赩

赩有兩個意思,一為大紅色:~光。另一個為 光禿無草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赩
  • 拼音:xì
  • 部首:赤
  • 筆順編號:1213234355215
基本字義,詳細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字義

xìㄒㄧˋ
◎ 大紅色:~光。
◎ 光禿無草木。

詳細解釋

大赤色 [red]
青冥而欲雨,赩光炯而初晝。——唐·杜甫《朝獻太清宮賦》
赩丹霞於日羽,晃若朝輪;晶白雪於霜毛,皎同秋練。——張鷟《禮部奏,海州朱雁集,岐州奏白麟見,及薦郊廟,二項俱無空信,州申未知合附以否》(《全唐文》卷一七二)
又如:赩赫(紅色的樣子);赩紅(深紅;火紅);赩然(赩赩。赤色光耀的樣子)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酉集中】【赤字部】赩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廣韻》許極切《集韻》《韻會》迄力切,𠀤音𥈜。《說文》大赤也。《楚辭·大招》北有寒山,逴龍赩只。《注》赩,赤色無草木貌也。《左思·蜀都賦》丹沙赩熾出其坂。《注》赩,赤貌也。
《玉篇》赤白。
怒貌。
《集韻》郝格切,音赫。義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