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瘡

胞瞼內面紅色細小顆粒密集叢生,狀若椒粒,故名椒瘡。分布以大小眥及穹隆部為重,常與粟瘡並生,癢澀流淚,若及黑睛可致赤膜下垂,血翳包睛;若及胞瞼,終為拳毛倒睫,黑睛生翳。該病與眼乳頭增生基本一致。西醫學病名稱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所引起的一種顆粒狀慢性傳染性結膜炎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中醫眼科
  • 常見發病部位:結膜
  • 常見病因:由沙眼衣原體所引起
  • 常見症狀:眼部微癢沙澀;胞瞼內生細小顆粒,色紅赤;羞明流淚
病因,臨床表現,辨證施治,飲食調節,

病因

風熱毒邪聚於胞瞼肌腠,血絡瘀滯成紅色或黃白色細小顆粒叢生。研究證明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沙眼分泌物是由手指、洗臉用水、毛巾、面盆等媒介散播。

臨床表現

主要是眼部微癢沙澀,翻轉胞瞼,內生細小顆粒,色紅赤,羞明流淚。

辨證施治

1.內治
(1)風熱外乘 ①證候 胞瞼閉開疼痛,羞光流淚,顆粒色紅赤,癢澀熱赤。②治則 祛風清熱,各型均應以外治為主。③方藥 銀翹散。銀花、連翹、桔梗、蘆根、荊芥、牛蒡子、薄荷、竹葉、甘草、淡豆豉。
(2)血熱瘀滯 ①證候 胞瞼微腫,血絡暗紫,顆粒色紫紅。②治則 清熱散瘀。③方藥 歸芍紅花散。當歸、大黃、山梔、黃芩、紅花、赤芍、白芷、生地、連翹、防風、甘草。
2.外治則
(1)10%黃連眼藥水和西瓜霜合劑點眼。每日4~6次。
(2)椒瘡累成片,可用熏洗法。兼症明顯者,應內服外治並重,當兼症好轉時,即仍以外治為重,堅持點藥(黃連西瓜霜眼藥水)。

飲食調節

1.宜清淡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含維生素A、C的食物:所有紅色、橙色的水果和蔬菜都含有維生素A,特別是胡蘿蔔、紅辣椒、橙色和黃色的西紅柿,還有柑桔類水果,如橙子、檸檬、柚子等。除了維生素A以外,它們還富含所需的維生素C。
2.忌菸酒忌辛辣。忌油膩忌菸酒。忌吃生冷食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