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等自然村

赧等自然村

赧等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龍江鄉赧等行政村,屬於半山區。位於赧等行政村中部,距離村委會1公里,距離鄉政府1公里,(是赧等村委會所在地)。國土面積有7420.7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氣溫17℃,年降水量19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625畝,其中人均耕地1.02畝;有林地1884畝。全村轄8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09戶,有鄉村人口1282人,其中農業人口1282人,勞動力71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60人。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42.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07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赧等自然村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龍陵縣龍江鄉赧等行政村
  • 面積:7420.7 km
  • 人口數量:1282人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衛生,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基本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300戶通自來水,。有309戶通電,有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4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100%和8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0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70戶(分別占總數的34%和23%)。
赧等自然村
道路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 輛,拖拉機1輛,機車16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0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98畝,有效灌溉率為91%,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63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4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42.78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8.34萬元,占總收入的43%;畜牧業收入128.65萬元,占總收入的2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36頭,肉牛28頭);漁業收入5.66萬元,占總收入的2%;林業收入14.99萬元,占總收入的5%;第二、三產業收入60.02萬元,占總收入的20%;工資性收入7.9萬元,占總收入的3%。農民人均純收入2007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林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9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1%),在省內務工4人,到省外務工2人。
赧等自然村
茶園

文化衛生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赧等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五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1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8人,其中小學生192人,中學生96人。
赧等自然村
國小
赧等自然村包括大溝、赧等、付家、羅家、中上、中下、趙家、文星街8個村民小組。其中龍江鄉政府所在地在中上社範圍,衛生院、糧貿中心、派出所、財政所、供電所、農業中心、林業站、煙站、供銷社、信用社、水管站 、獸醫站、郵政、電信、鄉中心學校、龍陵五中等機關單位都在該自然村內。是全鄉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有條赧等集市,是龍江第二大集市。趕集人來自鎮安、騰衝縣團田鄉和本鄉村民,隨著鎮安至龍江公路硬化和龍江鄉連線團田鄉的龍川江佑民大橋貫通,該地與外界的交往將更頻繁,發展將更加快。
赧等地名是個傣族地名,其它村民小組地名又以姓氏、地理位置得名。從歷史上分析,現在居住的人群到這裡定居大多有四、五百年,在此之前是傣族或其它民族居住。隨歷史推移,世事變遷,推想這裡曾發展生過人口的大遷移。
該村現有農戶309戶,共鄉村人口1282人,其中男性627人,女性655人。其中農業人口1282人,勞動力713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1277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83人,占人口總數的4%(人員名單附後);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273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100%;享受低保34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鄉衛生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1個,人畜混居的農戶250戶,占農戶總數的8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