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名來由
貴人考證
《豐順志》載,按《府志》載,
陳元光,
揭陽人,隋義安郡丞陳洪孫。洪子政,以武功著。政子元光,鎮撫漳潮,屢著戰績,後陣亡,贈豹韜衛大將軍。開元四年,追封穎川侯,謚昭烈,建廟漳浦。鄉人以陳氏累氏貴顯,因名其所居為“
貴人村”,山曰“
貴人山”。《揭志》又雲,唐陳洪為義安丞,因留居為揭陽龍溪人,子政以武功,復隸
廣州揚威府。孫元光,習韜鈐,善用兵,累官鷹揚衛將軍。儀鳳中,崖山劇賊陳謙攻陷
岡州嶺左,閩粵驚擾,元光隨父戍閩。父死,代為將,
潮州刺史常懷德倚重之。時高士廉孫琔嗣爵申國公,左遷
循州司馬。永隆二年,盜起,攻
南海邊鄙,琔受命專征,以光原諳揭陽,令提兵入潮,伐山開道,潛襲寇壘,俘馘萬計,嶺表皆平。詔立廟封謚。
歷史文獻
《辭海》:“揭,通楬,標誌也。”秦時,由番禺經增城、博羅、龍川進入嶺東,必須翻越以高聳的幾個山嶂(以鴻圖嶂為代表)為標誌的蓮花山脈這段高山峻岭,因此取名“揭嶺”,並把它作為先置縣龍川和後置縣揭陽的分界。因山北為陰,山南為陽,所以取揭嶺之南的後置縣名為“揭陽縣”。
乾隆《揭陽縣誌》云:“揭嶺今名飛泉嶺。……距城八十里極界,脈自揭陽山來,形勢岧嶢,壁立百刃,周回數十里,層巒疊巘,人跡罕至,絕頂有泉湧出,飛空而下,其麓達陸豐、長樂之境,一曰揭嶺。裴淵《廣州記》以為此秦戍五嶺之一,蓋潮惠之關隘,揭陽之北門也。……嶺今割屬豐順縣。”
《方輿紀要一統志》云:“古藍田隘,一名石硿飛泉徑,置石馬營,自秦漢迄隋,為南北信道所必經,謂即秦戍守五嶺之最南關隘,是陳洪所居,於隘內之八鄉貴人村,實扼南北通衢也。貴人山高四千餘尺,跨揭陽、五華兩縣界,亘百里,貴人村以山為屏,形勢雄偉,為八鄉中之最大村,居民向以陳、許、魏姓族為大,自昔以剽悍著稱。”現貴人村仍有兩千多居民。《
廣東圖說》卷四十云:“飛泉嶺,城(指豐順舊縣城,現
豐良鎮)西南九十里,一名揭嶺,山勢最為險阻,往來大道,湯坑水出焉。”《豐順縣誌》云:“南礤鄉之藍田隘,一名石硿飛泉徑,為秦戍守揭陽嶺最南之關隘。漢六朝均為南北交通之要隘,建有石馬營。迨唐宋,開通瘦牛嶺與
潘田武寧驛官路銜接,此道廢。”《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揭陽山”條云:“在廣東揭陽縣西北一百五十里,一名揭嶺;形勢岧嶢,南北二支,直抵興寧、
海豐縣境,
秦始皇伐
百越,命
史祿轉餉,祿留家揭陽,或以為即此山也。”
旅遊資源
1.
鴻圖嶂:海拔1277米,為
粵東第五高峰,粵東廣播電視轉播發射中心所在地。交通極為方便,通往山頂的路面已硬底化。風光優美,實為粵東地區觀光旅遊逼到之處。
2.
日月湖:八鄉山鎮引資1500萬元,開發貴人村石井塘,計畫建造一個面積50多畝的日月湖,並修建日湖堤以及月湖路,湖中養殖中華鱘及其它珍貴魚類。景色優美,在此處,您可盡享釣魚樂趣。
古縣遺址
古揭陽縣貴人村在今豐順縣
八鄉山鎮貴人村,八鄉山鎮位於豐順縣西南邊陲,地處豐順、
五華、
揭西三縣交界處。先是揭陽最早置縣治於今豐順縣
留隍鎮(北宋宣和三年,1121),後遷今榕城(南宋紹興十年,1140)。故,歷史上最早的揭陽縣治在今豐順,甚明。
有古城遺址可證。原揭嶺鄉的西城,發現一處古城遺址,面積約三萬平方米,城牆周長約1000米,有主城、附城、城池等建築,現仍存有灰沙結構的古牆基、殘牆等。解放後興修水利時,在城址內採集有兵器、錫壺等,又在實土1.78米處挖出有長30厘米寬12厘米厚6厘米的火磚一批。藍田都一帶亦有俗語說“未有湯坑墟,先有馬山寨”,這個馬山寨距離西城管理區也不遠,西城位於縣城
湯坑鎮周邊,城池建築歷史最悠久的所在。
宋初揭陽縣城早已遷走,交通官路也已東移至瘦牛嶺,唐代韓愈,宋代黃公度、楊萬里等都已走的是瘦牛嶺這條驛道,瘦牛嶺下的“兵營子”,是保護這官道屯兵的地方,所以宋代以後沒有必要在藍田隘下興建這么大型的建築。且這個古城,有主城、附城、城池等布局,這極可能就是揭陽故城遺址。 “西城”可能是晉時取消揭陽縣,建立海陽等縣,縣城東遷
歸湖後,為秦漢
揭陽縣故城所取的地名。
有秦漢青銅器作物證。近些年來在西城古城遺址附近出土有秦漢時的青銅器:一是秦代的青銅劍,1984年冬附城內嶺村李子立等人在虎頭崬開輋時,發現墓葬物秦青銅劍一把,長36厘米,柄長7厘米,錐形空心,分三格箍,劍身呈棱形,劍面有網狀飾紋,重為0.25公斤。這種劍在揭陽揭西都曾出土過,說明秦軍曾在揭嶺南邊許多地方活動過。另一青銅器為漢銅瓦,長19.5厘米,寬10厘米,厚0.3厘米,正面豎刻陽文:“漢朝正殿筆雀銅瓦”,背面陰刻篆體銘文“永寶萬年”“至樂莫如讀書”。這些都是證明秦漢時這裡曾是軍事、政治重鎮的有力物證。
古邑考證
《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錄明代
郭春震《潮州府志》載:“揭陽山在縣西北150里,秦名揭嶺”。按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的第四冊P31-32的《南朝齊·廣州越州》原圖中丈出的揭陽山,至山東南的義安郡城(也是海陽縣治)的垂直距離折算,剛好是75公里。故推測秦漢時的揭陽縣址與六朝時的義安郡址在同一處,即今潮州市
歸湖鎮。然而事實上明代郭春震記載的150華里,僅相當於如今的75華里,而不是75公里。
據考證,明代的長度單位,與清代以後的長度單位不同。明代以前(自唐代起)一華里,比清代至今的一華里距離少一半,數字多一半。這就是說,郭春震記載的150里,在清代以後應該是記為75華里,大約相當於如今的40公里。清乾隆《揭陽縣誌》載:“揭嶺,……距城八十里極界”,同樣是大約相當於當今的40公里。
唐憲宗元和八年
李吉甫撰《元和郡縣圖志》,其海陽縣條記載:“鳳凰山,在縣北140里。大海,在縣東南113里。” 唐代沒有揭陽縣,李吉甫此處記載的縣是指
海陽縣(今
潮州市區)。鳳凰山距離潮州市區不過30多公里,何以會記成140華里?正是因為唐代一華里,僅為如今半華里。李吉甫記載的140華里,實際大約僅相當於當今70華里,也就是30多公里,這是鳳凰山到潮州市區的正確距離。唐代和明代兩個典籍中記錄的里程數字在距離上互相反證,進一步推翻了古揭陽可能在潮州歸湖的說法。
文化源流
畲族的學者鐘偉琪《關於畲族史源考證》載:廣東
鳳凰山是
畲族的發源地。畲族曾二次抵達粵東地區,第一次公元前1095年周公分封龍麒41代孫在廣東潮州豐都縣鳳凰山為侯,建立諸侯國;公元前195年畲族第二次入粵,與以前遷入鳳凰山的畲族先民匯合,成為南蠻五族之一。廣東省學者認為:“粵東的主人,在三代(夏商周)有東夷人(淮海地區)之遷入;秦漢時期,是閩越人、南越人犬牙錯雜;俚、僚稱雄於南朝隋唐;畲族在唐代曾與陳元光角力,終至退入山區和大量北遷而銳減”。這裡潮州豐都縣就是指今豐順縣,因豐順縣原為
潮州府“
豐政都”,故簡稱豐都,訛為豐都縣。
豐順縣現為
客家縣,也有少數畲族。學者認為
蓮花山脈南麓(今潮汕地區)的客家人,應該是由“俚僚”與中原移民相融合變為客家人,類似於歷史上饒平《本府告示》說的情形。如今豐順本地人以當地方言中,俚(lí)為“這裡、此處”之意,以俚話、俚聲為當地方言的名稱,實際則可能是源於古代俚僚民族的族稱。
周碩勛的《
潮州府志》為我們留下了這樣的記載:“畲人謂火曰「桃花溜溜」,謂飯曰「拐火農」”。同時在李唐編的《豐順縣誌》上,又保存有:“(畲民)其舊操土音,俗稱為蛇羅語(編註:蛇羅或為蛇老,應是“畲人”之意),極難異,今能操此語亦少” 的史料。據此,我們比對
東莞方言和宋代俚語,證實古畲語今日已經算是將近完全消失,並且今天的畲、客語都源出俚僚語。同時也說明廣東俚族的強勢,語言上將閩、粵殘留的畲完全同化。
海南島的黎族與古代嶺南地區的土著民族“俚”,冒似同音不同字,但海南島
黎族和南島語系關係密切,與古代俚僚族關係不大。此外“俚”在明代時官方稱為“壯”,也就是今壯族。“畲”原為荊楚一帶對土著人的稱謂,但現代的“畲”也已經不是早先的“畲”。現代的“畲”實際是由荊楚土著南遷,逐漸與嶺南土著“俚”相融合,爾後再演變成“畲客”,也就是今天的畲族。至於客家話的形成,簡言之就是嶺南“俚”和荊楚“畲”長期融合再加上“統治語言”的介入後的融合體。名義上雖然是客家話,“俚”卻隱藏在內。如今的漢族客家民系,是由畲、壯等少數民族的先民——“俚僚”與中原漢族移民相融合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