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胸鵐

赤胸鵐

赤胸鵐(學名:Emberiza fucata)又稱紅胸麻雀,屬小型鳴禽。頰具明顯栗色塊斑;胸部具項圈式黑色條紋;下體黃白色。頭頂、後頸灰色,並有黑色條紋,上體大部分羽毛為粟褐色,背部滿布以寬闊的黑色羽乾紋。兩脅雜以黑褐色縱紋。雌鳥羽色較雄鳥暗淡,無栗色胸帶,胸上黑斑也較少,而不形成橫帶狀。眼褐色,嘴黑褐色,腳淡褐色。多生活於喜棲於低山區或半山區的河谷沿岸草甸以及森林跡地形成的濕草甸或草甸加雜稀疏的灌叢。分布於俄羅斯、日本、朝鮮半島、緬甸、印度、台灣島以及中國的東北、沿海、華南、海南、四川、貴州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赤胸鵐
  • 拉丁學名:Emberiza fucata
  • 別稱:赤臉雀、高梁頦兒、栗耳鵐、紅胸麻雀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雀形目
  • 鵐科
  • :Emberiza屬
  • 亞種:3種
  • 命名者及時間:Pallas, 1776
  • 英文名稱:Chestnut-eared Bunting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赤胸鵐的雄性成鳥(春羽):額、頭頂、上頸及後頸絕大部分和頸側灰色,沿羽乾具寬黑色紋;眼先、圍眼和窄眉紋白色;頰淡牛皮黃,具黑色點斑;耳羽栗色;上背淡栗褐色,具黑色寬紋,肩羽栗色,具黑色羽乾紋;下背和腰淡栗色;尾上覆羽淡褐色,具黑色羽乾紋;尾羽黑褐色,中央一對尾羽內翈寬並緣以灰褐色,外翈外緣以窄的淡皮黃色,最外一對尾羽內翈具白色楔形斑,外翈全白,次外對尾羽具小的白色端斑;小覆羽栗色,中覆羽,大覆羽和最內側次級飛羽深黑褐色,均具深栗褐色寬緣;小翼羽和初級覆羽暗褐;次級飛羽和初級飛羽褐色,除前兩枚初級飛羽具窄的白色銀邊外,其餘均緣以栗色;頦、喉和胸皮黃白色,喉側具黑色顴紋,並與由沿喉基一條或寬或窄的深黑色帶狀點斑相連,胸具一條栗色橫斑;黑色觀紋由頰、耳羽並向後延伸的皮黃白色條紋;下體餘部皮黃白色,脅染栗皮黃色,具黑褐色條紋;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具弱黃暗色。換羽後上體,尤其頭部純皮黃色。
雌鳥:上體羽毛濃褐,鑲以皮黃栗色羽緣;栗色胸帶斑不很顯著;胸部黑色點斑小而模糊。
幼鳥:上體和下體純皮黃,胸和顴部具黑色條紋。
虹膜褐色,嘴褐色,下嘴基部肉色;腳肉色。

棲息環境

赤胸鵐是開闊地區露天景觀的鵐類,喜棲於低山區或半山區的河谷沿岸草甸,森林跡地形成的濕草甸或草甸加雜稀疏的灌叢,而不深入於高山鬱林間。在遷徙途中和越冬地多在平原低地的荊棘、小樹或高草上活動,同時也到村邊、苗圃和農田中。

生活習性

繁殖期成對生活,遷徙時結群飛行,並常和其他鵐類混群,但在越冬地多分散地單個活動,尤以田地壠溝中較多,不易發現。性不大怯疑,除非極其接近時才飛離。在地上或草叢與灌叢中覓食。食物隨季節和地區而異:春季以各種雜草子為主;繁殖期以昆蟲及其幼蟲、蠕蟲及水生動物最多;秋季食物多次見有小米、高粱等穀物;冬季而以樹木種子和草子為多。

分布範圍

原產地:中國,印度,日本,韓國,寮國,蒙古,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泰國,越南
旅鳥:哈薩克斯坦,馬來西亞,英國。
原產地不確定:阿富汗。

繁殖方式

赤胸鵐在東北地區的繁殖期為5—7月,並隨著氣候變化,有早有遲。遷來不久(3—5天)很快就配成對。這時雄鳥鳴唱強烈,鳴時多站在高草枝端或小灌木尖上,隨風搖晃著不停地歌唱。鳴聲不大響亮而微帶顫音,曲調較粗糙。有時夜間還會聽到數陣叫聲。但在冬季越冬地僅能聽到它的“ji,ji”聲。
赤胸鵐(巢和卵)赤胸鵐(巢和卵)
巢築完立即或隔一天開始產卵。一般年產一窩個別兩窩。每窩產卵4—6枚,以5枚較多。卵大小平均為19.5mm×15.3mm.重2.47 g。卵呈橢圓形,淺蛋清色,上布滿煙褐色小斑點,鈍端稍密,同窩卵色一致,不同產卵期卵色稍有變化。雌鳥孵卵,孵化期12—13天;孵化率為90.9%。
離巢後的幼鳥先在親鳥的帶領下,在巢周圍活動3—5天,而後隨親鳥在沼澤草甸附近的灌叢、耕地等處活動2—3周。它們常和黃胸鵐黑眉葦鶯灰頭鵐等在打穀場等食物豐富的地方形成混合群。8月末赤胸鵐開始以單種形式南遷。

亞種分化

赤胸鵐(3亞種)
中文名稱
拉丁學名
1
Emberiza fucata arcuata
2
Emberiza fucata fucata
3
Emberiza fucata kuatunensis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低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