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育過程
1977年,赤谷4號以
昭谷1號為親本,通過輻射後代變異株處理與系統選育相結合的方法,開始了穀子新品種赤谷4號的選育工作。
1985年,赤谷4號選育成功。
1987年,赤谷4號被內蒙古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列為推廣品種。
特徵特性
生物學特徵:糧用常規品種。該品種為中熟種,生育期118天。幼苗綠色,刺毛中長,穎綠色,苗期莖葉繁茂,平均株高161厘米,平均穗長22.7厘米,平均穗粒重14-18克,平均千粒重3.2克。穗紡錘形,谷碼大而粗,中緊碼。黃白谷黃米。籽實飽滿,出谷率和出米率均在80%以上。
品質抗性:糧用粗蛋白12.1%,糧用粗脂肪3.16%,總澱粉74.3%,支鏈澱粉60.0%,賴氨酸0.27%。高抗谷瘟病,抗谷鏽病,抗
穀子白髮病,抗粟灰螟、粟莖跳甲,黏蟲自然發生輕。第一生長周期畝產340.3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23.3%;第二生長周期畝產474.3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12.4%。
產量表現
赤谷4號三年內漿區試平均畝產240千克,比對照增產13.7%;兩年生產示範平均畝產280千克,比對照昭谷1號增產12.6%,一般畝產250~350千克,最高可達500千克。1986~1989年累計推廣70多萬畝,增產糧食2450萬千克。
適種區域
赤谷4號適宜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松山區≥10℃活動積溫2700℃以上地區的旱地、坡地、水澆地種植。
栽培要點
選地:選擇中上等肥力的水澆地或旱平地,前茬一致。
整地:秋匯秋施肥(或春施肥)、春耙、軋、榜,精細整地,使土壤達到上虛下實。
精選良種:播種前對種籽要進行風選或鹽水選種,曬後用稀土“農樂益植素”和藥劑拌種。
播期:提倡適時早播和搶墒播種,一般在5月4日~5月15日播種,最遲不能超過5月中旬。
施肥:每畝施有機肥4000~5000千克,施二銨4~5千克或三料磷肥4~5千克加尿素1.5~2千克做種肥。
施肥建議:種肥畝施6~8千克磷酸二銨為宜,農家肥、有機肥最好是羊糞。
培育壯苗:要求在三葉一心時疏苗一次,五葉一心定苗。在間苗時用小鋤疏鬆苗眼土並適當覆土。
留苗密度:每畝3.0萬~3.5萬株。
中耕除草:要作到人工榜2~3次、耘一次、踹一次,拔除大草。
追肥:在踹地前每畝追施尿素10~15千克或碳酸氫氨30千克。
灌水:澆好灌漿水。但要求在比較旱的情況下酌量灌水,以防倒伏和鏽病的發生。
適時收穫:當籽粒硬化,谷穗變黃即可收穫。
保苗:旱地畝保苗2.0~2.5萬株,水澆地畝保苗3.0萬株;依據不同區域的種植水平和土壤肥力、生產條件,留苗密度適當調整。
榮譽表彰
1986年4月,赤谷4號在中國作物學會穀子專業研究會賽米比賽中被評為全國優質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