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鏽病是由粟單胞鏽菌引起的、發生在粟的病害。在粟葉片和葉鞘上發生。
粟鏽病是世界粟產區經常發生的一種病害,中國從南方到北方凡是有粟栽培的地方均普遍發生。在粟鏽病大流行年份,無論是夏粟區、春粟區,或夏粟與春粟混種區的感病品種產量損失嚴重,個別種夏粟的地方甚至顆粒不收。
選擇抗病品種是防控粟鏽病最經濟有效的措施,此外,還可以採用農業防治(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等)和藥劑防治(根據當地歷年粟鏽病將要發生的時期,經常檢查平地感病品種是否已發生粟鏽病,—旦發生,及時進行噴灑內吸殺菌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粟鏽病
- 外文名:Foxtail millet rust
- 別名:穀子鏽病
- 病原:粟單胞鏽菌
- 為害作物:粟
- 為害部位:葉片、葉鞘
病原特徵,危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品種抗性,氣候條件,栽培措拖,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粟鏽病病原菌為粟單胞鏽菌(Uromyces setariae-italicae Yoshino)是一種多孢型轉主寄生的鏽菌,它的一生可產生5種孢子,在粟上產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冬孢子萌發後形成擔孢子,擔孢子萌發侵染轉主寄主破布木(Cordia dichotoma ),屬紫草科,產生性孢子與銹孢子。
夏孢子為單胞,球形或橢圓形,略帶黃褐色,大小為(22-34)微米×(18-26)微米,表面有細刺,柄無色,有發芽孔3-4個。冬孢子單胞,球形,闊卵狀或長圓形、楔形,大部三角形,壁光滑,頂端稍厚具芽孔,圓或截狀,基部圓或漸狹,黃褐色或褐色,大小為(20-30)微米×(16-24)微米,外孢子厚2-3微米,冬孢子柄長期存在,不易脫落,無色透明或半無色透明。
性子器是金黃色小斑點,微隆起,產生在破布木葉表面;在葉片下則產生鏽子器,圓形,黃色或褐色,聚生,直徑0.5-1.5厘米,密排,寬圓桶狀,邊緣白色,小齒狀,周皮緊密連合,外壁6-8微米厚,表面有條紋,內壁4微米厚,表面有微疣。銹孢子扁圓形,橢圓形或三角形,表面密生細疣,半透明,大小為(20-27)微米×(18-23)微米。
危害症狀
粟鏽病在粟葉片和葉鞘上發生。最初在葉片表面或背面散生長圓形紅褐色隆起的斑點,以後周圍表皮翻起,露出黃褐色粉末(病原菌的夏孢子);後期主要在葉片背面和葉鞘上埋生圓形至長圓形灰黑色斑點,內部為黑色粉末(病原菌的冬孢子)。
侵染循環
在有轉主寄主的地區,粟單胞鏽菌可借銹孢子世代侵染粟和借冬孢子世代侵染破布木以完成其生活史;然而除印度之外,其它國家尚未報導過粟單胞鏽菌的轉主寄主。在亞熱帶和熱帶的國家,大田內幾乎全年不斷地有粟生長, 因此夏孢子能繼續不斷地侵染粟株,井越過冬季。在中國北方的粟產區內是否有轉主寄主,還無人調查。中國已發現6種破布木,而這六種破布木能否起到粟單胞鏽菌轉主寄主的作用,有待調查研究。
夏孢子的越冬越夏,在中國瀋陽初步試驗結果,粟單胞鏽菌夏孢子不能在田間病殘株上或室外乾燥地方越冬。在中國石家莊自然的條件下,隨粟草及田間病殘體經過最低氣溫-12℃,最高氣溫39.4℃,從頭一年10月至次年8月粟鏽病盛發期, 仍有致病力,因此認為在中國華北夏粟區的夏孢子可以越冬、越夏, 成為初侵來源, 但多數夏孢子已失去致病力。綜上所述,即使少量夏孢子能在中國華北粟區越冬、越夏,成為初侵染來源之一,但也不排除夏孢子能自中國南方飛到北方和自高地飛到低地作長距離傳播的可能性。
夏孢子從氣孔侵染粟葉片。當隨氣流傳播的夏孢子落到粟葉片後,遇到適宜的溫度和有水滴、水膜或空氣中濕度飽和,即萌發產生芽管,經氣孔直接侵入氣孔下空腔內,膨大;成一氣孔下泡囊,再從其上產生許多侵染絲進入附近細胞內,形成吸胞吸取養料和水分。潛育期的長短與氣溫密切相關,一般年份7月下旬至9月上旬氣溫為23-34℃,潛育期5-7天,夏孢子至少可繁殖6-7代。
流行規律
品種抗性
品種的抗病或感病是決定粟鏽病流行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國夏粟區及部分春粟區粟鏽病發生較重的地區是與推廣感病品種分不開的。過去選育或引進的粟品種,多重視品種的農藝性狀,而忽視了抗銹性,因此大多數推廣品種粟鏽病發生較重,一旦遇到流行年份則產量損失較大。
氣候條件
在中國華北夏粟區及部分北方春粟區,常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的氣溫一般在23-34℃,均適宜粟單胞鏽菌夏孢子的萌發侵染,尤其在8月份的氣溫28-32℃最適合粟鏽病的流行。由於在粟抽穗前後每年的氣溫波動不大,基本能滿足誘發粟鏽病所需的溫度,故每年粟鏽病發生程度的輕重,取決於當時降雨量與次數。凡是7-8月雨水較多的年,份,粟鏽病發生普遍而嚴重;在氣候乾燥年份,一般粟鏽病發生比較輕微。
栽培措拖
採取適當的栽培措施也可減輕粟鏽病的危害。凡是栽培在低洼多濕田的粟比在高地乾燥田的粟一般粟鏽病較重。種植在坡地的粟除非氣候陰濕,一般粟鏽病發生輕。天氣乾燥,在地勢高,乾旱的地內,雖密植,粟鏽病嚴重度增加並不明顯,但在低洼比較潮;濕的田內,如密植粟,粟鏽病發生會更嚴重。施用過量氮肥的田裡粟鏽病發生普遍, 反之,氮、磷、鉀三要素配合適當地發病輕。
防治方法
- 選用抗病品種
防治粟鏽病經濟而有效的措施,就是選育和引用抗銹豐產品種。1979年,從粟品種資源5000多份材料抗銹性鑑定的結果,未發現免疫的品種,但品種間抗銹性差異是顯著的。高度抗粟鏽病的品種有十里香(兼抗粟紋枯病)、小架寒谷(兼抗粟紋枯病)、跑死馬、黃粘谷、猴把掌及麥茬谷。以上品種可供作抗病育種的抗源材料。栽培品種中度抗病的有魯谷2號、 晉谷16及豫谷2號。在選育抗銹品種的同時應考慮兼抗紋枯病的雙抗品種。印度高抗品種有Tenai Co.5及中抗品種Tenai Co.1。
- 加強栽培管理
在中國華北要清除田間病殘株,實行秋翻地,減少田間越冬菌源。栽培豐產早熟品種或適期早播,促使粟植株在粟鏽病發生前或發生期抽穗,以避過粟鏽病的盛發期,減輕為害的程度。要勤清除雜草,保持壟間、株間通風透光。留苗株數不宜太密,要因地制宜。施肥要避免氮肥過多,氮、磷、鉀配合比例應適量,可減輕粟鏽病的發生。
- 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