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谷8號

赤谷8號

赤谷8號是赤峰市農科所以赤谷5號為母本,以80-943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穀子品種。

赤谷8號幼苗綠色,刺毛中長綠色,苗期莖葉長勢繁茂,株高在中上等肥力條件下160厘米。穗長23.64厘米,穗圓錐形,鬆緊適中,平均單穗粒重22.3克,千粒重3.2克,白谷黃米;生育期119天。糧用粗蛋白11.69%,糧用粗脂肪3.42%,糧用總澱粉73.8%,糧用支鏈澱粉57.6%,糧用賴氨酸0.32%。

赤谷8號的留苗密度需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適當調整;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赤谷8號
  • 作物名稱:穀子
  • 親本來源:赤谷5號、80-943
  • 選育單位:赤峰市農科所
  • 登記編號:GPD穀子(2018)150036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要點,榮譽表彰,

選育過程

1981年,赤谷8號以赤谷5號為母本,80-943為父本進行雜交,於同年秋季獲得雜交種子。
1982年,赤谷8號被種植在赤峰市農科所的選種圃中,生育期間通過對植株性狀的觀察,對偽雜交種子予以淘汰,選擇了F1代雜種。
1983(F2)~1986年(F5),赤峰市農科所按照育種目標的性狀要求,進行了系統選擇。
1986年秋季,赤谷8號F6代中決選了整齊一致,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系。
1987年,赤峰市農科所對決選出赤谷8號的新品系進行了產量比較試驗,通過田間觀察和產量評比,發現666號小區綜合性狀好、產量高,將該品系定名為87-666。
1988年,赤峰市農科所將赤谷8號種在所內的產量鑑定圃,對其綜合性狀和經濟性狀進一步鑑定。
1989~1991年,赤峰18個點次進行了區域試驗。
1991~1992年,赤峰市農科所在區域試驗的同時,進行了11個點次的生產示範,經過多年多點的試驗觀察和抗病性鑑定,該品種抗逆性強、產量高、綜合性狀好,符合育種目標的要求。
1993年3月,赤谷8號通過赤峰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被命名。
1993年12月,赤谷8號通過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1996年,赤谷8號累計推廣面積達60萬畝。

特徵特性

生物學特性:糧用常規品種。幼苗綠色,刺毛中長綠色,苗期莖葉長勢繁茂,株高在中上等肥力條件下160厘米。穗長23.64厘米,穗圓錐形,鬆緊適中,平均單穗粒重22.3克,千粒重3.2克,白谷黃米;生育期119天。
品質抗性:糧用粗蛋白11.69%,糧用粗脂肪3.42%,糧用總澱粉73.8%,糧用支鏈澱粉57.6%,糧用賴氨酸0.32%。抗谷瘟病,抗粟鏽病,抗粟白髮病,抗粟灰螟粟莖跳甲粘蟲自然發生輕。第一生長周期畝產266.3千克,比對照赤谷4號增產11.0%;第二生長周期畝產324.7千克,比對照赤谷4號增產8.2%。

產量表現

1987年,赤谷8號在赤峰市農科所水地品系比較試驗中,畝產籽實392.5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13.6%;畝產穀草415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18.1%。
1988年,赤谷8號在赤峰市農科所鑑定試驗中,畝產籽實365.7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12.7%;畝產穀草400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17.6%。
1989~1991年,赤谷8號參加赤峰市中晚熟組穀子區域試驗,3年平均畝產籽實319.6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10.0%;穀草3年平均畝產408.0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16.0%。
1991年,赤峰市平均畝產桿實266.3千克,比對照種赤谷4號增產11.0%;在翁牛特旗頭分地村上水地種植2畝,平均畝產籽實343.5千克,比對照赤谷4號增產14.5%。
1992年,赤谷8號參加中國北部高原7省區穀子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籽實343.6千克,比對照承谷8號增產9.4%;在河北省張家口增產顯著,比對照增產23.1%,畝產籽實達402.5千克;赤峰市平均畝產籽實324.7千克;在翁牛特旗頭分地三道溝等9個村組大面積種植550畝,平均畝產籽實283.0千克。

適種區域

赤谷8號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10℃活動積溫2900℃以上積溫區的旱平地、山坡地和水澆地種植。

栽培要點

  1. 密植:水肥較好的平地留苗2.5~3.0萬株/畝,旱坡地2.0~2.5萬株/畝為宜;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
  2. 播種:精細整地,不要重茬和迎茬,最好選用豆茬,可以減少病蟲害。
  3. 施肥: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榮譽表彰

1994年,赤谷8號被評為國家一級優質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