開間,面闊約36米,進深約15米,出土以脊頭瓦為代表的高等級建築構件,推測為衙署辦公區;第二組院落髮現出土鼓風管、坩堝的灰坑及大量柱洞,以及一個灶,推測為冶鐵作坊區;第三組院落功能尚不明確。
防禦系統
越州故城外城東門的形制為利用自然山體劈山為門,門道與內城東門連通,自然山體兩側再壘起城牆連線山體,東門前人工壘起一個平台,城壕一直通到平台處,形成城壕、平台、城門、城牆為一體的防禦系統。
墓葬
越州故城周圍地區發現20餘處墓葬地點,6座南北朝時期的墓葬。
城址外遺蹟
越州故城南邊沿江地帶發現1處與越州故城同時期的聚落遺址,以及1座宋代窯址。
文物遺存
越州故城城址出土遺物包括大量陶質建築構件,以及陶器、瓷器、鐵器、青銅器等。陶質建築構件主要包括筒瓦、板瓦、瓦當和磚,殘片居多,完整的較少。瓦當根據紋飾差異可劃分為人面紋瓦當、獸面紋瓦當、蓮花紋瓦當三種。陶器以硬陶為主,少數表面有陶衣,器型有罐、碗、缽、盞、環等,以素麵為主,少量裝飾水波紋。瓷器以青黃釉為主,器型主要為罐、碗,表面偶見蓮花紋。陶瓷器破碎比較厲害,估計散片大約有2000片。出土鐵器數量共39件,鏽蝕非常嚴重,除個別可辨認出為刀、鑿之外,余皆不可辨認。銅器則只有1件銅片。
研究價值
越州故城依山勢而建,考古發現城門屬開鑿自然山體為門道,與文獻記載越州“穿山為城門”相合。城門、城牆(角樓、馬面)、護城壕形成堅固的防禦體系,布局結構清晰,不僅為研究南朝時期州治類城堡的形制特徵、而且也為探討中國古代城市制度發展史提供了寶貴資料。
越州故城遺址出土的獸面紋瓦當形制多樣,豐富了六朝瓦當體系。在城址內發現與冶鐵有關的作坊遺址、以及鼓風管、坩堝、大量鐵器、鐵渣等,對於研究南朝時期嶺南地區冶鐵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遺址出土的玻璃珠屬於印度-太平洋玻璃珠,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從南亞、東南亞地區傳入,該發現為深入研究南北朝時期中外文明交流補充了新材料。
越州故城遺址前嶺南地區已發現的規模最大、保存最好、年代明確、布局清晰、結構獨特,選址理念凸顯,防衛意圖強烈的南朝時期城址,對於探究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下南朝在南疆地區的管理開發具有重要價值。
保護措施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越州故城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
石埇鎮坡子坪村委。
交通信息
自駕:自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浦北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越州故城遺址,路程約58.8千米,用時約1小時1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