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脈貫布

赤脈貫布一般指氣輪上血管增多,布滿整個白睛,是多種眼病的共同症狀,如椒瘡粟瘡,火疳等,又稱“赤脈如縷”。

基本介紹

  • 別稱:赤脈如縷
  • 就診科室:中醫眼科
  • 常見病因:肺熱亢盛,氣機滯塞,久而成瘀,混結白睛深層;心肺熱毒不解,從內而發,致目絡壅阻,氣血瘀滯不行
  • 常見症狀:初起患眼澀痛,羞明流淚,視物欠清,多單眼發病
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治療,飲食調節,

病因病機

赤脈貫布多因肺熱亢盛,氣機滯塞,久而成瘀,混結白睛深層而成紫紅結節。
或因心肺熱毒不解,從內而發,致目絡壅阻,氣血瘀滯不行,結聚於白睛深層。
或因風濕內蘊,久而化熱,濕熱之邪阻滯氣血,致使肺氣不宣,鬱結於白睛深層而成結節。
或因肺熱久而傷陰,虛火上炎煎灼肺之血絡,使白睛結節久而不消。

臨床表現

1.初起患眼澀痛,羞明流淚,視物欠清。檢視眼部,白睛深部可見大小不等呈紫紅色隆起結節,圓形或橢圓形,推之不移,壓痛明顯。若逐漸增大,周圍有紫赤血脈,則自覺症狀加重。
2.多單眼發病,亦有雙眼同時或先後發病者。病程緩慢,容易復發。若失治或誤治,可發展為白睛青藍(深層鞏膜炎後期),病變侵犯黑睛甚至瞳神,損害視力,甚至失明。

診斷

本病發於白睛深層,以肺熱鬱結為主,病程經過有虛實之分。
實證者發病急,眼部症狀明顯;肺熱亢盛時伴有咽痛、咳嗽、便秘,心肺熱毒時伴口苦咽乾、便秘尿赤,風濕內蘊時伴骨節酸痛。
虛證者眼部症狀不明顯,但病情反覆發作難愈。

治療

治療總則是瀉肺熱,活血散結。
1.用犀黃散每日早晚各點眼1次,每次用約半粒芝麻大藥散放於內,其他療法眥部,閉眼5-10分鐘;也可用內服藥渣熏眼。
2.用千里光眼藥水、外障眼藥水點眼。
3.紅痛明顯者,可用濕熱敷,或內服中藥渣再煎取汁熱敷。
4.用0.5%可的松眼藥水點眼,每日4-6次,症狀嚴重時可用結膜下注射。
5.發現瞳神緊小者,需用1%阿托品散瞳。

飲食調節

多以清淡飲食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