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為上策

拼音

zǒu wéi shàng cè

解釋

指遇到強敵或者陷於困境時,以離開迴避為最好的策略。

出處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走為上策
  • 發音:zǒu wéi shàng cè
  • 解釋:遇到強敵離開迴避
  • 出處:南齊書·王敬則傳
示例,用法,含義,注釋,來源,其它,

示例

他感到,內心的一些想法擺到桌面上是站不住腳的,還是~。 ★蔣子龍《機電局長的一天》。

用法

謂語定語;指離開

含義

戰爭中看到形勢對自己極為不利時就逃走。現多用於生活中,工作中,社交中,如果形勢對自己不利時,敵強我弱時,就選擇暫時退卻,重新再來,或另謀他法的心態。

注釋

①全師避敵:全軍退卻,避開強敵。
②左次無咎,未失常也:語出《易經·師》卦(卦名解釋見前二十六計注)。本卦六四,《象》辭:“左次無咎,未失常也。”是說軍隊在左邊紮營,沒有危險,(因為紮營或左邊或右邊,要依時情而定)並沒有違背行軍常道。
古人按語說:敵勢全勝,我不能戰,則:必降;必和;必走。降則全敗,和則半敗,走則未敗。未敗者,勝之轉機也。如宋畢再遇與金人對壘,度金兵至者日眾,難與爭鋒。—夕拔營去,留旗幟於營,豫縛生羊懸之,置其前二足於鼓上,羊不堪懸,則足擊鼓有聲。金人不覺為空營,相持數日,乃覺,欲追之,則已遠矣(《戰略考·南宋》)。可謂善走者矣!
敵方已占優勢,我方不能戰勝它,為了避免與敵人決戰,只有三條出路:投降,講和,撤退。三者相比,投降是徹底失敗,講和也是一半失敗,而撤退不能算失敗。撤退,可以轉敗為勝。當然,撤退決不是消極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與敵主力決戰。主動撤退還可以誘敵,調動敵人,製造有利的戰機。總之退是為進。
何時走?怎樣走?這裡要隨機應變,學問大得很。按語中講的畢再通用縛羊擊鼓蒙蔽金人,從容撤走的故事,就顯出畢再遇運用“走為上計”的高超本領。
走為上,指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形勢下,採取有計畫的主動撤退,避開強敵,尋找戰機,以退為進。這在謀略中也應是上策。

來源

本計為三十六計第六套第36計,“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計語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檀公指南朝名將檀道濟,相傳有《檀公三十六計》。此外,我國古代其他兵法也有論述。《淮南子.兵略訓》:“實(力量強大)則斗,虛(寡不敵眾)則走”。我國另一部兵書《兵法圓機.利》也有:“避而有所全,則避也”。《孫子·虛實篇》:“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吳子·料敵》也說:“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 由此可見:“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是指在我方不如敵的情況下,為了保存實力主動撤退。所謂上計,不是說“走”在三十六計中是上計,而是說,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我方有幾種選擇:求和、投降、死拼、撤退。四種選擇中,前三種是完全沒有出路的,是徹底的失敗;只有第四種“撤退”才可以保存實力,以圖捲土重來,這是最好的抉擇。因此說“走”為上。

其它

三十六計·第六套〖敗戰計〗第三十六計走為上
中國古代,有一本講智謀的書,很重要,它就是《三十六計》。其中講述的都是歷史上最高深的計謀,所以一直備受推崇、廣為人知。
不過,其中卻有一個奇特之處,那就是當其中的各種計謀都用盡時,居然還有一個“走”計,即所謂的“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這讓不少人感到疑惑,難道中國歷史上最高深莫測的計謀,就是走,或者說是“逃跑”嗎?
要知道,“逃跑”可是最簡單、最容易的方法!
對於這一點,據說曾有這樣兩種不同的觀點。
其一說,如果前面的三十五計都已經用完但仍然不能取勝,已經無計可施,那么只能溜之大吉了。
其二說,作者在編成了三十五計之後,再也找不到絕妙的計謀了,只好用“走”這個計來湊成三十六計。
但我更願意相信這樣一種解釋,那就是“走”不僅僅意味著逃跑,也包含著一種善於放棄和退出的學問。
在複雜的人生旅程之中,善於追求,善於爭奪,可以說是人的一種本能,幾乎人人都會。但是,如果想要從困境,或者注定失敗的道路中抽身而出,以退為進,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需要高超的智慧型和過人的膽識。
所以,在古老的三十六計中才會將“走”作為最高計謀,因為善於避開爭鬥來獲得更多的成功機會,善於犧牲眼前的部分利益來獲得更長遠的發展,才是一個智者的高明所在。
其實,在人世間,得失總是大體相等的。有所得,必然會有所失,只是人們大多不知道而已。
例如,許多站在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成功者,往往都要忍受比常人更多的痛苦及失敗的經歷。而善於放棄,善於退讓,善於忍一時之氣來獲得最終的成功,才是計謀的高妙所在。
在許多情況之下,或許只有“走”才能開創出一片新的天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