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力反應工程》是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20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書名:超重力反應工程
- 作者:陳建峰、初廣文、鄒海魁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ISBN:9787122370440
圖書介紹
ISBN:978-7-122-37044-0 | 語種:漢文 | 開本:16 |
出版時間:2020-08-01 | 裝幀:精 | 頁數:311 |
《超重力反應工程》是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20年出版的書籍。
ISBN:978-7-122-37044-0 | 語種:漢文 | 開本:16 |
出版時間:2020-08-01 | 裝幀:精 | 頁數:311 |
《超重力反應工程》是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20年出版的書籍。圖書介紹 內容簡介 《超重力反應工程》是《化工過程強化關鍵技術叢書》的一個分冊。本書提出並闡述了超重力強化分子混合與反應過程的新思想,系統論述了超重力反應工程的基本原理、反應強化技術的典型工業套用案例及成效,以啟發研究思路,幫助產業技術人員更加科學...
《超重力電化學反應及金屬電沉積基礎研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郭占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超重力技術在液固分離和納微粉體材料合成方面已顯現出重要的套用價值。理論上超重力技術在電化學反應工程及電沉積金屬材料方面,例如電解制氫、氯鹼工業、表面電鍍等,也會有重要的套用前景。但目前關於超重力...
通過研究離子液體催化反應本徵動力學、超重力環境下液-液多相粘性體系分子混合與傳遞規律、以及超重力強化離子液體催化反應效應,揭示超重力強化離子液體催化反應工程機制,構建基於分子反應工程理念的超重力多相粘性體系分子混合/傳遞與反應協同關係的理論模型。突破並形成超重力環境下測定離子液體催化極快速反應本徵分子動力...
北京化工大學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是一個專門從事超重力技術基礎和套用研究的單位,成立於1991年,在2001年批准為部級研究中心。中心介紹 中心目前正式在編人員21名,其中17人具有高級職稱,博士生導師10名,16人具有博士學位,另外還有博士和碩士研究生50多名。 10年來,中心卓有成效地在較寬領域中進行了大量的...
以RPB為聚合反應器,採用陽離子聚合法製備了聚異丁烯,研究了聚合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等變化規律;為進一步提高丁基橡膠產品的套用性能,本項目還進行了丁基橡膠的溴化研究,探索了適宜的工藝條件;結合實驗建立了聚合反應動力學模型,研究了反應動力學與傳遞、混合過程的協同機制,為超重力反應器在產品工程中的套用提供新...
陳建峰提出微觀混合反應工程理論,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並開拓了超重力反應工程新領域,創建了超重力技術平台和新裝備,成功套用於百萬噸級高端化學品和納米材料製造、脫硫環保、海洋工程、能源等流程工業中,節能減排、高品質化效果顯著,技術和裝備出口歐美等。陳建峰提出跨尺度分子混合反應理論模型,創建超重力RPB反應器技術...
山西省超重力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於2004年經山西省科技廳批准建設。工程中心面向中國煤化工行業中超重力場化工過程的關鍵科學問題與共性技術需求,開展超重力環境下的多相流傳遞、反應、混合、分離、污染物控制等機理研究,實現化工生產過程的節能、減排、提質、降耗,過程系統工程及產業化技術研究、超重機裝備工程研究,...
14. 超重力法製備超細改性ATH的中試實驗研究,現代化工增刊,2003年7月。15. 《超重力工程技術及套用》,化工出版社,2002。獲獎記錄 1.納米碳酸鈣粉體材料超重力法工業性製備新技術,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納米碳酸鈣粉體材料超重力法工業性製備技術,教育部科技成果。3.超重力反應沉澱法製備納米粉體材料及其...
邵磊,男, 1968年10月16日出生,湖北大冶人,博士,現為 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教授。人物經歷 1986.09-1990.07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選礦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0.07-1996.08 湖北武漢鋼鐵公司大冶鐵礦任助理工程師 1996.09-2000.11 北京科技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獲博士學位工作經歷:1999.05-1999.10挪威...
研究超重力環境下的多相流傳遞、反應、混合、分離、污染物控制等基礎理論與技術特性,緊密結合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發展趨勢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圍繞超重力場化工過程的關鍵科學問題與共性技術開展研究,著力建設國內一流的超重力化工過程創新和人才培養基地。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5月,實驗室主任由劉有智教授擔任,副主任...
本書共10章,從基礎理論到工業套用案例及成效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以幫助讀者更加全面地了解超重力技術。本書適合化工、材料、環境、生物等相關專業的師生閱讀,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科研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目錄 第1篇超重力技術原理 第1章導論 1.1超重力技術的基本概念3 1.2超重力環境模擬實現的手段3 1.3超...
按從均相反應體系到非均相反應體系的順序,分別分析和研究了理想反應器、非理想流動反應器、氣固催化反應器和氣液反應器。在此基礎上,介紹了近年來出現的新型反應器,如微反應器、超重力反應器、電化學反應器、膜反應器和催化精餾反應器等。 該書可用作高等學校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本科生和研究生“化學反應工程...
9.1新型反應器242 9.1.1微反應器242 9.1.2整體式反應器244 9.1.3超重力(旋轉床)反應器246 9.2新型反應介質247 9.2.1超臨界流體248 9.2.2離子液體249 9.3反應過程的集成250 9.3.1反應和分離的過程耦合250 9.3.2反應和反應的過程耦合252 9.3.3反應器的強制周期操作253 參考文獻 / 256 ...
超重力工程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重力條件下多相流體系的獨特流動行為,強化相與相之間的相對速度和相互接觸,從而實現高效的傳質傳熱過程和化學反應過程。獲取超重力的方式主要是通過轉動設備整體或部件形成離心力場,涉及的多相流體系主要包括氣-固體系和氣-液體系。發明內容 專利目的 《一種硝酸分解磷礦溶液純化的...
化學反應工程,傳質分離技術,超重力工程技術 代表性論文 1. Selective Absorption of H2S from a Gas Mixture with CO2 by Aqueous N-Methyldiethanolamine in a Rotating Packed Bed, Ind. Eng. Chem. Res., 49 (13), pp 6196-6203(2010)2. 旋轉填充床中伴有可逆反應的氣液傳質, 2010, 化工學報 61(4...
文利雄,男,1970年出生,民眾,江西人,北京化工大學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 現任教育部超重力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人物經歷 1988年9月 — 1992年7月,浙江大學,化工系,本科/學士。1988年9月—1995年4月,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現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生/碩士。1995年5月...
材料科學與技術是21世紀各國爭先研究的領域,先進材料科技的範圍不斷擴大,其中材料的分子設計、納米材料、仿生材料、計算機材料及相關的合成、加工技術等均十分活躍,我國在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的研究、非傳統反應工程與技術、催化劑工程設計、綠色化學工程、超重力反應與分離法製備納米材料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列。這是記者從...
通過反應耦合,有效降低合成烷基碳酸酯及碳酸二苯酯反應中副產水的影響。採用磁穩定床反應器,提高了傳質傳熱效率。通過超重力反應技術,實現了納米鈣鈦礦催化劑公斤級規模的可控制備;開發的軟磁性催化劑活性穩定性優異、適用於磁穩定床反應器,上述兩項成果已通過專家組鑑定。 研究成果發表在化工和催化領域具有影響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