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墟

趁墟

趁墟,亦作“趁虛”或“趂虛”,即趕集之意,南方謂趁墟,北方謂趕集。 唐 柳宗元 《柳州峒氓》詩:“青箬裹鹽歸 峒 客,綠荷包飯趁虛人。” 宋 錢易 《南部新書》辛:“ 端州 已南,三日一市,謂之趂虛。” 宋 范成大 《豫章南浦亭泊舟》詩之二:“趁墟猶市井,收潦再耕桑。”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鴞鳥》:“ 周村 為商賈所集,趁墟者車馬輻輳。” 楊乾華 《驚蟄雷》:“ 錢革 藉口學 大寨 ,組織衝擊隊,不準人探親,不準人趁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趁墟
  • 【拼音】:chèn xū
  • 【注音】:ㄔㄣˋ ㄒㄩ
  • 出處:《柳州峒氓》
【拼音】chèn xū;【注音】ㄔㄣˋ ㄒㄩ。指趕集。
宋朝周去非《嶺外代答》描述了南方越人“趁墟”(趕集)的熱鬧景象:“西南蠻笠,以竹為身,而冒以魚氈。其頂尖圓,高起一尺余,而四圍頗下垂。視他蕃笠,其制似不佳,然最宜乘馬。蓋頂高則定而不傾,四垂則風不能颺,他蕃笠所不及也。交址有笠如兜鍪,而頂偏,似田螺之臀,謂之螺笠。”這一習俗沿襲數千年不變,嶺南個別地方至今依然流傳墟日趁墟習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